当前,中国空间站已经转入为期10年以上的应用与发展阶段。在2023中国航天大会上,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空间站系统总指挥王翔表示,未来,中国空间站最大将可扩展为180吨级六舱组合体。
作为国家太空实验室,中国空间站的重要任务便是持续滚动开展各类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王翔特别提到,空间站的货物气闸舱也将是重要的实验空间,不仅能作为载荷的工作间,在轨组装卫星,开展舱外设备维修,还可以作为微重力及真空环境实验室。
同时,中国空间站也将是航天器的“太空母港”。后续将发射的巡天空间望远镜,就将由空间站提供推进剂补加、轨道维持、能量传输、试验数据传输和维修维护等服务。“未来,还有更多的航天器将接受‘母港’的在轨服务。”
天宫空间站有航天员长期驻留,降低了在轨设施建造的难度。王翔表示,有人的参与,便能进行大型空间复杂设施的在轨组装建造。空间站还有望配置3D打印设备,此外,能够自行规划、诊断、编程、决策的空间智能机器人,也将成为航天员舱内外作业的助力。
未来10年,空间站自身也将不断升级完善。王翔透露,随着智能化技术的发展,空间站网络将随着地面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升级,数字孪生的“数字空间站”将越发精细、可信。利用先进信息技术,科技人员对航天器运营管理分析能力都将提升。
在设计建造过程中,空间站就已经预留了大型载荷挂点和扩展试验平台接口。王翔表示,目前,任务规划了多功能扩展舱,将停泊在核心舱前向对接口,最大可扩展为180吨级六舱组合体,支持舱段级应用项目。可展开式充气密封舱也可作为扩展舱体,将为载人月球探测、太空移民居住舱等进行先期验证。
(原标题:中国空间站最大可扩展为180吨级六舱组合体)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记者 刘苏雅
流程编辑:u027
版权说明: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网站上的文字、图片、图表、漫画、视频等内容。
未经许可即使用,或以此盈利的,均系侵害本网站著作权及相关权益的行为,本网站将追究法律责任。
如遇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相关文章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