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操 古老而新潮的运动
2022-07-29 09:28

近两年受疫情影响,越来越多的人增强了运动健身的意识,居家健身也成为一种流行的健身方式。今年上半年台湾健身达人刘畊宏的《本草纲目》毽子操火遍全网,让专业性的运动健身变得更加大众化。

健身操作为一种有氧运动,有助于锻炼者增加心肺功能,塑形的同时也可以增强体质。那么,健身操是如何发展而来的呢?

《马王堆导引图》修复图

中国古代健身气功

中国古代的健身术自出现之日起就非常重视人的整体调养。《黄帝内经》提出“形与神俱”的观点。而形与神皆根源于气,形以气充,神依气存,只有形神兼具,才能尽终天年。因此在中国古代上千年的健身史中,各种类型的健身气功始终占据主导地位。

“气功”一词最早现于晋代道士许逊所著的《净明宗教录·松沙记》:“学道之士,初广布阴骘,先行气功,持内丹长生久视之法,气成之后,方修大药。”早期的健身气功以练习呼吸吐纳为主。“余闻上古有真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寿敝天地,无有终时,此其道生。”《黄帝内经》中的这段话被认为是我国比较早的关于气功健身的描述。《老子》中提到“或歔或吹”的吐纳功法。《庄子》也有“吹呴(音xǔ)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伸,为寿而已矣。此道引之士,养形之人,彭祖寿考者之所好也”的记载。

西汉年间,气功在理论和功法上都有了比较大的发展,从单纯调整呼吸发展到注重肢体活动。在马王堆出土的文物中,有一幅绘着形态各异的人物形象的帛图格外引人注意,图上共有四十四个人物,这就是我国发现的最早的健身操图谱——《马王堆导引图》。透过这张薄薄的帛图,我们可以感受到千年前人们的智慧以及对健康养生的追求。这套古代健身操中有许多动物拟态动作,如“龙登”“鹞背”等,兼顾医学与美学,让人在与天地自然的交融中调和气息,平衡阴阳。

东汉末年著名医生华佗在西汉导引术的基础上,创编出了模仿虎、鹿、熊、猿、鸟五种动物的五禽戏。其中,虎戏包括“虎举”和“虎扑”两个动作,通过模仿老虎捕食使周身气血调和,经脉通畅;熊戏由“熊运”和“熊晃”组成,可以安固腰肾之力,强健脾胃,祛除腹胀;鹿戏由“鹿抵”和“鹿奔”组成,通过仿效小鹿转颈回头顾盼尾部的动作,增强颈背部肌肉的力量;猿戏分为“猿提”和“猿摘”,主要模仿猿猴东张西望、攀树摘果的动作,促进四肢运动;鸟戏由“鸟伸”和“鸟飞”两个动作组成,练习鸟戏时,可以将自己想象为湖中仙鹤,昂首挺立,展翅翱翔,有助于增强肢体的平衡能力,加强腰背力量。这套健身气功能够让全身的肌肉和关节骨骼都得以锻炼,从古至今深受人们的喜爱。

宋代诞生了健身气功中又一名门——八段锦。据传,南宋名将岳飞创造了一套名为“崩断金”的拳法,后人因其音似“八段锦”,便以此名流传开来。起初,八段锦按练习体势分为立式和坐式。坐式八段锦受道家思想影响较深,重在静养心神,大致以闭目冥心、扣齿、敲玉枕、吞津液、摩腰为修习主旨,动作幅度小,且偏于腰部以上的肢体运动。立式八段锦重于“摇筋骨、动肢节”,动作幅度大,有利于全身肢体的协调运动。光绪年间,梁世昌刊印的《易筋经外经图说》将立式八段锦歌诀正式定型。内容为:“两手托天理三焦,左右开弓似射雕。调理脾胃须单举,五劳七伤往后瞧。摇头摆尾去心火,背后七颠百病消。攒拳怒目增气力,两手攀足固肾腰。”后来,人们又将八段锦歌诀的最后两句颠倒了一下顺序,立式八段锦的歌诀至此定型。

中式健身操的代言人——太极拳,是我国最具代表性的传统武术项目之一,也是世界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是中华传统辩证哲学思想与武术、吐纳术、导引术的完美结合。太极拳追求连贯缓慢的动作,讲究动作与呼吸的融合。它有张有弛,有静有动,时而像流水般灵动,时而如青山样沉稳,是一套身心兼修的养生健身操。如今,太极拳作为名气最大的健身气功,早已走出国门。美国疾控中心将太极拳列为预防老年人跌倒的重点推荐锻炼项目之一,澳大利亚卫生部将太极拳列为17种医保替代疗法之一。

