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家长怎么和孩子一起最后冲刺?这些问题您想到了吗?
2022-06-22 10:12

后天,北京10.09万考生将迎来中考。疫情之下,最后冲刺这两天考生和家长能做点什么?之前有的区两次模拟考试都是线上的,会有什么不利影响?如果孩子出现情绪波动,家长该怎么办?真正上考场后有没有答卷技巧?中招报志愿哪些事项最需要注意?

【问题一】 线上模拟考缺乏实考情境怎么办?

线上模考也是一种“实战演练”

北京市第五中学分校 吴立东 杜开龙

受疫情影响,为保障考生安全和中考顺利进行,在市、区教育主管部门的统一要求下,今年东城区的两次模拟考试都是在线上进行的。有些家长担心,线上模拟考试缺乏真实的情境,孩子在线下参加中考时会不适应。我们觉得,家长的担心完全可以理解。作为学校,我们及时调整策略,采用有效的手段消解考生的这种不适,最大限度地实现线上模拟与真实考场的无缝对接,以利于学生更好地适应中考真实的考场环境,也让家长放松心态。

中考前进行模拟考试是一种惯例,也是正式考试前的“实战演练”。我们认为,线上模考与线下真实考场主要是环境上的差异。为了确保考场和考试的严肃性,在两次线上模考前,我们都积极寻求家长的支持,按照区教委部署,家长与考生分别签订了《线上测试家长、学生承诺书》,确保在考试期间遵守考场纪律,严格遵守发放、提交试卷的时间和流程。同时,我们采取教师全程视频监控的方式进行监考,尽可能保证与真实考场的要求同步。从两次模拟考试的实际情况看,基本达到了模拟考试的检测效果。实际上,考试环境的改变,并不能真正影响学生对自己能力水平的检测,通过线上模拟考试,学生同样可以对自己复习的情况、对学科内容以及题型的掌握有比较清楚的认识,可以及时发现问题,调整学习状态,查漏补缺,同时,线上模拟考试也强化了学生的自律意识和自觉性。家长在这一过程中,也能全程陪伴孩子参与、感受中考的竞争、掌握孩子的学习状况,有利于协助孩子有效进行考前复习,顺利迎接中考的到来。可以说,线上模拟考试基本达到了预期效果。

从6月13日到今天,考生在经过1个多月的居家线上复习后转为返校复习。在最后这个复习阶段,我们调整了课时安排:各学科除正常上复习课外,增加了早读测试基础知识、午休缓解学生疲劳以及下午课后答疑等内容。其间,还穿插了体育锻炼、与心理教师聊天等环节。在课堂上,各学科老师遵循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标准,突出学、教、评一体化,强调夯实基础知识,重在提高核心素养和能力,对共性问题精讲精练,对个性问题通过课下“一对一”精准落实,逐一解决。

为了让学生适应真正的考场氛围和流程,体验真实的“手感”,上周五,我们还组织了一场“全流程演练”,完全模拟中考第一天语文、数学两科的考场情境,从入校、进考场,到证件检查、纪律宣讲,到监考、离场,让学生完整地熟悉了一遍整套流程,使学生最大限度地模拟体验了真实考场的环境和氛围,为中考做好了准备。

【问题二】 考前这两天该干点儿啥?

做足准备尽可能不出意外

黄冈中学北京朝阳学校校长 牟成梅

中考临近,考试当天几点起床?准备什么早餐?出门走哪条路不会堵车……古话说得好,“事以微巧成,以拙疏败”“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所以,关于考前一些细节的问题,考生和家长需要有预判、有准备,尽可能保证不出意外。这两天该做什么?我给大家提两点建议。

首先,要做计划、调节奏。

考前两天,考生需要进行保温复习,也需要调整作息节奏,所以,规划时间和复习计划很有必要。

关于规划时间,考生可以根据考试安排给自己排一个轻松的“课表”,兼顾到科目考试的时段、学科考试的时长、学科内容的多少以及个人的复习需求等,尽量把生活起居时间安排按照两天半考试状态调整,保证时间紧凑而不紧张,节奏轻松但不拖沓。

