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剧发生,原因何在—— 汽车与孩子抢占小区空间
2022-03-30 14:09

针对小区内停车、行车秩序,慧忠里小区人行道的树干上,贴了好几张醒目的告示。

3月15日,与慧忠里一街之隔的卧龙小区,刚刚发生了一起惨烈的交通事故。

在北京的一些老旧小区,人车不分流的顽疾存在已久。

慧忠里小区内,宣传告示再醒目,也挡不住侵占人行道的机动车。

慧忠里小区内,孩子们的活动场所边,车辆挤占着窄窄的道路。

慧忠里

汽车车头拦断人行道

卧龙小区又名慧忠里A区。走进卧龙小区南门约50米,慧忠里222号楼边,就是发生悲剧的地点。几个垃圾分类指导员,边说边比划着当时的情况——十几天前,一名小女孩被小区内行驶的汽车碾轧,不幸离世。

现在,这50米的道路已用隔离墩阻拦,禁止停车。据记者观察,222号楼边,还有一条小路,通向一个小花园,这里经常有孩子走过。

悲剧发生后,卧龙小区有了一些改变,除了事发地禁停,还有多处道路重新施划了人行道。小区物业在3月16日张贴了“温馨提示”,面向的是朝阳区外国语学校(以下简称“朝外”)的家长,希望他们尽量不要开车进小区接送学生,并注意小区内的交通安全。小区居民告诉记者,坐落在卧龙小区内的“朝外”,让本就紧张的小区内部交通环境压力更大。正在带着孩子练习排球的张先生说,虽然小区南门入口处做了一些改变,但是小区内人车不分流、乱停车的状况,依旧如故。

隔着慧忠北路,卧龙小区南门正对着的,是慧忠里的C区和D区,朝外小学二部就坐落在这里。

“欢迎拍照,多发朋友圈,围观也是力量。”“孩子问:家门口的上学路,咋就这么难走呢?”街边的标语告示非常醒目,可停在人行道边的汽车,还是肆意妄为,把车头往里伸,拦断人行道。

朝莘幼儿园和朝外小学二部之间,小区中央有一小块空地,是小区里为数不多的,可供孩子玩耍、老人歇脚的场所。周末,这里挤满了人。男孩喜欢踢球,因为空间小,没踢几脚球就飞了出去,滚落到小区道路上。虽然路上有施划好的人行道,但路上车来车往,孩子们捡球需要格外小心。

“朝外”是朝阳区的一流学校,慧忠里也曾经是朝阳区最热门的学区之一。记者在此处走访时,频繁看见房产中介带着客户穿梭在小区楼宇间。尽管朝阳区在去年出台过缓解学区房热度的相应政策,但慧忠里的二手房单价还是在10万元/平方米以上。

“这么贵的小区不应该这样。”有家长一边提醒孩子注意安全,一边无奈地说,“车位不够,只能见缝就停。”

柳岸方园内,车辆挤占消防通道的现象非常普遍。

柳岸方园

临停车扰乱行车秩序

大河(化名)已经记不清这一个月,是怎么度过的。大河带着记者,走进他居住的柳岸方园小区,来到自家单元门前的291号车位前。2月25日2点10分左右,大河2岁8个月的女儿,在291号车位前被一辆汽车碾轧身亡。

柳岸方园小区建成于2006年,算不上老旧小区。大河在2016年买房入住,刚住进来,他就发现小区停车和行车秩序混乱。

“小区物业说车位满了”,他至今把车停在小区外。此外,小区内缺乏隔离栏杆,人行道也不多。小区内很多地方的人行道跟车行道在同一平面,没有台阶,汽车开上人行道没有物理障碍。大河自己家楼前,空间同样拥挤,十几个停车位环绕着消防通道,看不出明显的人行道。有些车位还是用消防通道改的,依稀还能看见没有抹干净的字迹。