现在,健身气功已经正式成为了国家体育总局开展的第62个体育项目。为加强管理、方便学习,国家体育总局气功中心于2020年7月31日发出《关于健身气功推广功法目录的公告》,包括了马王堆导引术、五禽戏、八段锦等11项健身气功功法。今年5月13日至6月12日,国家体育总局气功中心举办了全民健身线上运动会·健身气功网络视频交流比赛,引得各地气功爱好者纷纷加入。这是新时代全民健身的良好表现,也是大家对传统健身方法的肯定与喜爱。古老的气功功法终于不再神秘,走进了大家日常的生活中,成为了修身养性、健体强身的保健操。

古希腊掷铁饼者雕塑图

古希腊奥林匹克运动场遗址

西方健身活动源自古希腊

如果说,中华民族对健身的追求是从数千年与自然相处中积累感悟而出的,那么西方健身观念的形成则是从对神的崇拜与模仿开始的。谈到西方的健身文化,大家首先会想到奥林匹克文化。奥林匹克文化起源于古希腊,古希腊人对人体美的崇尚举世闻名。当时的古希腊人认为,在世界万物之中,只有人体的健美才是最和谐、最完美的。

从军事角度考虑,古希腊的士兵也需要经常进行负重训练,从而达到增强力量的目的。在当时的雅典和许多其他城邦,士兵的健身活动主要包括舞蹈和摔跤,前者旨在保持身体的体态和自由度;后者旨在提高身体的灵敏度以及四肢和躯干的健壮程度。此外,古希腊人还经常进行跑、跳、投、攀登等训练,这些训练能够使人体的力量、灵活性和协调性得到很好的锻炼。古希腊人进行体育活动时均不着衣物,因此后人将这种锻炼称为裸体体操,希腊语为Gymnastike,这便是“体操”这一现代词汇的源头。正是古希腊人这种对健康身体的追求和积极态度,

为各种健身活动在西方世界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不同于古希腊人对于“崇高”的追求和体育竞技的热衷,古罗马人追求安逸和享受。尽管如此,健身运动还是以一种休闲娱乐的模式在古罗马的浴场中得以部分地保留,成为古罗马人在洗浴之前的“热身”。健身内容以轻量级的投掷和接球等为主;等到出了一些汗,就匆匆前往浴室泡澡聊天。因此,虽然健身行为保留了下来,但古希腊健身文化却已基本失传。

中世纪在宗教统治者的控制下,人们对于运动的渴望不断被削弱,丧失了健身的习惯。启蒙运动打破了教会的思想禁锢,健身运动也借助健康的理念和体能教育的兴起重新回到大众的视野。

从文艺复兴到18世纪末,随着科学文化的不断推进,以青少年为起点的健身和体能教育文化开始酝酿。19世纪初,现代体操率先在德国萌芽。早期的德式体操是博爱派教育家古兹姆茨在整理和研究古希腊裸体体操和近代体能教育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古氏体操的基础上,另一位德国体育教育家F·L·扬,在自建的体育场内创编了一套带有一定军事色彩的体操,体操训练内容包括队列队形、手持器械和武器做操等。F·L·扬培养了大批体操家,并撰写了《德国体操》一书,对后世影响深远。比他稍晚的德国体育教育家施皮斯在教学实践中,将体操分为集体器械操、兵操和徒手体操,大量德国青年开始学习施皮斯的操法。后来,德国体操流传到瑞典、丹麦、法国等国家,体操健身文化逐渐在欧洲流行开来。20世纪,体操健身文化又传播到大洋彼岸的美国,为现代意义上的健身操的诞生奠定了基础。

健身操与健美操

现代意义上的健身操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1968年,美国太空总署的医生库珀博士为宇航员设计了名为“Aerobics”的体能训练内容,意为有氧运动。1969年,美国人杰姬·索伦森根据有氧运动的原理,吸收体操和现代舞的动作开发出了健身操,使其更具娱乐性。好莱坞明星简·方达真正让健身操火遍大江南北,有“健身操之母”之称。作为明星,简·方达曾通过节食、吃减肥药等方式保持自己的身材,这使得她的身体越来越不健康。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后,她提出“健康的美才是真正的美,持久的美”。1981年,她出版了《简·方达健身术》一书,被译成20多种文字,发行于30多个国家,她的健身教材录影带《简·方达的锻炼》在全球销量高达千万。时至今日,简·方达依然还是健身操历史上具有代表性的人物。1983年,美国举行了首届健身操比赛,1984年,日本也举行了国际健身操大赛,健身操运动开始在世界各地兴起。