关于复习计划,重点还是每天坚持看教材梳理知识点形成框架,让知识点在脑海里是“一串串”的而不是“一颗颗”的葡萄;看看做过的作业和试卷,看看错题本上那些改后的正确答案和解题过程;对于数学、物理、化学等科目,可以把经典题目再动手写写,确保计算速度,避免手生;需要记、背的重点内容,不妨读出声或默一遍,起到保温作用。

其次,要勘路线、遵习惯。

按照全市安排,今年北京中考考点分为常规考点和封管控考点两种。其中,在封管控考点的考生有“吃住行考”一体化的考试保障,而大多数考生都是在常规考点参加考试。虽然常规考点多设置在考生各自的学校,同学们相对熟悉,但在疫情防控期间,考生和家长还是应该提前“勘察路线”。比如,看看赶考的路上会不会遇上封管控小区需要绕道而行,或者会不会有个别地铁、公交车站临时甩站等等。万一有这样的临时情况出现,考生和家长要提前选定合适的交通工具,设计最佳的赶考路线,以确保每场考试能准时到达集合地点,并安排好上午、下午考试之间的时间。需要特别提醒一下:自驾车的家长一定要设计好行车路线、停车位置,在确保安全和不影响考点周边交通秩序的前提下,让考生就近下车。

考生在饮食方面该注意些什么?还是那句老话:早餐要吃好,午餐要吃饱,晚餐要吃少。营养充足的早餐应该包括谷类食物、肉类食物、奶制品或豆制品以及蔬菜、水果;午餐和晚餐的食物要多样,注意选择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新鲜蔬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和膳食纤维,维生素C既可促进铁在体内的吸收,还可增加脑组织对氧的利用;尽量注意清淡饮食,足量饮水。考前和考试期间的饮食最好跟考生平时的饮食一致,熟悉的食物不容易引起紧张。

【问题三】 考场作答有没有技巧?

考试“秘笈”助考生稳定发挥

北京汇文中学党委书记 陈东

和往年相比,2022年的中考有一定的特殊性。首先,这是双减之后的第一次中考。其次,这一届学生整个初中是在疫情中度过的,在校时间短、在家时间长。特别是初三最后这两个月,同学们是在线上完成最后阶段的复习备考与模拟练习的,对自身学习效果,考生和家长心里都有隐隐的不安,容易导致在中考考场上出现紧张情绪。

其实,从近几年的情况来看,北京市的中考试卷在增加探究性、开放性、综合性试题的同时,更强调题目的基础性,不出偏题怪题。所以,考生们不用过于焦虑,尤其是在考场上,更要调整心态,将平日复习的成果在答卷中稳定发挥出来。在此,跟考生透露几个“秘笈”,希望能用得上。

通常,刚拿到答题卡的时候,考生心情会比较紧张。这时,可以先通过填涂答题卡上的考生号、姓名、考点考场号和座位号等信息,来缓和一下焦虑的心情,以便进入更稳定的答卷状态。

中考每科考试都会提前5分钟发卷,这段时间是不能答卷的,考生检查页码无误后,可以利用这段时间整体浏览一下试卷,根据平时做题的习惯,大致构思一下答卷方法,做到心中有数,沉着应对。

考试中审题是关键,一定要仔细,不漏看题或者看错题,更要正确理解题意和要求,越是“似曾相识”的题目,越不要掉以轻心、凭经验作答,而要关注考题与平时做过题目的区别,再准确作答。

