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三次来往元大都,让我们跟他一起游历元代
2022-09-28 13:51

在后人眼中,赵孟頫是“风流儒雅,冠绝一时”的文化巨擘,是元代文化和艺术的典范人物。

机缘巧合,落魄王孙赵孟頫得到举荐,进入大元皇帝忽必烈的视野,成为少数获得出仕机会的江南文士之一。他的故事从这里开始。经历了元代前期的各种风云变幻,他成了元代中期官位最高的文学侍从官僚之一,成为时人乃至后世眼中元代最著名的书法家、画家、鉴赏家。

如此,他的成功犹如一幕激动人心的戏剧,他和才女管道升的“完美婚姻”也余韵悠长,令人遐想……

这就是剧情的全部吗?

在元代,赵孟頫生在南方,恰好还是宋朝宗室赵氏后人,这是他的命运的基点。

这位前朝皇室宗亲、官场上的“被动者”如何成为一代艺术巨匠?《不浪漫:赵孟頫传》一书的作者周文翰从元代的基本史料出发,没有任何虚构情节,讲述生于不浪漫的时代,如何成为书画巨擘。

图片

图片

关于为什么要写《不浪漫:赵孟頫传》,作者周文翰这样说——

十年前我撰写《中国艺术收藏史》时,惊讶地发现虽然吴道子、赵孟頫、倪瓒、黄公望、文徵明等艺术家是中国艺术史上的伟大人物,可是关于他们的传记却没有几本,而且有些明显是“传记小说”,虚构了许多戏剧化的故事,而非严肃可靠的“传记”。写完那本书后我觉得意犹未尽,于是有了给这些艺术家写作传记的想法,我称之为“艺术大师传记系列”。后来还在系列中增加了王羲之、苏轼以及扬州八怪的几位,我觉得他们不仅仅创造了一些新的作品或者艺术形式,而且关联到更广泛的社会、文化议题,对后人的影响也比一般的书画家更大,值得今天的人一再回味。于是一边搜集和阅读他们的诗文集、史料,一边断断续续写起来了。

我习惯“多人并进”的写作,就是把自己写作、阅读过程中的想法都记录下来,慢慢再形成更为成熟、系统的书稿,所以经常是今天在写文徵明,明天就写起了赵孟頫,后天又随手记下了关于吴道子的趣事。总之,这十年来,我断断续续都在干这件事,写作的摊子铺得挺大,烂尾工程也挺多。最近几年在亲友、编辑的鼓励下,才下决心把这些作品一一收尾和交付出版。

这个系列我最先开始写的是《文徵明传》,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多次到苏州旅行,那里的紫藤、花窗、拙政园、太湖水等具体的事物给我生动鲜明的印象,似乎让我可以摸到16世纪日常生活的影子。我对朋友戏称自己写的是有关“鸡生蛋”“蛋生鸡”的传记,侧重追溯苏州为什么出了个文徵明,之后文徵明又带给了苏州什么样的影响。如今的苏州古城给人“旅游景点”的感觉,许多人都喜欢苏州园林的安静雅致,却很少有人意识到,16世纪的苏州在东南、在全国的地位就如同20世纪时上海在东南、在全国的地位。在当时它是一个繁荣喧闹的经济、商业、文化出版中心,在这重要背景下,沈周、唐伯虎、文徵明才有可能成为那个时代江南最著名的视觉艺术家。

写作过程中,我发现苏轼、赵孟頫创造的观念和话语不时出现在文徵明的笔下、口头,文徵明和儿子也是多件赵孟頫作品的收藏者、题跋者。

他们还把自己收藏的赵孟頫致明本信札十一通的一部分请刻工温恕、章简甫刻石,列入他们的《停云馆法帖》卷八。文徵明以“神仙中人”称呼自己的老师沈周,其他人又以此称呼文徵明,这也是元代对赵孟頫的一个关键性“称呼”——发现自己写的几个历史人物彼此有许多关联,这算是写作的乐趣之一。

之后写《苏轼传》,到六七万字的时候颇感吃力,就暂停下来。那段时间读厌了三苏的文字,就在临睡前翻《赵孟頫文集》,算是换个口味放松一下。赵孟頫的一生好像比苏轼要平顺,文字大多也温雅平淡,可是个别的诗文字句却让我有“惊心动魄”之感,流露出不易觉察的隐痛。进一步研读《元史》、周密的《癸辛杂识》、陶宗仪的《南村辍耕录》、熊梦祥的《析津志》等文献,对元代初中期的政局、社会生活有了大概的认知,再回头看赵孟頫的诗文,看他的亲友撰写的赵孟頫行状、墓志铭,发现那里面隐藏了不少暗语,还有许多他不愿、不敢置词的空白……如果把这些一一揭示出来,足以颠覆我以前认知的那个赵孟頫。

于是我暂时放下苏轼,转而写赵孟頫,一个不太浪漫的人,一个才子真实而残酷的命运。他是“被动的成功者”,他是从一品的翰林学士承旨,是元代中期最著名的文人艺术家,却无法明言自己的诸多苦衷,只能在给佛教师父的信札中不断忏悔。

这本书严谨地从元代的基本史料出发,对赵孟頫一生的重要经历、有关传言进行了分析,这些“背后的工作”有些体现在注释中,部分内容参考了最近三十年元史学者、考古学家、艺术史学者的研究成果,在书中都一一给予注明,尤其是从任道斌、陈高华、王连起、赵华四位先生的有关研究中所得启示尤多,在此特别致意。

