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信访群众当家人
把群众来信当家书
——检察机关落实“群众信访件件有回复”实质性化解矛盾纪实
今年初召开的全国检察长会议上,一组数据引人注目:2022年,全国检察机关新收群众信访77.7万余件,同比下降15%;所有案件均在7日内告知“已收到、谁在办”,3个月内办理过程或结果答复率超过97%。
近五年,从群众来信件件有回复,到推行公开听证解开当事人法结、心结,再到把矛盾化解在首办环节、实质性解决群众的合理诉求,检察机关能动履职,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落实到检察为民办实事中。
新华社资料图 图文无关
正如全国人大代表,中衡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总工程师张谨所讲:“近年来,检察机关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引,积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扎实开展检察工作,发挥法律监督职能优势,最大限度满足人民群众的关切,切实解决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
件件有回复
重比千金的检察承诺
治理之道,莫要于安民;安民之道,在于察其疾苦。
每年,全国各级检察机关都会收到大量群众来信,信件反映的问题和诉求各不相同。有的来信群众希望得到回复,甚至主动附上回信的邮资。这样的举动,令最高人民检察院领导深受触动。
在2019年3月的全国两会上,最高检向全国人民庄严承诺——将心比心对待群众信访,建立7日内程序回复、3个月内办理过程或结果答复制度。
检察机关能做到吗?这种担心并非没有理由:全国检察机关每年收到的群众信访案件在100万件左右,其中最高检就有20万件。数量如此庞大,检察机关要做到“件件有回复”,难度可想而知。
面对群众的期待,检察机关用行动给出了亮眼的答案。两年后,2021年10月,最高人民检察院在向全国人大常委会作关于人民检察院办理控告申诉案件工作情况的报告时提到:2019年3月至2021年8月,全国检察机关共接收群众信访242.5万件,均在7日内告知“已收到、谁在办”,3个月内办理过程或结果答复率超过90%。
“只要从内心深处真正重视、情同此心,把信访群众当家人,把群众来信当家书,件件回复就能做到,更能做好。”最高检第十检察厅厅长徐向春告诉记者,全国检察机关从健全工作机制、充实信访工作力量、加强信息化建设、强化督导检查、定期开展“回头看”等五项举措发力,落实群众信访件件有回复。
最高检12309检察服务中心办信组负责人李婧指着办公室里装满待办信件的麻袋告诉记者:“根据我们的统计,最高检近三年接收的重复信访中,来信来访5次至10次的约占20%,10次以上的约占26%,甚至有数百次来信、持续上访的。”
重复信访的原因,虽有一些信访人“信访不信法”,但更有案件程序空转、超期不结,反映的问题得不到实质性解决的情况。“件件回复不是关键,案结事了才是根本。”李婧告诉记者。
如何解决沉积已久的信访案件,考验检察人员的能力,更考验他们为民服务的决心。五年来,全国检察机关建立各级院领导带头办理信访案件、领办重大疑难复杂信访案件机制。据了解,自领导包案活动开展以来,各级检察院检察长包案办理信访案化解率超过80%,推动解决了一批“老大难”问题。
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周口市东新区许湾乡李灵希望小学校长李灵告诉记者:“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领导做在前、做得好,是最好的表率。群众日常接触最多的是窗口部门和普通检察官,大家希望每一个案子不论是不是‘一把手’办理,都能被重视,都能得到公正处理。”
公开听证
阳光下的贴心话
将心比心,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以心换心,就没有化解不了的矛盾。
“最高检及时作出回复,并派人来了解情况,这让我对检察机关充满了信心。相信检察机关能够依法处理我的申诉。”福建的周某没想到,抱着试试看态度寄出的信,竟然让最高检的检察官来到家门口召开听证会,这让他对案件处理有了信心。
“第一时间回复,为最终实现息诉罢访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最高检第十检察厅检察官王庆民告诉记者,办案过程是处理矛盾纠纷的过程,公开听证则是协调各方利益、解决矛盾纠纷的有效途径。
1999年12月,周某等人与被告人郑某发生纠纷,郑某投掷砖块砸中周某的头部。经法医鉴定,被害人周某的伤情为重伤。一审法院判决认定郑某构成故意伤害罪。郑某和周某均提出上诉,二审法院经审理认为,周某的损伤构成重伤的医学证据不充分,于2000年12月25日作出二审裁定,发回重审。发回重审后,福建省周宁县检察院委托医院对申诉人周某的伤情重新进行鉴定。医院认为周某的住院病历存在疑点无法排除,难以对周某的伤情重新鉴定。随后,周宁县检察院将案件撤回起诉,并根据刑事诉讼法相关规定,于2001年8月8日对郑某作出不起诉决定。
