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图来了!北京桥下空间,正悄悄变美变亮,变化真不小
2022-11-15 14:43

不知您注意到没有?北京的桥下空间,正悄悄地变美变亮。

曾经封闭昏暗的场地被激活,长期存放的僵尸车被清走,毫无生趣的台阶成了木座椅……过去功能单一的桥下空间,摇身一变,成为服务居民的停车场,观景休憩、遮阳避雨之所,就连篮球场也进驻桥区,让桥下变身“公共活力空间”,让市民在家门口又多了一处休闲运动之所。

本市今年提前完成了三环、四环、公路桥下共457处桥下空间的专项治理。同时,以东城雍和宫桥、西城天宁寺桥以及顺义三座桥作为提升试点工程打造桥下空间“样板间”,充分利用桥下边角空间,加强规划设计,丰富公共服务功能,努力将桥下空间打造成为城市的“金角银边”。

样板1

雍和宫桥下

能停车可如厕 标注景点倍儿贴心

雍和宫桥下完成提升试点工程

沿北二环辅路自西向东,行驶至雍和宫桥时,市民陈先生提前打开转向灯,熟门熟路地转进新装亮相的桥下停车场。对于常来雍和宫、五道营胡同的他来说,改造提升后的桥下空间更大了,“视野通透、整洁,车位更好找了!”建于1992年的雍和宫桥,桥下可利用空间达3411平方米。然而,过去由于承担着过街通行、社会停车和执法站办公多重功能,不仅空间“拥挤”,环境也有待提升。今年8月,东城区全面启动桥下空间提升。

如今,走近雍和宫桥,沿街色彩艳丽的花箱,装扮着大方沉稳的灰色桥体。东西两侧桥下,重新规划、铺装的停车场已于“十一”前启用,可向市民提供103个停车位,与过去相比,增加了43个停车位。

改造

宝贵边角空间是“挤”出来的

桥下宝贵的边角空间,是多方努力“挤”出来的。

东城区城管委市政设施科科长张庆山介绍,提升工程中,搬走了运行20余年的交通执法站,拆除了相关建筑,释放桥下空间面积600平方米。同时,缩减桥下西侧箱式变压器设施,基座高台长度从7米缩短到4.6米。车辆停放布局也进行了优化,停车位从60个增加至103个,在满足社会车辆停放的同时,进一步缓解了周边居民停车供需矛盾。

桥下建停车场,改造中还出现了个小状况,就是净高出了难题。最东侧横梁下高度不足,导致小型SUV开不进去。为了服务不同车型停放,工程在此位置采用地面下凹设计,形成了南北宽8.3米、东西长10.3米、深12厘米的下沉路段,将上方净高增加到1.8米,确保东侧10个车位也能正常进出小型SUV等车辆,提高了空间利用率。

通过桥下“小手术”,拥堵问题也得到了缓解。北京养护集团市政工程八处副经理杨东锋介绍,改造后,停车场出入口从桥区正下方,调整至桥体东西两端、邻近桥区左转掉头通道位置,进场车辆沿标线单向行驶,避免了车辆冲突。同时,把原出入口改为人行进出口,直接与人行过街安全岛衔接,实现了人车分离。

夜间,固定于桥墩上的LED节能灯具有效提高照明,保障安全停车。桥区还增加了4个微型消防站,新建了具有独立蹲位的小型卫生间。

现在,崭新的桥下空间充满了文化符号——桥柱上,以“四季雍和”为主题,彩绘了银杏、海棠等北京代表性乡土植物纹饰;重新铺装的人行安全通道地面颜色,采用雍和宫内的唐卡色彩,搭配了崇雍大街代表性建筑剪影图案;箱式变压器周围,使用城墙青砖样式以及饰有和平鸽图案的格栅进行围挡。