在答题时,考生要尽量避免“会而不对、会而不全”的问题,比如在做数学、物理等学科试题时,最好按照解题思路分步骤作答。一般来说,步骤要简明扼要,一个原理一步,这样既可以提高答题的准确率,又可以在遇到一时难以解答的问题时,按照推导步骤争取到更多得分。在答题时,考生如果遇到突然想不起来的概念、定理或公式时,也不用着急,先按顺序完成后边的题目,当试卷基本答完,再回过头来重新作答。考生答语文试题时,万一看到作文题没有写作思路时,切忌慌张。首先,可以联想一下平时练习过的作文题材,大致确定一下自己想要表达的内容;其次,可以结合文体,安排一下表达方式和脉络。确定思路后,还要注意作文中不要出现本人和学校的信息。需要提醒考生的是:不要因为觉得没什么可写就不作答,作答才能有得分的可能,一定不要出现空题。

在答题卡上作答时,要看清题号,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的正确位置上,书写要力求工整,格式正确,画图规范。尤其是作文,卡面的整洁会成为作文得分的优势。

最后,还有一点要提醒考生,在考场中不要去理会他人的答题情况,要按照自己平日考试的答题节奏,不慌不忙地完成整场考试。答完试卷以后,只要时间允许,要着重检查有无填涂漏题、有无笔误,力争所做题目的答案内容、标点、图表都准确无误。

【问题四】 怎样为孩子提供心理支持?

家长对结果应有合理预期

海淀教科院 陈尧

中考是孩子人生中的第一次选拔性考试。备战中考,家长应该给予孩子最大的心理支持,这样有助于孩子积极平和地应考,充分展现出自己的学业水平。

首先,要接纳特殊的备考状态。孩子从居家学习转到学校备考,学习模式的转换本身就会消耗很大的心理能量,加之升学考试临近,转换适应期难免会出现心浮气躁、效率下降的情况。家长对此情况要有合理预期,这个适应与转换的过程是所有考生都会面临的挑战,也是今年备考的必经环节。家长不要强求孩子完美过渡,鼓励孩子尽自己所能积极调整即可。此时父母的陪伴要比引导更重要,相比于一起分享成功的喜悦,孩子更希望在自己经历挫折的时候父母默默地陪在身边。

第二,要规划考前的生活安排。张弛有序的学习生活节奏,是保持积极的应考状态、调整个人心理压力的基础。心理支持,不仅体现在家长与孩子的言语交流中,更体现在生活的规划安排上。复习时间要强度适中,同正式考试的强度要求与时间安排保持一致即可。考前、考中的饮食保持规律,以吃饱、可口为宜,不建议特殊创新。家长可以组织居家运动,通过身体接触,给予孩子情感支持。家长协助孩子准备好考试的必备用品,送考陪考事宜和孩子共同商量后再做决定为好。考前生活规划的一般要求是:总量适中,每天完成,保证休息,亲子交流。

第三,要照顾自己的情绪状态。家长管理好自己的情绪状态,就是对孩子最稳定、最强大的心理支持。孩子会透过家长的眼睛看世界,对待中考也是如此。如果家长紧张焦虑,孩子也必然会跟着紧张焦虑。对于考前焦虑,家长和孩子都无需回避,这是正常的现象,如果强行追求放松,这本身就是极度焦虑的表现,只会适得其反。家长和孩子能够正视自身情绪波动,不因为情绪波动而打乱既定的复习节奏,这样的情绪是无需处理的。

第四,要保持合理的结果预期。绝大部分考前的情绪反应,都与考后结果的预期有关,这也是影响考前亲子关系的重要因素。就中考而言,从考试命题、组织实施到最后的考卷评分,整个流程都有严谨、科学的操作流程,中考结果往往是学生三年学习结果的体现。所以,家长对考试结果的预期,应与孩子的日常学习表现保持一致。否则,过高的预期会给孩子造成压力,而过低的预期又会让孩子感觉自己受到了父母的轻视。

第五,注意甄别涉考信息。临近考试,各路考试信息蜂拥而至,如果家长不注意甄别,很可能会造成信息过载,引发内心焦虑。一些考前的小贴士、小提醒也可能会打乱家庭既定的复习备考计划。建议家长与学校保持信息沟通,保证重要信息准确无误地传达到考生和家长;对于备考策略性信息选择性采信,一切以服务孩子既定的复习备考安排为准,原有计划尽量不作大幅调整;重要的涉考信息如果家长评估不准,需及时向学校老师核对。

【问题五】 报志愿有哪些注意事项?