周某对不起诉决定不服,认为郑某的行为构成故意伤害罪,应当依法追究郑某的刑事责任,赔偿其经济损失,遂提出申诉。周宁县检察院、宁德市检察院和福建省检察院先后复查、审查,均认为其申诉理由不能成立,维持原不起诉决定。周某仍不服,向最高检提出申诉。
在周某申诉案听证会上,承办检察官就案件处理所依据的证据进行公开示证,原办案检察官和法学专家、人民监督员、律师等就有关问题进行讨论,充分阐述了各自的观点。现场专家的意见,检察官的释法说理,逐一回应了周某的疑问。最终,周某解开了心结。
2020年10月20日,最高检发布《人民检察院审查案件听证工作规定》,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检察听证工作。2021年6月,党中央印发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新时代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工作的意见》指出,“完善办理群众信访制度,引入听证等方式审查办理疑难案件,有效化解矛盾纠纷”,为推进刑事申诉公开听证工作提供了明确指引。记者了解到,2020年至2022年,全国检察机关控申检察部门开展公开听证信访案件数量逐年增长。2022年,控申检察部门共对26772件案件开展公开听证,听证后当事人表示息诉息访的22016件,信访矛盾有效化解率为82.2%。
最高检第十检察厅检察官齐涛把信访积案办理比作“水滴石穿”的过程,多数案件重在释法说理,通过公开听证邀请“明白人”评理,把检察办案过程“晒出来”,增强司法办案的透明度和公信力,促进案结事了、息诉罢访。“不过,解决积案最好的办法是让案件解决在首办环节,把矛盾解决在办案最开始。”齐涛认为。
领导包案
关键少数发挥关键作用
“我反反复复读了报道,知道您是一位守正、为民的检察官。拜托王勇检察长帮我找回公平和正义……”2021年,全国模范检察官王勇到苏州工业园区检察院主持全院工作。履新不久,王勇就收到一封来信,信中当事人项某讲述了自己被诈骗的经过。
退休的项老师在张某介绍下,将自己和亲友们的养老储蓄210万元转给张某,用于投资养老房产项目。可项老师随后发现,这笔钱款被张某挪用。
但是,由于“非法占有目的”的证据不足,2020年10月,检察机关以事实不清、证据不足,对张某作出不批准逮捕决定,并要求公安机关继续侦查取证。可由于取保候审期限已过,证据仍达不到起诉标准,案件被搁置。
“这不单单是我自己的养老钱,还有亲朋好友的钱,如果拿不回来,我怎么面对他们?”一向忠厚老实的项老师又急又气,坚决要讨个公道。
涉案钱款数额巨大,关系受害老年人的晚年生活保障。王勇调取卷宗,梳理案情后,陷入思索:和以往办理的那些影响力巨大的案件相比,项老师的案子并不复杂。然而,办理信访案件不能以当事人不再上访为目的,而应该努力实现当事人合理合法的诉求。
在全面复盘该案证据的基础上,王勇带领承办检察官围绕张某资产情况、名下公司资金流水、涉案钱款去向等进一步指导补证方向。
“检察院对关键证据的收集提出针对性意见建议,有利于我们办案民警准确、充分地收集指控犯罪所需的证据。”公安机关承办民警告诉记者。
补证到位后,检察机关向法院提起公诉,法院以合同诈骗罪判处被告人张某有期徒刑十一年,并处罚金2万元。得知消息后,项老师连连说:“真是好检察官!公平正义不会缺席,司法机关一定能为我主持公正!”
基层院检察长如何办好信访案件?“办信必阅卷,办信如办案。进入新时代,人民群众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的要求更高,检察官就必须有新担当。通过办理群众来信来访,用行动体现检察官的责任感、使命感。”王勇给出了答案。
王庆民告诉记者,自2021年实行院领导包案办理首次信访案件以来,检察机关信访形势明显好转,最高检信访量大幅下降,信访结构“倒三角”问题得到明显改善。2022年,最高检部署开展为期一年的院领导包案办理首次信访专项检查活动,压实首办院责任和院领导包案责任。这项检查工作成效明显。“2022年,全国检察机关院领导包案首次信访案件49124件,其中属于院领导包案的‘三类案件’数为21245件,院领导已包案‘三类案件’数为20294件,包案率95.52%。”王庆民介绍。
(原标题:重比千金的检察承诺:件件有回复)
来源:检察日报
流程编辑:TF065
如遇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相关文章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版权侵权联系电话:010-85202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