健身操中大量吸收了迪斯科舞、爵士舞、霹雳舞中的上下肢、躯干、头颈和足踩动作,特别是髋部动作,这给健身操增添了活力,同时也有利于减少臀部和腹部脂肪的堆积,有利于改善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20世纪50年代的中国,健身操主要以广播体操的形式在全体国民中流行。改革开放后,西方的健身操运动引入中国,由于其塑形功能显著,被国人称为健美操。1987年,北京举办了首届全国健美操邀请赛,1992年起改名为全国健美操锦标赛,成为每年举办的传统赛事。同年9月,中国健美操协会成立,总部设在北京。1993年,上海同济大学成立了健美操队,并多次在各大比赛中取得冠军。如今,越来越多的学校将健美操纳入课堂,各地也纷纷开展健美操大赛,吸引着各个年龄段健美操爱好者加入。

目前国内外流行的健美操大致分为6类:按不同年龄编制的系列健美操;按不同性别编制的男女健美操;按人数多少编制的单人、双人和集体健美操;塑造形体和改善体姿与体态的健美操;锻炼身体各个部位的健美操;徒手或轻器械健美操。青年学生或专业健美操运动员主要开展男女健美操、集体健美操运动。普通人在健身房通常进行锻炼身体部位的徒手或器械健美操,这种健美操又被称为有氧韵律操。

从马王堆导引术到健美操,无论哪一种健身操,都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改善体质、增强代谢、缓解压力。健身操,已成为很多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水中健身操

花样翻新

两种新兴的健身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身运动的不断普及,健身操的形式越来越丰富。水中健身操和民族健身操就是两种新近兴起的健身操。

水中健身操是一种新颖的健身模式,在欧美、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家备受追捧。与陆上健身操不同,水中健身操是在领操员的带领下,利用水的浮力、阻力、压力等特性在水中进行的有氧健身运动。水中健身操能提高人体心肺功能,促进新陈代谢,提升身体适应能力,同时还能减少运动损伤,起到一定的康复作用。

在科学引导下,中老年人做水中健身操运动不仅有助于关节功能和肌肉萎缩的改善,也能很好地避免常规健身活动带来的运动损伤。有研究认为,孕妇进行水中健身运动可以减轻心理压力,同时水的浮力有助于帮助孕妇减轻脊柱和关节的压力。还有研究表明,水中健身操对关节炎患者和关节损伤者的康复训练也有促进作用。

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出现水中健身类运动,2007年10月13日在北京市国家教育行政学院游泳馆举办了我国首届全国水中健身操比赛。虽然我国目前的水中健身依旧处于起步阶段,但随着全民健身的推广,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喜欢上这种新兴的健身方式。

民族健身操同样是一种新兴的体育健身项目,它把广受人们喜爱的民族舞蹈与健身操动作合二为一,不仅继承了民族舞蹈的优秀元素,更让民族文化和体育健身融为一体,具有大众性、健身性、娱乐性、民族性、地域性等特点,是一项独特的、能够展现中华民族灿烂文化内涵的健身娱乐运动。

2007年,我国第八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民族健身操首次以表演形式亮相。2015年,在第十届民运会上,民族健身操正式被纳入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的竞赛项目。

目前,国家体育总局共推出两套民族健身操规定动作。第一套是2013年推出的以《最炫民族风》为主题音乐的健身操,其中涵盖了藏族、苗族、景颇族、珞巴族、彝族、傣族等多个民族的舞蹈动作元素,并且有并腿跳、团身跳、分腿小跳三个难度动作。2018年,国家体育总局在第一套的基础上创编了《中华家园》,与第一套的区别之处是去掉了难度动作,加入了更多的少数民族动作。除了规定成套的动作,在新疆、贵州、云南、黑龙江等少数民族人口较多的地区,还流行着很多体现民族特色的民族健身操,成为当地全民健身的选择之一。

2014年7月7日傍晚,北京东城区一广场上,市民们在音乐的伴奏下跳着广场舞。

大众健身

适合老年人的广场舞

近些年,广场舞成为中老年人热衷的一种健身方式。对于老年人而言,传统健身气功需要经过一段时间学习才能掌握,而西方健美操的一些动作幅度过大,稍有不慎可能会造成身体的损伤。相比之下,广场舞的动作缓慢易学,音乐轻快优美,正是适合老年人的运动方式。老年人通过广场舞可以使自己的身体处于有氧运动中,同时练习广场舞也有助于缓解抑郁、紧张、焦虑等心理症状。

作为一项有氧运动,广场舞可以说是最平易近人的健身操了。它通过头部、颈部、腿部、肩部以及腰部相互协调,融合贯通跳、摆、拍等比较简单易学的动作,可以使身体的各个部位都能够得到锻炼。

(原标题:健身操 古老而新潮的运动

来源:北京日报

流程编辑:TF065

如遇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相关文章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版权侵权联系电话:010-85202353

打开 APP 阅读更多
相关

    请点击右上角···分享

    北京日报
    2022-07-29 09:28

    长按二维码
    查看文章详情

    长按海报点击保存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