需要强调的是,这本书里没有任何虚构情节。这里面提及的所有人物、事件、建筑、风俗、引用的言论都有元明时期的原始文献为证,并无文学性的虚构。仅仅是个别场景中对人物的内心、彼此的关系从当时的清理出发做了些许推测。

图片

在正文中,我试图以“视觉线索”推进叙事,所以详细写了赵孟頫眼中的大都、杭州、湖州,写了他三次来往大都的路途上可能的见闻,尝试让这本传记具有某种“视觉性”。比如他第一次到北京时正值大都建成不久,我以他的视角描述这座新城的建筑、风俗以及活跃的四方人士,有些是赵孟頫自己诗文中明确提及的,有些则是根据同时代的文献给予“补充性复原”。比如大都的大圣寿万安寺的白塔是当时大都第二高的建筑,也是元朝皇帝极为重视的一座寺庙,赵孟頫不可能没有注意到它,可是他却没有在诗文中提及这座寺庙,我在书中提供了一种基于史料的推测和解释。

写作这本书也在不断唤起我的记忆。我在北京师范大学就读时经常去积水潭闲逛,那里在元代是京杭大运河的终点;我也去过很多次“北土城”,那是元大都的北城墙残迹;如今我住在东五环外亮马河和坝河交汇的地方。我常带着儿子去河边,看他往里面扔小石子玩,一天偶然了解到这里竟然是当年京杭大运河的一段,刹那间感觉自己顿时也“古老起来”,有了些许感慨:许多年前,赵孟頫就从我眼前的运河上乘船经过。

元代是一个容易被今天的人误解的时代,因为它的时间比较短,蒙古统治者也不太重视汉文文献的撰写和保存,没有留下太多文献让后人研究。可是现在看来,元代尽管受到许多失去出仕途径的文人的恶评,可是在那个时代,农民、商人、手工业者似乎都过得比明朝舒适——元代农民缴纳的税收继承了金、南宋的制度,总体而言要比明代的税负低很多,商税堪称轻微。

相比之下明代对农民、商人的征税很重,民众还要承担繁重的徭役,以致明代人也不得不承认“前元取民最轻”(沈德符《万历野获编》)。

元代江南地区的农业、商业、手工业乃至对外贸易都相当发达,赵孟頫恰好活跃在当时经济最繁荣的太湖流域和杭州,他也和这里的社会各界有密切的关系。可以说,赵孟頫是太湖流域乃至江南地区第一个享誉全国的书画家,不仅对之后的元四家,而且对整个明清的书画艺术都产生了极大影响。

图片

赵孟頫一生有许多隐约其辞的苦衷,对此今人或许可以有“了解之同情”。他和家人都对他的前期经历、家族、婚姻等有所遮掩,不管是为了个人前途、家族名声还是避免政治祸患,都在人性可以理解的尺度之内。

在那个时代,不仅仅他一个人如此,如同样从南方北上的才子冯子振,也对自己出仕元朝的缘起、早年在集贤院的经历故意“语焉不详”,尽管他面对的社会压力并不比赵孟頫更严重。

本书章节名称中的七言诗句都是从赵孟頫的诗作中摘出的,可以形容他那一阶段的状态。希望这本传记可以帮助读者认识赵孟頫这个人的多个侧面,也能对元代文化生态有更加丰富的理解。

图片

作者简介

周文翰,艺术和建筑评论家、作家。曾先后担任《财经时报》《新京报》文化记者,后赴印度、西班牙、东南亚等地旅行兼从事文化考察。2011年至今从事文化研究和写作,同时为《金融时报中文版》《新京报》《人民文学》《经济观察报》《艺术家》《亚洲眼》《TAZ》等国内外媒体撰写文化、艺术、收藏、博物学方面的专栏文章和评论。曾先后在北京、深圳、佛罗伦萨等地策划多个跨界艺术展览。已出版《中国艺术收藏史》《艺术家的永恒花园》《时光的倒影:艺术史中的伟大园林》《花与树的人文之旅》《不止美食:餐桌上的文化史》《废墟之美:亚欧大陆上的建筑奇观》《文徵明传:苏州的风雅传奇》等著作。

作者自荐

他的一生涉及北士与南士、艺术与权谋、家族与皇朝、道德与律令、官场与文坛的重重冲突和考验,他的生命体验要比碑铭上记载的那个光辉形象更复杂。他的苦衷和快乐、屈辱与荣耀都藏在一幅幅书画流动的线条里,躲在书稿图籍的字里行间。

内容简介

赵孟頫是元代最有声望的书画家,也是中国艺术史上的闪耀巨星之一。本书从繁杂的史料中剥茧抽丝,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探究了元代的文化生态和官场、社会,追溯赵孟頫的家族、婚姻、出仕中的诸多难言之隐和沉痛的无奈,分析他书画创作的演变线索,呈现这位前朝皇室宗亲、官场上的“被动者”如何成为一代艺术巨擘,使读者理解他之所以成为他的原因。所有人物、场景、引言都基于元代、明初的史料,没有任何文学性虚构,有助于读者重新认识赵孟頫,重新认识元代。

来源:旧京图说

流程编辑:TF060

如遇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相关文章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版权侵权联系电话:010-85202353

打开 APP 阅读更多
相关

    请点击右上角···分享

    旧京图说
    2022-09-28 13:51

    长按二维码
    查看文章详情

    长按海报点击保存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