小区规划图纸显示,他家楼前没有任何车位。按照规划,这个842户的小区,规划有地上401个车位,地下/半地下258个车位,配比接近1比0.8,已经不算低了。

从小区南侧地库入口步行走下去,能看见仙源乒乓球俱乐部的大门。大河说,平时来这个俱乐部打球的,很多都把车开进来停到地库,或者停在小区里,走下地库。“在我女儿出事前,小区允许临停车辆进入,出事后这些天,才不让临停车辆进。”

根据规划图纸,乒乓球俱乐部占用的,实际上是地下车库的停车位。俱乐部官网介绍,其总面积达到2200平方米。大河认为:“如果这2200平方米按照规划当成停车位使用,小区地面上的停车压力会小很多。”

记者采访时,乒乓球俱乐部正常对外开放。小区物业工作人员表示,俱乐部正在清退过程中,未来一个月内,会清退完成。居委会工作人员则告诉记者,具体清退事宜由物业负责,小区内的停车秩序也由物业负责。

截至记者发稿时,大河告诉记者,他反映的小区内部秩序问题,街道已经“吹哨”,民防局、规自委、住建委、市政管委、消防局、安监局等相关部门将介入。

厂甸11号院实现人车分流。

民安小区26号楼,用二层露台制造出人车分流空间。

厂甸11号院

老小区破题人车分流

无论是卧龙小区、慧忠里还是柳岸方园,记者走访时发现,小区内部道路人车不分流,安全隐患不小。但这些小区的外部道路,人行道上经常能看见齐刷刷的隔离墩,有水泥的、有金属,它们从物理上阻隔了汽车侵占人行道,保证了行人的安全。看起来,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人车分流,是有希望的。

在南新华街东侧的厂甸11号院,建成于1985年,是更加“标准”的老旧小区。

“最早,这个小区也是可以进车的。”居民刘先生回忆,多年前,小区曾发生一起事故,一个小孩被汽车撞伤,所幸没有大碍。事故后,小区不再允许机动车进入,但是老年代步车等非机动车还是乱停,挤占本就不大的公共空间。

2019年,街道工委邀请责任规划师,开始进行调研。2020年6月,结合民意和专家意见的改造方案出炉。2021年6月,厂甸11号院公共空间改造项目完成。不大的小院,新增了健身器材、健身步道、便民餐厅、阅览室、活动室、舞蹈室。内部交通秩序也焕然一新,自行车、电动自行车、老年代步车各得其所。

刘先生说,居民的汽车不进小区,可以跟街道申请,停在南新华街路侧停车位,按最低价格收停车费。“我算了一下,一个月就算是每分钟都停满了,才300多块钱。”记者看到,现在小区公共空间,孩子们尽情玩乐,拍球、滑板,都不用担心安全问题。

北新桥民安小区26号楼建成于2003年,占地面积不大,常住居民有2063人。小区中央原是一块700余平方米的闲置空地,坑洼不平,有时还堆着垃圾。在街道、设计师团队、居民等多方参与下,2021年8月,这块空地变成了崭新的阳光露台。露台二层高出地面,通过无障碍通道、楼梯、滑梯与地面连接。空间上的错位,让二层露台彻底实现了人车分流。

露台上几个红色的大字——“欢声笑语的院子”,是对改造后小区新环境的最好定义。孩子们爬上滑下,不亦乐乎。家长们放心地站在一边,完全不用担心地面上的机动车会对露台上的孩子构成威胁。“周围这几个小区里,原本很少有孩子们玩的地方,就在路面上乱跑,车来车往,肯定不放心啊。现在完全不一样了。”本报记者 孙毅 文并摄

来源:北京晚报

流程编辑:u019

如遇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相关文章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版权侵权联系电话:010-85202353

打开 APP 阅读更多
相关

    请点击右上角···分享

    北京晚报
    2022-03-30 14:09

    长按二维码
    查看文章详情

    长按海报点击保存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