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首页

服务美食

腊八粥为何被称养生佳品? 民间被封“粥绝伦”

2016-01-16 12:00 网络 TF005

2016年1月16日讯,又到一年一度“全民喝粥”的日子,不由得忆起心目中两种无与伦比的粥——广州的粥和母亲柴火熬的腊八粥。

 

3

腊八粥

广州人熬粥堪称一绝,无论“米煮粥”还是“饭泡粥”,他们都有本事将它做成充满创意的艺术品,让外地人叹为观止的同时,更令人口舌生津……

当然,母亲熬的腊八粥更绝。山区老家,柴火熬粥虽是每个家庭主妇的必修课。但熬腊八粥,母亲显然技高一筹。她熬腊八粥一般就地取材,糯米、红豆、黑芝麻、花生、红枣、山药、莲藕全是自家种的,百合、板栗屋后山上采的。

一般腊八早上五点多钟,母亲将清洗后的红豆、黑芝麻、花生、板栗等食材掺入糯米中,再用50摄氏度左右的温水浸泡半小时左右。备好柴火、擦洗铁锅,淘米进锅,盖上木锅盖,用大火烧开,待锅里掀起巨大的热浪不停“顶撞”木盖时,加小青菜和藕片,烧开后将锅盖移开一条缝,再用文火慢“炖”,然后熄火合上锅盖,让灶膛里柴灰继续发挥余热。大约过八九分钟,再往灶膛添几把火烧开,锅里的腊八粥发出“咕嘟、咕嘟”声,不停冒小气泡,一锅清香的米粥就熬成了。此时,掀开锅盖,一股融米香、木香、栗香、花生芝麻香于一体的原生态混香便弥漫开来。

母亲熬制腊八粥的食材,既有土里埋的、地上生的,也有树上结的、水中养的,可谓“山珍海味”。再用节奏自然、均匀的柴火熬制,熬熟的腊八粥米粒、花生米、红豆等熟而不化,匀称软糯,其传统味、生态味是任何一种电、气“压”不出来的。

腊八的早上,就着咸菜、酸豆角、辣椒糊等小菜,喝着母亲熬的腊八粥,仿佛穿越到了宋朝过腊八。因母亲熬的腊八粥跟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描述的“各家亦以果子杂料煮粥”没区别。

中国人喝粥的历史非常悠久,南朝刘宋范晔编撰的《后汉书·冯异传》中,就有“昨得公孙豆粥,饥寒俱解”的记载。腊八粥最早见于宋代文献记载,除孟元老外,南宋文学家周密在《武林旧事》卷三“岁晚节物”篇介绍了寺院及老百姓用胡桃、松子、柿栗之类煮腊八粥的情形。清代“难得糊涂”的郑板桥称粥“最是暖老温贫之具”:“暇日咽碎米饼,煮糊涂粥,双手捧碗,缩颈而啜之,霜晨雪早,得此周身俱暖。嗟乎?嗟乎!吾其长为农夫以设也乎!”

现代人喝粥早已不是“暖老温贫”,只不过调剂一下口味而已。尤其喝腊八粥,无外乎表示自己没忘老传统。可是,我总觉得母亲用传统烹饪办法、地道原生态食材熬制的腊八粥,传承的才是历史、是传统文化、是渐行渐远的节日风俗。

称此为“粥绝伦”,不夸张吧?

 

来源:北京晚报-北晚新视觉网

分享到

立秋如何养生?早卧早起与鸡俱兴,饮食调养滋阴润肺

北京未来三天持续高温,注意少食生冷多用汤粥

小暑养生吃什么怎么吃?暑天热易上火,运动与作息注意这几点

芒种养生:阳气渐盛阴气内藏 作息饮食应遵从这些原则

小满养生:作息、饮食、运动都应调整 顺应节气规律

春分节气如何养生?再“捂”半月,平抑肝阳之余注意调整作息

惊蛰时节乍暖还寒如何养生?医生开出助眠小贴士

雨水节气如何养生?健脾利湿,专家推荐两款简易药膳

大寒节气如何养生?医生为您总结“知识点”

冬至养生:“气始于冬至”,饮食应以“三多三少”为原则

华佗颈枕、虎符刮痧板……北京中医医疗机构文创产品出“爆款”

莫轻易在网上“提问治病”,答案或非医生所写,医疗科普兼职已成产业链

2021北京米其林指南发布,北京30家餐厅获评星级

老字号王致和进社区 展示351年非遗技艺

饺子、砂锅都安排上了!北京老字号立冬暖胃美食集体“上线”

2020中国(廊坊)国际有机食品展将办

豆花鱼!黄豆焖猪手!大厨揭秘四川饭店“老菜新做”新菜品

以梦为马 与食为伴 首届北京马拉松美食节盛大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