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6日上午,著名语言学家、湖北省首届荆楚社科名家之一、华中师范大学人文社科资深教授邢福义先生逝世,享年88岁。
他只有大专学历
靠自学成为汉语言学家
他创建了新中国
第一个汉语语言学系
他是全球华语语法
研究课题的首席专家
他说:“一个国家的语言,
代表一个国家的尊严。”
邢福义教授是首批“荆楚社科名家”之一,华中师范大学资深教授、博士生导师、校学术委员会主任,教育部百所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之一华中师范大学语言与语言教育研究中心名誉主任。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语言学科组副组长。曾任中国对外汉语教学学会会长,湖北省语言学会会长,第八、九、十届全国政协委员,《汉语学报》主编。作为20世纪现代汉语语法八大家之一,语言学界素有“南邢(邢福义)北陆(陆俭明)”之称。
他创建了《汉语语法学》
邢福义教授主张“研究植根于泥土,理论生发于事实”,致力于中国特色语言学理论的构建。历时近10年编纂出版的近600万字《邢福义文集》,囊括了邢福义先生绝大部分著述精华,描摹出一幅气势恢宏的汉语语言学巨幅画卷。邢先生研究成果在语言学界影响最大的是两大方面,“小句中枢”理论和“两个三角”学说。
资料图片:邢福义先生(右二)和他的学术团队在一起,成员都是他的学生
对汉语语法中语素、词、短语、小句、复句、句群和句子语气全面系统观察几十年之后,邢先生发现:“在汉语语法机制的形成和运转中,居于中枢地位的是小句。它能够控制和约束其他所有语法实体,起到‘联络中心’和‘运转轴心’的作用。”
1995年,先生便提出“小句中枢说”,并以之为基,1996年创建了独具特色的《汉语语法学》,因其语法体系和研究方法适切于汉语本质而广受业界认可。2017年,英国卢德里奇出版社出版该书的英文版,在世界范围内发行。
黄忠廉教授:师从邢先生,仿佛品读一部耐读的经典
曾先后在黑龙江大学国家俄语基地、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工作的黄忠廉教授说,“师从邢先生,仿佛品读一部耐读的经典。读师如试镜,可以正学术衣冠;读师如秉烛,可以明人生方向。”
黄忠廉博士入学半年,交上博士论文《小句中枢全译说》提纲,第二章题目与论文题目重合,邢福义先生为第二章加了“概说”二字。“我既羞愧自己粗心,全局意识不够,又得意于整体思路得到先生认可,于是放开写作。”黄忠廉说,两年后,论文初稿呈上,先生反馈八字:“相当不错,我很满意。”
邢先生惜时如金,不应酬,不娱乐,不轻易会客,也让黄忠廉印象深刻。一次活动结束,大家都有心请先生共进午餐,可先生仍然准时回家用餐,准时午休。受先生影响,黄忠廉常告诫自己学生:第一,做学问讲匀速,当持之以恒;第二,人文社科拼的是长寿,当劳逸结合。
“抬头是山,路在脚下”
“抬头是山,路在脚下”是邢先生给学生的师训,更是自己的人生格言。
他告诫学生:胸中不仅要有学术高峰的远大目标,而且更要脚踏实地不停攀登,只有这样,才能实现远大目标。他说做学问必须要有计划,先打下厚实的基础,再沉潜下去咬住问题不放,“不管碰到多大的困难,都必须严格执行自己写下的研究计划”。
他说,做学问必须抓住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抓而不紧等于不抓。治学数十年来,邢先生没有休息日,没有寒暑假。他还说,“工作是最好的休息。”做学问是一件很快乐的事,再忙也不觉得累。即便是晚间散步,在别人是休息,在先生则是换一个环境思考问题。
生活中充满智慧幽默
研究语言的邢先生,生活语言也充满智慧和幽默。一次,一位记者为参加活动的邢先生拍照留念,一见他有些惊讶:“没想到邢先生看上去这么年轻!都快七十了,还以为您五十几呢!”邢先生立即笑答:“那你小看我啰!”一句话回味无穷,引得一堂笑语。
邢福义先生和年轻学生们合影。
先生问学从教,有许多经典名言,也常带泥土芳香。“猪往前拱,鸡往后扒”,强调应该如何扬长避短。对待自己的学生,他则常说“研究生,研究生,自己研究自己生”。
作为邢福义先生的弟子,北京语言大学原党委书记李宇明教授说,“师徒衣钵相授,代代相传,可达久远。”
先生千古!
(原标题:著名语言学家、华中师范大学教授邢福义逝世)
来源:长江日报
流程编辑:TF065
如遇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相关文章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版权侵权联系电话:010-85202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