“停车后,顺着车后绿色的人行通道,就能走到出口,地面上还标注着五道营、雍和宫、地坛公园等景点的行走方向,非常贴心!”一位刚停好车的市民点赞道。

样板2

天宁寺桥下

能打球可游乐运动乐园服务居民

天宁寺桥下改造效果图

天宁寺桥下改造后的篮球场

今年年底,作为北京桥下空间整治提升“样板间”之一,西城区跨越西护城河的天宁寺桥改造提升工程计划完工,将整合休闲、运动、便民服务、公交场站和停车多种功能,为周边居民提供集篮球场、儿童游乐区等功能的休闲娱乐场所,这也是本市中心城区首座建在立交桥下的“运动乐园”。

“天宁寺桥下空间,此前主要作为单位停车、公交场站及市政养护站点使用。”西城区城市管理委市政管理科科长王道康介绍,过去,天宁寺桥下相对封闭昏暗,视觉形象差。同时,与周边步道、滨水空间和标志场所缺乏有机联系,人行断点较多,过街不便。桥下使用功能单一,空间利用低效,难以满足周边老旧小区对公共空间和配套设施的需求。

从去年初开始,设计团队多次对周边居民开展需求调研。通过调查分析,街坊们的活动需求主要集中在交通、绿化景观、运动健身和文化休闲等方面。需不需要设置停车场,居民意见也不完全一致。方案设计中,这些意见需求都要全盘考虑。

设计

休闲活动各功能区划分清晰

记者近日在施工现场看到,桥下两根高大的立柱周围,工人正在砌起混凝土护挡,将变电箱等设备圈起来。工程应用了降尘降噪策略,将运动场地设计在远离居民区一侧,并在居民楼一侧、高架桥两侧安装隔音防尘板,同时用绿化隔离进一步降噪美化。望向已经清空的桥下空场,一个个不同功能的活动区,正在逐渐成形。据了解,天宁寺桥下施工涉及改造面积3900平方米,已经完成总进度的80%。

“在融合周边文化元素的基础上,我们按照安全、通达、开放、经济的设计原则,通过打通桥下空间与周边的交通断点、补充公共服务设施、增加桥区交通安全性,最大程度开放与提升公共空间,将分割城市生活的‘桥下灰色空间’打造成‘公共活力空间’。”王道康介绍。

从设计图上看,天宁寺桥下空间各功能区划分清晰,可供市民选择的休闲活动十分丰富。

其中,综合运动场地集合了全场篮球场、面向6至10岁学龄儿童的小篮球场、单板篮球练习区等;儿童游乐区设有滑梯、沙坑、秋千、攀爬等趣味设施;为织补老城区公共服务功能,还设置了一组由便民服务、公共卫生间、器械存放、更衣室等功能结合的配套服务区。

样板3

顺义俸伯桥 顺平路高架桥 马坡桥

能健身有跑道 休闲打卡免费健身

除了满足停车需求,越来越多的桥下空间变“亮”了。今年,顺义俸伯桥、顺平路高架桥、马坡桥三处桥下空间,完成试点提升工程,投入使用,成为市民休闲、打卡的新去处。

俸伯桥

桥柱上绘制“海底世界”

新俸伯桥桥下提升前

新俸伯桥桥下提升后

顺平辅线有新、旧两座俸伯桥,都是跨潮白河的标志性建筑。旧俸伯桥是北京市第一座自主设计建造的跨越潮白河桥梁,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为满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新俸伯桥于2016年7月1日投入使用,解决了旧俸伯桥及东大桥环岛区域交通拥堵问题。

俸伯桥桥下为公园及潮白河,有较大的遮阳庇荫、停留观景需求。为此,提升工程重新设计桥下活动空间,重塑空间的吸引力,利用多级大台阶设置木坐凳,市民走累了可以在桥下休息。桥柱上绘制了海洋生物等3D彩绘图案,让人仿佛置身“海底世界”,小朋友最喜欢在这里找出海豚、鲨鱼等动物的身影。与此同时,桥下还新增了功能不同的健身器材,打造免费的健身空间。

