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工程大学地下有“超电磁炮”?校方回应

网传哈尔滨工程大学地下

有数门“超电磁炮”

还有浓缩铀原料?

该校工作人员回应

这些说法系谣言!

1月31日,一张落款为哈尔滨工程大学本科生院的“通知”截图流传网络。“通知”称,哈尔滨工程大学11号楼地下有数门“超电磁炮”,甚至还疑似存在大量“高浓缩铀-235原料”,放射性极强,需对11号楼封闭处理。当晚,哈尔滨工程大学安全保卫处工作人员回应,该说法系谣言。

新闻背景

2017年3月,哈尔滨工程大学官方微信公号曾发文介绍,11号楼是由建筑大师梁思成设计,是哈尔滨工程大学从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继承的5座大楼中的一座,是当年空军工程系的系楼。

文章称,11号楼地上共有6层,如今被用于教学和办公;地下对外开放的有2层,地下2层有一个靶场。实际上,地下有6层之深,皆为防小型原子弹设计,墙厚达1米,每层地下室均有半米厚的密封铁门。地下第6层有一条军事隧道,其宽度足以容纳一辆坦克车,长近10公里,直达哈尔滨火车站。可见11号楼并无网传通知内所述的“地下数十层”。

哈尔滨工程大学官网信息显示,学校前身是创建于1953年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哈军工”)。1970年,以海军工程系全建制及其他系(部)部分干部教师为基础,在“哈军工”原址组建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1994年,更名为哈尔滨工程大学。

(原标题:辟谣!这里没有“超电磁炮”)

来源:央视军事微信公众号

流程编辑:TF029

如遇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相关文章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版权侵权联系电话:010-85202353

打开 APP 阅读更多
相关

    请点击右上角···分享

    央视军事微信公众号
    2023-02-01 16:12

    长按二维码
    查看文章详情

    长按海报点击保存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