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主力到“背锅侠”,基层办事窗口的“临时工”为何这么多?

窗口作为连接群众、直面群众的平台,是基层政府的“门面”和“口碑”。半月谈记者调查发现,随着基层审批服务机构的普及,窗口办理事项的增多,不少办事大厅、政务服务中心等常通过聘用临时工作人员的方式,缓解人员紧缺压力。这些“临时工”中,有的勤恳工作、任劳任怨;有的抱着“反正是临时工,不开心就不干了”的心态,面对办事群众时缺乏耐心。同时,部分基层窗口在遇到问题时,“临时工”的身份也成了“背锅侠”“挡箭牌”。

窗口“临时工”野蛮生长

家里有事、岳母病了……在中部某乡镇便民服务中心,4个窗口只有一位“临时工”在上班,另外3名在编工作人员常常因非工作原因“缺席”。面对上百项基层业务,“临时工”俨然成了中心的办事主力。

半月谈记者走访中部多个省份的基层审批服务机构发现,部分窗口存在“有编制不干活,‘临时工’在一线”“临时工背锅侠”的乱象。此外,部分“临时工”存在待遇保障差、业务不熟练、积极性不高等问题。

“脏活累活全是你干,做得比别人多,扛的事情比别人大,拿的比别人少。”长沙市一名社区窗口工作者总结,整个社区几乎都是“临聘人员”,有编制的很少。遇上疫情防控、自然抢险等都要一起上,由于社区是前线,出问题也是第一责任,心理压力很大。

多个乡镇政务中心的工作人员告诉半月谈记者,他们的待遇常常得不到保障,甚至被要求“提前到岗,晚点下班”,发工资时心理落差很大,“月工资就1000多元,来回油钱不少,又没有晋升的空间,几度想提出离职”。

湖南某市社保部门多名窗口办事员表示:“从事这项工作归属感不强,时常感到被左右拉扯。一方面办事群众不满意时,会说‘都是临时工,把你们领导喊出来’;另一方面领导告诉我们‘你们坐在这里就代表政府,应为群众把事情办好’。”

还有一部分临聘人员对待工作投入感少,甚至应付了事,引起办事群众不满。去年年初,某单位社保专干小黄前往人社部门办事,向窗口咨询详细业务流程时,窗口工作者含糊回应几句后,就不愿多说,摆摆手示意她赶紧走。她投诉该情况后,得到回应:窗口办事员是临聘人员。

半月谈记者发现,部分基层审批服务机构管理不够规范,工作纪律松弛。某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多个办公电脑长期未使用,键盘堆积一层灰尘,办事人员只见照片不见人;上班时间,部分办公人员在办公区聚群跳舞。在另一个乡镇便民服务中心,二楼竟藏有一台配套齐全的麻将机。

聘用机制复杂,素质良莠不齐

机关事业单位受编制所限,在需要更多人手办事时,聘用非编制员工是一种普遍现象,在一些工作重复性较高的窗口单位尤为明显。

半月谈记者走访中发现,部分街道(乡镇)基层审批服务机构“临时工”职业技能水平不足,对本职工作业务不熟悉。还有部分“临时工”存在和办事群众交流靠“吼”、态度敷衍等问题。受访干部介绍,当前聘用机制复杂多元,“临时工”素质良莠不齐。

部分窗口的临聘人员需通过统一考试上岗,有的岗位还设有学历要求;部分岗位的“临时工”通过人力资源公司劳务派遣,一经聘用几乎马上上岗,岗前培训不足,对政策和流程的了解比较片面且不成体系。

身份失衡也易引发心理“鸿沟”。一名街道行政服务中心的临聘人员告诉半月谈记者,工作缺乏认同感是大家的共同感受,由于临聘人员晋升空间非常狭窄,基本上抬头就是“天花板”,待遇也与编制人员相差甚远,自然心理落差较大。还有不少临聘人员反映,编制人员在工作上让他们干脏活累活,加上长期同工不同酬,影响自身工作积极性,和编制人员相处有心理隔阂。

受访基层干部职工认为,当前部分岗位编制设置不合理,事务繁琐的窗口单位存在编制不足、人手不够现象。同时,窗口办事流程信息化建设不足,如一些证明事项不能网上打印、全国信息不联网、跨区域办事不能实现自助等,也增加了窗口人员需求。

窗口不容轻忽,人员需要重视

今年1月,反腐专题片《零容忍》披露了安徽滁州一名“95后”窗口办事员的贪腐细节,经查,按照相关制度,资金托管窗口必须岗位分设,一人收件、一人审核、一人办理凭证,相互监督。但滁州市不动产登记中心未按制度执行,收款、审核、办理凭证全是一个人一条龙操作,几年下来他陆续侵吞公款近7000万元。

受访基层干部表示,有些单位或部门要求并不严格,没有做到“一岗双审”,甚至为方便办事“自办自审”,临聘人员的流动性大,如果产生失职渎职行为,追责有碍,会造成国家财产损失。建议优化岗位编制设置,加大人员培训力度;拓展临聘人员晋升渠道,平衡福利待遇,同时逐步开展公务员聘任制试点。

窗口作为连接群众、直面群众的平台,是基层政府的“门面”和“口碑”。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乔新生认为,应提高服务中心的法律地位,通过立法的方式,将服务中心的职能编制合法化。

多位一线窗口工作者表示,希望单位组织心理辅导和身体素质拓展活动,进一步丰富窗口工作人员业余文化生活,对工作能力较强的临聘人员进行正面宣传和奖励,激发他们干事创业的热情,增强工作的获得感和归属感。

来源: 半月谈微信公众号

流程编辑:TF022

如遇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相关文章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版权侵权联系电话:010-85202353

打开 APP 阅读更多
相关

    请点击右上角···分享

    半月谈微信公众号
    2022-03-25 08:02

    长按二维码
    查看文章详情

    长按海报点击保存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