桥下、桥上一体化提升。旧俸伯桥桥上,设置了彩色步道、夜光跑道、智能座椅、圆形花坛、荷叶廊架,提高了市民休闲健身的趣味性。

顺平路高架桥

增加“顺义八景”文化墙

顺平路高架桥桥下增设城市家具及绿化,提升桥下景观风貌品质。

顺平路高架桥,位于顺义区核心地带。桥下为新顺南大街、顺平辅线、顺白路,交通流量大,桥侧居民区及商铺林立,餐饮业十分发达。提升工程中,因地制宜完善桥下过街设施及周边慢行系统,合理设置桥下活动及非机动车停放功能,桥两端增加了“顺义八景”文化墙,桥下增设城市家具及绿化,多个景观小品塑造了桥下风景线。

马坡桥

打造特色夜景照明

京沈线马坡桥,位于顺义区唯一一条国道上,桥下是享有“奥运大道”美称的白马路,过往车辆较多。提升工程在桥上两侧护栏、桥身立面设置照明灯带,打造端庄亮丽的特色夜景照明,同时增加非机动车道彩铺、过街等候区域等慢行设施,并在桥下设置花箱围墙,进一步优化路口慢行系统、美化桥下闲置空间,提高了行人通行的安全性,也提升了桥下空间的整体形象。

今昔对比

■金沟河桥

清走僵尸车 重划停车位

金沟河桥整改前

金沟河桥整改后

西四环金沟河桥下,有一处停车场。“整治前,很多僵尸车无人认领,还有很多属于交通违法未处理的车辆,无法进行清理。”北京公联洁达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经过多方协调,解决了车辆清理手续问题,并对每辆车进行登记,建立清理台账,逐一核实车辆情况,终于在今年6月完成了清理。此后,对桥下高大的封闭围挡进行拆除,安装新护栏,修补桥下安全标识,重新施划停车位,将停车场面向社会开放,提供约200个停车位。

■红寺桥

拆除废弃铁轨 建抢险应急点

红寺桥整改前

红寺桥整改后

南四环红寺桥整治前,桥下为废弃地铁道闸,场地脏乱,经与相关部门协商,公联洁达公司将场地内废弃铁轨进行拆除,并将原有护栏进行拆除后安装全新08式倒U护栏,将场地内杂物全部清理,路面进行重新铺油硬化,现在场地内成为道路养护抢险应急站点,如遇附近道路突发事件,可做到及时处置,确保道路桥梁运行畅通。

新闻内存

今年完成457处桥下空间治理

记者从市交通委获悉,自2021年开始,本市将桥下空间整治提升任务纳入了交通综合治理和“疏整促”专项行动范畴,并作为落实首都城市战略定位的重要举措,通过桥下空间治理和提升工程,持续改善首都人居环境、丰富完善城市功能。2022年7月底,本市提前完成了三环、四环、公路桥下457处桥下空间专项治理工作。

为加强城市道路桥下空间使用管理,今年3月,市交通委印发《北京市城市道路桥下空间管理办法》,明确城市道路桥下空间属于城市公共空间,其管理使用应符合首都城市功能定位,优先满足城市运行保障需求,兼顾城市公共服务功能。提出了城市道路桥下空间“行业指导、属地管理”“谁使用、谁负责”的管理原则。桥下空间整体布局应符合“安全优先、交通优先、保障优先、公益优先”的要求,与城市功能定位相融合,与市容景观环境相融合。《办法》也明确了桥下空间管理职责和桥下设施标准,对防火安全、用电安全、养护作业等管理提出了规范要求。

(原标题:封闭昏暗的场地被激活、僵尸车被清走、台阶改造成木座椅……立交桥下变成服务居民的停车场、服务区、运动场 457处桥下空间变身金角银边)

来源:北京晚报

本报记者 孙宏阳

流程编辑:u008

版权说明: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网站上的文字、图片、图表、漫画、视频等内容。
未经许可即使用,或以此盈利的,均系侵害本网站著作权及相关权益的行为,本网站将追究法律责任。
如遇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相关文章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takefoto@vip.sina.com

打开 APP 阅读更多
相关

    请点击右上角···分享

    北京晚报
    2022-11-15 14:43

    长按二维码
    查看文章详情

    长按海报点击保存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