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知道的钢琴家李斯特:软肋曾是雪茄、白兰地和女人
2021-11-23 14:03

匈牙利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弗朗茨·李斯特1811年10月出生于匈牙利的雷汀,6岁即能登台演出,10岁就到维也纳随萨列里与车尔尼学习。萨列里是电影中与莫扎特明争暗斗的角色,车尔尼则是贝多芬的学生。用传记式叙述法,李斯特根连多位大佬,不同凡响的成长基座,暗示他有辉煌的人生。

资料图,图文无关。新华社记者 程婷婷 摄

但成功向来可求不可遇的。之所以成为李斯特,重磅的“师友团”肯定不是全部。丰饶辽阔的情怀,敢于创新,乐观主义精神,这些都不可或缺。后人给李斯特贴的标签是:天才、钢琴上的帕格尼尼、革新家。

不在江湖二百多年,江湖上依然流传着李斯特如魔似仙令无数美女竞折腰的演奏技巧,在黑白键上挥斥方遒,狂飙速度与激情。“寓文学于音乐”的创新概念,触动李斯特发明音乐新题材“交响诗”,借助文学艺术来增强音乐的浪漫表达,拓展了钢琴诗意化演绎的新方向。李斯特把诸多伟大的音乐作品改编成钢琴曲,如贝多芬的九部交响曲,舒曼的艺术歌曲,还有威尔第和瓦格纳歌剧选曲等,一架钢琴成了一支乐队——宛如登峰造极的狙击手,凭个人就能拿下一个排、连。李斯特长得又那么帅,本身具有的光环,足以让他的演奏又多一层光芒。

没李斯特的话,钢琴估计不会成功晋级为乐器之王。属于钢琴家的演奏高光,想必也会推迟很多年。

李斯特曾经坦白自己的软肋:雪茄、白兰地和女人。人的癖好,往往用来平衡生命热烈混乱的情绪,坦率如此,我们现在听来,只会增加音乐家的温度与个性。如俏黄蓉,笑起来露出小虎牙,不藏拙,反而增添她的辨识度与可爱。

1849年肖邦去世,李斯特泣不成声地日夜守护着灵柩,并指挥巴黎第一流演奏家组成的乐队,为肖邦送葬。他还满怀深情地写成一本传记——《肖邦》,缅怀和纪念知心好友。晚年皈依宗教的李斯特创办了布达佩斯音乐学院,用他开欧洲巡演赚的钱资助培养了许多年轻音乐家,对后辈的提携不遗余力,像挪威作曲家格里格就受到过他的帮助。

李斯特首创的音乐题材交响诗,共写有13部,以交响诗《前奏曲》最出名。音乐家在这部作品里,将奏鸣曲和变奏曲结构相结合,可视为浓缩了四个乐章的交响乐,成为李斯特的代表作之一。灵感来自法国诗人拉马丁的诗意:生只是死的前奏。一开始的弦乐奏出的引子意境朦胧,宛如混沌一片的大地被霞光映亮,温柔的主题代表生命的曙光的降临。紧接着就是大管、长号和低音弦乐器奏出勃勃生机的主题,一个顶天立地的人站在了广袤的大地。圆号和木管乐器轻吟的抒情音调,给予片刻的温柔和浪漫。转瞬间,整个乐队又弥漫开不祥的悲声,而这场阴霾,蓦然在一声响亮的和弦后,一扫而空,变得进行曲般催人奋进。最后回到主部的主题再现,乐曲结束在激昂宏伟的凯歌中。前奏曲殷实的内容和光辉四溅的和声语汇,为我们的聆听和解读提供了广博的空间。让人不禁感叹人生——在归于死亡的沉寂前,我们都要努力把生的“前奏”弹得夺目辉煌。

(原标题:辉煌一生的前奏)

来源:北京日报

作者:阿果

流程编辑:u062

打开 APP 阅读更多
相关

    请点击右上角···分享

    北京日报
    2021-11-23 14:03

    长按二维码
    查看文章详情

    长按海报点击保存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