冲一冲,稳一稳,保一保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丰台实验学校校长 李晨辉

中考结束后,很快就要填报志愿了。中考志愿实际上是考生与学校之间的一种“双向选择”。一方面,考生通过填报志愿表达自己的愿望,即向往的学校;另一方面,各个学校又以考生填报志愿为录取的基本依据,从众多报考者中选择合格的新生。

合理填报志愿,对考生来说意义重大。我就中考志愿填报注意事项提5个建议,供考生和家长参考。

第一,做好填报前功课。首先,认真研读招生简章,全面了解招生政策。今年招生录取形式、顺序依然为:提前招生、校额到校、统一招生、志愿征集(补录),没有变化。只是东城和西城增加了5所普通高中登记入学试点。其次,对自己想报考的学校要密切关注,查询近三年录取成绩,认真分析,结合今年全市考生人数增多和普高招生规模7.4万的情况,充分考虑填报学校的热度,分析出“大小年”,便可在填报志愿的时候有的放矢。

第二,帮助孩子自我定位。中考志愿比高考志愿更容易填报,考生只需要考虑自己的成绩就可以了。因此,家长需要根据孩子的成绩进行定位,依据学生的学习兴趣,先宏观,后微观。是走提前招生,上贯通培养学校、职高、中专技校,还是上普高三年后考大学,大方向先确定,而后再微观选择具体的学校。家长不仅要看中考成绩,更要看“一分一段”,也就是孩子所处的位置,从而帮助孩子厘清想要报考的学校顺序就可以了。在这一过程中,家长需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如孩子的意愿、学费、住宿等,慎重考虑志愿顺序。

第三,要尊重孩子的意愿,实事求是,这是最基本的原则。志愿填报一定要结合孩子的成绩情况,否则填了也是白填。比如,您的孩子成绩是全区中游,却想要填报区排名靠前的优质学校,就有点不切实际了。尽可能参考全面准确的招考信息,如中招手册、学校网站、老师分析、专家介绍,客观评判孩子的学业水平和能力,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第四,填报顺序不要颠倒。所有考生按中考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排序,依照考生填报的志愿顺序录取。志愿顺序一般都是从高分到低分,这样考生才能根据自己的分数录取到尽可能好的学校。否则,高分考生被更低档次的学校录取就很吃亏了。要用足政策,如校额到校,填满志愿,注意梯度,避免滑档。总原则为:“冲一冲,稳一稳,保一保。”

第五,注意填报时间节点,最好在关网前一天填报好学生志愿,因为一旦关网就不能再更改了。

此外,针对目前一些家长最为纠结的问题,如“上普高还是中职”“上公办校还是民办校”等,我的建议还是坚持“适合的就是最好的”原则,考生和家长填报志愿时,要依据孩子初中三年的学业基础和学习能力,考虑其是否能适应未来高中学校的挑战;要看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政策、今后的就业优势;还要考虑个人经济因素,了解国际班、民办高中收费情况,以及了解能否寄宿、单独编班等情况。

插画:琚理 供图:视觉中国

(原标题:初三家长怎么和孩子一起最后冲刺)

来源 北京日报  

流程编辑 U003

版权说明: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网站上的文字、图片、图表、漫画、视频等内容。
未经许可即使用,或以此盈利的,均系侵害本网站著作权及相关权益的行为,本网站将追究法律责任。
如遇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相关文章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takefoto@vip.sina.com

打开 APP 阅读更多
相关

    请点击右上角···分享

    北京日报
    2022-06-22 10:12

    长按二维码
    查看文章详情

    长按海报点击保存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