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处理疫情防控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是摆在世界各国面前的共同考题。风景独好的发展态势充分说明,精准统筹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辩证关系的“中国之道”是正确的。疫情防控不是不能算账,而是要算大账、长远账、整体账、综合账,这也正是大党大国的战略眼光与执政智慧。稳中向好的宏观数据,不只是对一年来经济工作的肯定,也是对于中国治理的肯定。
临近岁末,国内外相关机构纷纷盘点本年度经济运行——中国社科院报告称,中国全年经济增速预计达8%左右,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继续位于前列;国际金融论坛全球年会预测,今年全球经济将增长约5.9%,中国仍将以26.3%的占比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最大贡献国。
资料图 武亦彬 摄
2021年对全球来说都并不轻松。新冠疫情起伏延宕,世界经济复苏艰难,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供给存在较大缺口,通胀压力持续上升。可以说,大多数国家依然在疫情和衰退的泥沼中挣扎,甚至不乏一些发达国家一度遭遇商超货架空空、日用品短缺的危机。相较而言,“中国经济基本上回到了疫情前的轨道。”经济增长领先全球,生产端供应稳定,需求端快速回暖,并持续展现出合作开放的积极姿态,成为全球投资的热土,为世界注入殊为难得的确定性。有外媒感叹,当变异病毒奥密克戎引发全球震荡,“在中国,一切照旧。”
百年变局与世纪疫情叠加,中国为什么这么“稳”?中国经济何以逆风破浪?很多细节能够说明问题:比如中国进博会开幕,许多外商在没有直达航班、面临超长隔离期的困难下,几经辗转坚持参加:“各项防控措施周密严格让人深感安全”“不愿错过中国机会”。诚如斯言,安全与稳定的环境,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前提。疫情之下,倘若一国管控政策时紧时松、来回变动,民众生命难有保障,生产节奏屡遭打断,又谈何发展?深谙“没有稳定,什么事情也干不成”的道理,中国始终坚持积极抗疫,在与病毒的较量中,打磨出一套科学精准的动态清零方案,确保国内疫情始终可防可控。也正是这份稳定环境与确定预期,助力中国经济复苏步伐平稳有力,并释放出强大磁力,即便是再挑剔的外资也不远万里“用脚投票”。
疫情发生以来,如何处理疫情防控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是摆在世界各国面前的共同考题。对于与众不同的中国方案,一些西方国家聒噪不休,质疑成本太大。可事实胜于雄辩,风景独好的发展态势充分说明,精准统筹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辩证关系的“中国之道”是正确的。且不说在一个“以人为本,生命至上”的国度,生命从来不会用金钱衡量,即便是从经济角度看,我们也用可控成本取得了显著成效,全体国民对祖国的信任、世界资本对中国的信心,更是某些国家难以企及的“长期收益”。说到底,疫情防控不是不能算账,而是要算大账、长远账、整体账、综合账,这也正是大党大国的战略眼光与执政智慧。稳中向好的宏观数据,不只是对一年来经济工作的肯定,也是对于中国治理的肯定。
风物长宜放眼量。观察一国经济运行,既要看一年的整体表现,也要看长期的发展逻辑。以此观之,中国经济成绩的取得更为难得:尽管遭遇严峻考验,但中国并没有为了一时的数字而搞“大水漫灌”,反而始终保持战略定力,瞄定高质量发展稳步前行。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加快发展,自立自强催生新动能;经济结构调整扎实推进,产业链韧性和优势得到提升;改革开放向纵深推进,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重塑合作竞争优势……非常之年的中国经济,看似超出预期,却在情理之中。跳出增速看支撑,透过现象看本质,就不难洞察中国经济逆风破浪的关键密码,也会更加坚信“中国之道”蕴藏的澎湃能量。
新的一年即将到来,但“我们的世界正在经历各种振动”。看国际,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起伏反复,世界经济复苏面临较多不确定不稳定因素;看国内,部分地区受到疫情等多重冲击,经济转型调整压力有所显现,我国经济面临新的下行压力,在高基数上保持平稳运行还要继续闯关夺隘。越是面临风险挑战,越要用全面、辩证、长远的眼光看待我国发展。总体来看,时与势依然在我,中国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潜力足、韧性大、活力强、回旋空间大、政策工具多的基本特点没有变,我国长期以来积累了雄厚物质基础、丰富人力资源、完整产业体系、强大科技实力,以及拥有全球最大最有潜力的市场,这都是我们抵御风险、推动发展的重要依托。
中国经济从来都是在经风历雨中发展起来、在应对挑战中成长起来的。面对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关键是要走好自己的路,特别是继续用好“中国之治”的辩证法。全力抓好常态化防控这一谋发展的大前提,立足新阶段新理念新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奋进的中国号巨轮必将乘风破浪,驶向更加光明的未来。
(原标题:读懂中国经济逆风破浪的关键密码)
来源:北京日报 作者:胡宇齐
流程编辑:TF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