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一群儿童,他们被称为“星星的孩子”。他们目光澄亮,却对人视而不见;听觉灵敏,却对父母的呼唤充耳不闻;发声正常,却不与他人交流……他们,只是一群普通的孩子,却被自闭症夺去了光芒与色彩。
4月2日是世界自闭症日。自闭症,也称孤独症,到目前为止病因不明,致残率极高且无法治愈。
“自闭症是一组发生在儿童早期的广泛性发育障碍。罹患自闭症的儿童主要表现为社会交往和社交交流障碍,以及兴趣狭窄和刻板重复的行为模式。”哈尔滨市第一专科医院精神科主任医师张延承表示,作为一种精神障碍疾病,现代医学认为,自闭症是由多种因素导致,常与遗传等因素有关。胎儿大脑发育关键期接触有害环境,也可能是导致发病的原因或增加疾病发生的可能性。
“自闭症症状一般在儿童1.5~2岁时逐渐显现,家长容易发现的早期症状是语言障碍。”张延承提示,孩子在婴幼儿期如果出现以下现象,要及时就医。
回避目光接触,对他人的呼唤及逗弄缺少兴趣和反应;没有期待被抱起的姿势或抱起时身体僵硬、不愿与人贴近,缺少社交性微笑,不观察和模仿他人的简单动作。
对主要抚养者缺乏依恋,对陌生人缺少应有的恐惧,缺乏与同龄儿童交往和玩耍的兴趣,交往方式和技巧也存在问题。
“如果家长能尽早发现自闭症儿童的不同之处,就能争取到非常宝贵的就诊、早期干预的机会,可明显改善自闭症患儿的结局。”张延承说。
目前,自闭症治疗的方法有应用行为分析法、结构化教育、人际关系发展干预、地板时光、关键行为训练技术、早期丹佛干预模式等。张延承表示,不同患儿需根据具体情况制定方案,建议家长选择正规康复机构,使用科学的干预方法。
同时,患自闭症的儿童需要家长更多呵护。张延承说,在看护小月龄的婴儿时,建议父母亲自养育婴儿,增加与婴儿的亲子交流;随着婴儿月龄增加,要逐步培养其规律的进食、睡眠等生活习惯,多与婴儿玩看镜子、藏猫猫、寻找声音来源等亲子游戏,帮助婴儿识别他人的不同表情;对于幼儿,要给予其探索环境、表达愿望和情绪的机会,引导、鼓励孩子玩一些功能性游戏,做简单的家务活。
延伸阅读
对孤独症的这些误解,你了解吗?
“最近感觉有点孤独,我是得孤独症了吗?”“听说得孤独症的都是天才,是真的吗?”“得孤独症的人就是性格太孤僻吧”……对于这一群体,社会上存在不少误解。为此,记者采访儿童心理行为专家,对这些误解一一解答。
3月30日,邹时朴在诊室坐诊。新华社记者 余刚 摄
邹时朴是江西省儿童医院儿童保健科主任医师,从事儿童孤独症诊断和治疗多年。针对网友“最近感觉有点孤独,是得孤独症了吗?”的问题,邹时朴认为,孤独感和孤独症是完全两回事,有孤独感不代表有孤独症,“孤独症是一种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而孤独感只是一种情绪状态,是对周边环境的情绪反应,孤独症患者根本感受不到周边气氛,这是两种感受。”
他们也并不都是天才,只有少数孤独症患者具备某一方面的天赋。邹时朴告诉记者,孤独症儿童中,有30%的孩子存在智力方面的障碍,70%的孩子智力是基本正常的,其中有一部分孩子在某一方面特别擅长,比如记忆力特别好,或者音乐、绘画、数学方面有特别的天赋,在医学上叫阿斯伯格综合症,是孤独症中的一个类型。
孤独症又叫自闭症,那是不是得孤独症的人只是自我封闭、性格孤僻呢?“孤独症并不是一种性格缺陷。”邹时朴告诉记者,孤独症的典型症状就是存在社交障碍、语言障碍、刻板行为等,“有些孤独症的孩子是没办法跟他目光对视的;在公众场合,有时会做出怪异的肢体动作;或者因为一点小事,情绪失控,大哭大叫,这其实是一种生病的状态,并不是说没有教养。”邹时朴呼吁公众遇到这种情况时,应该多包容理解,主动提供帮助,“有孤独症孩子的家庭本来就承受了太多,社会的理解和包容对他们很重要。”
多年来,邹时朴和她的同事一直致力于孤独症知识的普及和孤独症儿童早期筛查,经常到社区开展义诊和宣传,在她的倡导下,江西省儿童医院微信公众号也开通了免费孤独症筛查服务,“儿童孤独症一定要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治疗效果才会更好。”邹时朴建议家长在孩子2岁前,甚至1岁半之前,发现孩子性情上跟别的孩子不一样,就及时到医院做筛查。
(原标题:世界自闭症日:家长必看!这些自闭症“信号”别忽视)
来源:综合人民网、新华社
流程编辑:TF029
如遇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相关文章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版权侵权联系电话:010-85202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