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的书法偏好是什么?从他人的议论中或许能找到答案
2022-10-10 14:57

杜甫一生写诗作文,数量巨大,可惜时间久远,似乎未见其书迹存世。不过,字写得多,加之“破万卷”地读书,杜甫必然会形成对书写的看法,这应该没有疑问。正如今天的一些作家,码字多了,不仅评说字的好坏,还总忍不住要亲自上手,过一把“书家”的瘾,也一点不奇怪。

资料图 王金辉 作图 图文无关

不过,杜甫专注于写诗,大约认为字不过是工具,少有炫耀自己书迹的地方。他对书法的见解,只有透过对他人书迹的议论,侧面看出。

钱锺书先生在《管锥编》中,就引述了这种表述看法的诗句:“杜甫《李潮八分小篆歌》:‘苦县光和尚骨立,书贵瘦硬方通神’。”

李潮是杜甫亲戚。查询资料可知,“苦县”为古县名,大约是今河南省鹿邑县一带。《晋书》有“苦(县)东有赖乡祠,老子所生地”的记载。据说当地有蔡邕所书《老子碑》;“光和”乃汉“光和二年”(公元179年)所立《樊毅修华岳庙碑》。现在两通原碑均已不存,可杜甫时代,或许还有,或者杜甫见到过遗存(拓片或摹刻)。由杜甫描述可知,此两通碑崇尚“骨力”或“骨立”,接下来,杜甫推出了自己的见解:书法看重“瘦硬”,因为能表达出书家风神。杜甫对书法的偏好,由此诗句大约可以看得清楚。

可杜甫对书法的认知,不止于此。翻开这首“歌”诗,可知杜甫对整体书法流变也颇为熟识:

苍颉鸟迹既茫昧,

字体变化如浮云。

陈仓石鼓又已讹,

大小二篆生八分。

秦有李斯汉蔡邕,

中间作者寂不闻。

峄山之碑野火焚,

枣木传刻肥失真。

苦县光和尚骨立,

书贵瘦硬方通神。

……

从相传最早仓颉造字开始,字体便“如浮云”般演变不已。陈仓(今属宝鸡)发现的石鼓文,到杜甫时代已经有许多讹传;人们定名的字体,是大小篆字,再到“八分”体(隶书的一种形态);直到秦汉阶段,流传的仅仅是李斯、蔡邕数位名家大家,中间多少书家沉入了历史烟尘;比较有确切记载的秦峄山篆碑(传为李斯书迹)也被火焚毁,后世摹刻的枣木版本,已非原貌,显“肥”失真。在此下一“肥”字,显示了杜甫对书法判断的倾向,后面“书贵瘦硬方通神”一句出现才顺理成章。

这节诗歌,可以清楚看出,杜甫对书法绝不陌生。他所谓“书贵瘦硬”,是他,或许也是当时部分学人对书法的美学领悟。中国书法天地宏阔,各种书体、字形,各有爱好。到了后世,就有人出来对杜甫这种偏好表示不满。钱锺书先生引述了也是大书家苏轼的议论:“苏轼《孙莘老求墨妙亭诗》:‘杜陵评书贵瘦硬,此论未公吾不凭’,盖指杜甫《李潮八分小篆歌》。”现世流传的东坡书迹,大多肥厚,他的认知,由其书迹已经可以部分读出。他说杜甫“书贵瘦硬”不公允,表示自己不用此观点,也自然而然。

苏轼之外,钱锺书还引述了一位大书家对杜甫书法认知的看法:“米芾《海岳名言》亦谓薛稷书‘慧普寺’额‘丑怪难状’,而杜甫《观薛稷少保书画壁》称为‘蛟龙岌相缠’,因叹:‘信老杜不知书也!’”薛稷是唐代的书画名家,书学褚遂良。此处“慧普寺”匾额,在唐代梓州通泉县(今属四川射洪)。据记载,薛稷书写的此三字早年存于通泉县庆善寺聚古堂。杜甫看到这三个字,以“蛟龙岌相缠”诗句评价,认为这三个大字如蛟龙一般突显纠缠。晚杜甫数百年的米芾,却以“丑怪难状”四言评价此字,还感叹地说:看来老杜确实不懂书法也!米芾以对书画痴迷出名,有朝石揖拜、从宋徽宗处藏(夺)砚的传说,世以“米颠”称之。他一点不给“诗圣”留颜面,直言老杜“不知书”,也符合他狂爱书法又极端自信的性格。

杜甫懂不懂书法,钱锺书不愿多评价,可是杜甫看重“骨立”及“瘦硬”之偏好,也是有来历的。倘追溯,可以探源至“卫夫人”。“卫夫人”,是了不得的人物。“卫夫人”(卫铄),据传是王羲之早年的老师。王羲之的《书论》大作,与卫夫人这位老师的著述《笔阵图》大多数相同(钱锺书言:“什九相同”)。而这位“卫夫人”,在其《笔阵图》中,就看重“骨立”:“善笔力者多骨,不善笔力者多肉。”杜甫的书法见解,与她的这种看法相仿佛。不过钱锺书后面补充一句:“杜(甫)或拘泥而未通方耳。”杜甫或许是拘泥于“多骨”而不够融通罢了。而卫夫人又有书法应“多力丰筋”的创见。一个“丰”字,把“力”“骨”另一面补益周全了,比杜甫看重一方面的偏好,显然专业、高明。

其实“骨立”“瘦硬”,也是对书法的一种视觉欣赏,表现出部分人的美学态度。东坡略显肥厚的字迹,也不尽为人喜欢。他对杜甫的看法是“此论未公吾不凭”,自己不信赖认可。这样很好,并不强求。苏轼距离杜甫年代不远,不知是否见过杜甫手迹?从表述看,似乎没有。倘若见到并有描述,对我们后世尊崇“诗圣”的读者,该增添多少美好的想象;如若见到,他肯定会为我们描述那“瘦硬”的笔迹风貌。这笔迹或许吸引到这位开通的大家,形成新的意见看法也未可知。两位内心深挚、情怀似海之诗家的书法相遇,想想都令人无限神往。

(原标题:杜甫的书法偏好

来源:北京晚报 作者:杨建民

流程编辑:TF065

版权说明: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网站上的文字、图片、图表、漫画、视频等内容。
未经许可即使用,或以此盈利的,均系侵害本网站著作权及相关权益的行为,本网站将追究法律责任。
如遇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相关文章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takefoto@vip.sina.com

打开 APP 阅读更多
相关

    请点击右上角···分享

    北京晚报
    2022-10-10 14:57

    长按二维码
    查看文章详情

    长按海报点击保存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