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裁决一下,美国网民哀叹:我们完蛋了!

当地时间周四,美国最高法院做出了一个让无数美国人倍感绝望的裁决。

因为这个相当于开了100多年历史倒车的裁决,不仅预示着美国一切尝试控制枪支的法律都可能会死亡,美国的枪支暴力问题会进一步恶化,同时也再次证明了美国严重的体制问题,才是在应对枪支暴力这个美国最严重的社会问题上,美国人面对的最大拦路虎。

根据多家欧美媒体的报道,美国最高法院在周四做出的这项引起全美国关注的裁决,针对的是美国纽约州的一个限制在公共场合佩戴枪支的地方法案。

该法案规定,生活在纽约州的人如果想在自己住所之外的公共场所佩戴枪支,就必须申请一个许可,并在申请时证明自己这么做是出于自我防卫等正当理由。

然而,在本周四的裁决中,美国最高法院9名终身制大法官中的6人一致认定这个纽约州的枪支法律“违宪”,理由是该法律对美国守法公民在持枪上造成了限制,违背了美国宪法第二修正案赋予美国人的“持枪自由”。

于是,这个在1913年出台的、有着超过一个世纪历史的控枪法律,就这样在2022年6月23日被美国最高法院以6对3的投票结果裁决废除了。

而在美国人希望控制枪支、打击枪支暴力问题的呼声日益增加的当下,以及在今年5月24日导致19名儿童和2名教师惨死的美国得州小学枪击案的背景下,美国最高法院的这个裁决无异于是开了100年的历史倒车。有美国网民因此就哀叹说:“我们完蛋了。”

但这项裁决的意义远不止废除纽约州一个法律这么简单。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以及《纽约时报》等多家媒体就指出,这个裁决还意味着美国其他各州的其他限制人们在公共场所持枪——乃至限制人们买枪的各种法律,都将遭到支持所谓“持枪自由”的人的挑战,并最终面临与纽约州这个法律相同的被废除的命运。

更要命的是,在美国得州小学枪击案后,美国国会参议院便开始商议、并于耿直哥撰写此文时刚刚通过的一项应对枪支暴力问题的全国性立法草案,也因为如今最高法院的这个裁决而陷入了极为尴尬的境地。

尽管这个立法本身只是在“做做样子”,根本没有对枪支泛滥做出任何实质性的限制,只是提出要加强21岁以下购枪者的背景审查和扩大了有家暴记录的人5年不得买枪的法律适用范围,但美国最高法院的裁决意味着哪怕是这种糊弄人式的枪支立法,都可能会被视作“违宪”了。(注:关于美国国会参议院这个枪支立法“糊弄人”的情况,可以参考耿直哥6月22日的分析文章:美国又要赢了?一场世纪级的欺诈!)

这也是为何耿直哥会在本文开篇处表示,这个裁决预示着美国一切尝试控制枪支的法律都将死亡。

目前,美国总统拜登和副总统哈里斯都已经对美国最高法院的这个裁决做出表态,称这是一个 “问题很大的”、“令人非常失望的”、“糟糕的”裁决。

可这些话都是没有任何意义的空话。因为这并不只是美国最高法院那6个终身大法官的问题,而是美国的体制问题。是美国的体制设立了极难更改的美国宪法第二修正案,并将涉及美国无数公众生命安全的枪支问题的裁定权,交给了被政治操控的9名终身制大法官,所以美国前总统特朗普才能在他执政的4年里,将3名倾向反对控枪、持“保守派”意识形态的大法官送入最高法院,令最高法院的保守派大法官总数达到了6人,令其意识形态的天平彻底倒向了自己的政治阵营一方。这才有了如今这6人依据美国的宪法第二修正案,做出的严重开历史倒车的裁决。

但这个体制又是极难被改变的,因为不论是腐朽的宪法第二修正案,还是美国最高法院的那些早已脱离时代的设定,都是美国的立国之本。所以,美国人不是没有改革的想法,只是太多的阻力和难关让他们不得不望而却步。

不过,美国最高法院的这个裁决,倒也敲醒了部分美国人沉睡的心灵,让这些原本不愿承认美国的枪支问题无法改变、选择用美国国会那个“做做样子”的枪支立法“自欺欺人”的美国人,慢慢睁开了眼睛。

美国微软全国广播公司(MSNBC)的一档新闻评论节目如今就承认,不论是最高法院的这个裁决,还是美国国会参议院最新通过的那个所谓的枪支安全立法,都没有触及绝大多数美国人希望进一步限制枪支的诉求,与民意相去甚远……

有美国网民亦表示,美国国会最新通过的那个所谓的枪支安全法案并没有真正控制枪支,并意识到即便是这么一个法案也有可能会被美国最高法院给干掉。

有人还愤怒地表示自己无法明白为什么在枪支暴力夺走了那么多无辜的生命后,美国能做的改革却只有这么一点点,政客们又怎么有脸说这种可笑的改革是“历史性的”进步。

但也仍然有不少美国人还在选择“自我麻痹”,说什么美国国会参议院新通过的枪支安全立法,是对美国最高法院的裁决最有力的回击,是面对最高法院开历史倒车的行为迈出的正确一步。一些美国的参议员更把这个立法的通过当成了他们炫耀自己政绩的资本。


(原标题:这个裁决一下,美国网民:我们完蛋了)

来源: 人民日报客户端 据环球时报

流程编辑:TF021

如遇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相关文章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版权侵权联系电话:010-85202353

打开 APP 阅读更多
相关

    请点击右上角···分享

    人民日报客户端 据环球时报
    2022-06-24 15:30

    长按二维码
    查看文章详情

    长按海报点击保存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