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延安对话》信息量巨大,回答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
记者 TF060
2021-07-13 17:44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之所以毫无顾忌地透露出这些讯息,是因为他们无比坚定地相信,自己此刻正站立在历史转折点的紧要关头上,并能清晰地展望到前景和未来。——欧文·拉铁摩尔

  1937年,托马斯·亚瑟·毕森和朋友们到访延安。左起:菲立浦·贾菲、佩吉·斯诺(尼姆·威尔斯)、欧文·拉铁摩尔、毛泽东、毕森、艾格尼丝·贾菲

延安有这样一群人。他们的胸中,充满了高尚的道德情操。在那个环境里,个人私欲必须向崇高的理念折腰。为了共同的事业,人人平等,官兵一致,齐心协力,顽强奋斗,大家分享着这种精神追求所带来的充实感……我们不难理解,为什么毛泽东会顽强不屈地奋斗着、坚持着,要把这种精神推广到整个中国。

——托马斯·亚瑟·毕森

《1937,延安对话》看起来是本薄薄的小书,是上世纪30年代美国著名的亚洲问题研究专家托马斯·亚瑟·毕森在延安短短四天的记录,虽没有埃德加·斯诺《红星照耀中国》(《西行漫记》)那么详细,但是里面的信息量却极其厚重。

对于毕森一行到访延安,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写的《毛泽东年谱》里面确有记载。年谱在1937年6月22日这天,记载了毛泽东接见毕森一行人的情况,谈话内容也和他这本笔记里的记录相契合。

有意思的是,过了两天,也就是6月24日,在毕森即将结束延安之行的时候,毛泽东给美国共产党总书记白劳德写了一封信,信中说:“从一些美国朋友和其他方面,我们听说美国共产党和美国人民大众是深切关心着中国的反日斗争而从多方援助我们。这使我们感觉到,我们的斗争绝不是孤立的,我们从国外得到英勇的援助。”“世界现在正处在一个大爆裂的前夜,全世界工人阶级和一切企求解放的人民一定要联合起来进行共同斗争。”

在建党百年之际,人民文学出版社策划并编辑出版《1937,延安对话》,反映了其“人民视角”、独到眼光和出版家的情怀。

这本书的英文版由两本笔记构成,书名就叫“1937年6月在延安:与共产党领袖们的对话”。作者对话的对象,主要是毛泽东、周恩来、朱德这些当时被外界“妖魔化”了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

  毛泽东、周恩来、博古(秦邦宪)、朱德

经过短短几天的面对面了解和深入交流,毕森得出了一些基本结论。这本书记录了中国共产党的领袖们是些什么样的人,也从一个侧面回答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

阅读本书,我有以下几点深刻体会——

体会人物魅力:坚定、自信

这本书里面透出了中国共产党,特别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都是些什么人?这些领袖们有哪些独特魅力?这支队伍是个什么样的状态?

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坚定。这本书里特别讲到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对于一些问题所做出的回答是那么的坚定、那么的准确、那么的生动。当年毕森造访延安,接触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这片地域、这些人物,特别是在与这些领导人的交谈中,他感受到了中国共产党领袖们的坚定——他们对未来的坚定;他们站在历史的转折点上,在历史的紧要关头,清晰地展望和预测未来前景的坚定。毕森感觉到,这种坚定在其他党派身上很少见到。

另一突出特点是高度自信。这本书让我们体会到了,中国共产党领袖们的自信就基于他们代表的是中国最广大的人民群众的利益,他们代表的力量是历史前进的力量。这种自信,是与中国的发展状况相关联的,是与人民群众心连心的。书中多次特别讲到了延安自信。

还有一个突出特点就是感染力、人情味。这体现在他们谈话时的机智幽默和风趣。他们讲道理是从事实出发的,不仅道理讲得透彻,而且语言特别有感染力。比如与毛泽东交谈时,他并不是一板一眼地讲道理,而是会运用一些幽默的语言。这些外国人从我们党的这些领导人,特别是从毛泽东身上,发现了一种特别的魅力,是别人难以企及的,只要与他们接触,无论是外国记者也好、研究人员也好,都会不由自主地感受到:在中国,只有这些人,是能够统一全中国的人;只有中国共产党,是能够改变中国命运的政党。

正是从这些人身上,毕森看出了中国的历史大势,感受到了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因为它依靠的力量来源于最广大的人民。也只有中国共产党才代表着中国未来的希望。

  毕森讲演

体会精神力量:延安精神、中国共产党精神、中国精神

在这本不长的对话记录中,作者讲得最多的内容之一,就是一种持久的精神力量——延安精神、中国共产党精神,也就是中国精神的一个独特内容。作者通过自己的观察体会,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延安精神在中国社会的主导性。

