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疫情防控形势的变化,目前,公众的心理压力主要集中在哪些方面?主要表现是怎样的?如何开展自我调整?围绕这些问题,12月8日,记者采访到回龙观医院党委书记、北京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主任杨甫德。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少数人会出现恐慌、烦躁、心情沮丧等现象。对此,杨甫德表示,焦虑源于未知,通过广泛获取科学的知识和信息,有助于减轻焦虑和恐慌。这些情绪、压力绝大多数都可以通过自我调适得以缓解,如果效果不佳,还可以通过特定渠道寻求帮助和支持。回龙观医院就承担起了北京市心理援助热线的接听服务工作,可以7×24小时为公众提供心理援助服务。如果通过这些方式依然不能缓解心理问题,甚至有加重的趋势,就需要到医疗机构就诊,接受专业的心理咨询或心理治疗。
北京市心理援助热线共有近40名专业的心理卫生健康工作者,近期,他们每天都要接听100多通咨询电话,平均通话时长在40至60分钟。热线也在增加值守人力、班次,为公众因疫情防控产生的各种心理问题提供及时、科学的指导。
(原标题:应对新冠肺炎疫情,不必有“新冠恐慌”)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刘苏雅
流程编辑:TF065
版权说明: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网站上的文字、图片、图表、漫画、视频等内容。
未经许可即使用,或以此盈利的,均系侵害本网站著作权及相关权益的行为,本网站将追究法律责任。
如遇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相关文章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takefoto@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