毕森所到的延安,在当时是极其贫穷落后的。毛泽东等领导人住的是窑洞。虽然地处偏僻贫瘠的山沟,是一个衣食住行各方面都受到很大限制的区域,但是,毕森一行人所获得的感觉是,这里透着一股青春的活力,这些领导人显示出了年轻小伙子般的气质。毕森在记录中特别讲到,毛泽东种种的优点和魅力完美地融为一体,比如他深邃的思想、审慎的态度,还有对未来的一些高深莫测的判断……这些都给人留下了强烈的印象,应该说他的感染力是同他们的精神状态联系在一起的。

毕森特别讲到,到访延安的外国人,无不深深受到洋溢在延安各个角落的气氛的感染,这是无法用语言和笔墨来形容的,只能亲身体会。延安力量、延安精神和延安状态,就是中国的希望。这些外国人强烈地感受到,这种精神力量是非常充实的,会扩展到全中国。以至于受到感染的毕森,从一个传教士,从一个信仰上帝的学者,转而去拥抱马克思主义学说,去宣扬共产党的主张。应该说,这是一种极独特的现象,这是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人民给他的最大印象。

体会联合力量:凝聚力、向心力、领导力

毕森在延安感受很深的是一种力量——强大的凝聚力、向心力。比如,他在延安与一些少数民族人士交谈,其中有蒙古族、藏族、回族等不同的民族。这些人士在这里感受到了尊重,因为拥有语言上的自由、宗教信仰上的自由等等。

延安提倡少数民族自治政策,提倡民族融合、民族团结,凝聚了各方面的力量。

毕森在采访毛泽东的时候,得到了一个强烈的印象——国民党一直想消灭共产党的力量,却无法做到。此前不久,西安事变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军队把一场针对蒋介石的兵谏转化成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举措,这使共产党的力量也在全国上下有了更大的增强。

可是在最终形成统一战线之后,出现了一个抗战领袖的问题。毛泽东清楚地告诉毕森,对于抗战领袖问题,人民群众应该是没有任何疑问的。谁是抗战的领袖,并不取决于谁的军队有多少,而是要看他所制定的是什么样的方案、什么样的方针,付出什么样的努力。中国共产党恰恰不追求一己私利,而是为大多数人着想,是为中国的劳苦大众和中国人民谋利益,所以共产党的

努力一定会成功。

体会未来方向:中国胜利以后会向何处去?

抗日战争取得胜利以后,中国向何处去——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清楚地告诉了毕森,中国不可能成为资本主义国家。原因是中国长期处在半殖民地的状态,必须建立一个独立的、民主的国家。可是这个独立的、民主的国家由谁来领导呢?资产阶级是领导不了的,资产阶级是软弱的,他们缺乏必要的革命性,无法承担这样一个任务,只有无产阶级才能承担这个重任。在中国要建立一个独立的民主共和国,一个统一战线的国家,如果没有无产阶级领导,就不可能进行革命,这个条件就决定了中国不可能也不会经过资本主义时代再跨入社会主义阶段。中国的未来只能走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道路,这就是中国的国情。

不能孤立地读这本书

这本书同样也反映了一个外国人不远万里来到中国,改变了自己的人生,改变了自己的立场观点的过程。

所以,读这本书还要与一些特别的人和特别的事情联系起来,与作者同时期到延安的一些外国人联系起来读。比如,在毕森之前到访延安的重要人物斯诺。斯诺介绍并帮助毕森去了延安,斯诺的访谈和调查更久更详细,但他们的结论是一样的。可以说,《1937,延安对话》是又一本《红星照耀中国》。

  《1937,延安对话》 [美]托马斯·亚瑟·毕森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

又比如,在毕森之后到访延安的另外一个重要人物白求恩。白求恩受加拿大共产党和美国共产党共同派遣,前往延安,白求恩与毕森的感受有着天然的联系,毕森后来被美国政府迫害,客居加拿大。本书译者李彦教授也写过一本《不远万里》,讲的就是白求恩。白求恩来中国之前,也曾去过西班牙战场。他在西班牙战场跟别人合不来,因为特立独行,性格有些古怪,最终从西班牙战场铩羽而归。有趣的是,白求恩到了中国战场,到了八路军的队伍里边,竟然彻底改变了自己,成为了一个纯粹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这就是共产党的魅力,这就是共产党队伍的感召力。

另外,这本书还带给我们一种清新的阅读感受。比如在翻译上,语言很优美,不仅对中国共产党的政策做了准确的翻译、准确的表达,而且语言晓畅优美,真正做到了信、达、雅。

(原标题:《1937,延安对话》:珍贵史料 映照初心)

来源:北京日报 作者: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对外合作交流局局长,研究员杨明伟

流程编辑:TF060

打开 APP 阅读更多
相关

    请点击右上角···分享

    北京日报
    记者 TF060
    2021-07-13 17:44

    长按二维码
    查看文章详情

    长按海报点击保存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