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首页

人文书乡

《崖边报告》中国乡土到底发生了什么?

2016-01-08 12:00 网络 TF006

2016年1月8日讯,自梁鸿的《中国在梁庄》、熊培云的《一个村庄里的中国》等作品问世后,由个体的村庄观看中国,似乎成为了观察我们这个国家和这个社会的一个窗口、一种范式。这种范式是成立的,毕竟乡村和农民构成了中国的庞大基础,而中国人最朴素的生产生活关系以及这些关系的变动,也都必须通过村庄才得以展现。

7_调整大小

崖边报告 立体

80后媒体人阎海军的《崖边报告:乡土中国的裂变记录》,或许可以看做是这种书写范式的一种延续。他一直致力于“三农”问题研究,在这本书中,则将目光投向他出生长大的崖边村,用调查记者的叙述和思考方式,将新时期农村种种触目惊心的裂变揭示出来。这些裂变为久居城市的人感到陌生,但它的确又同时存在在我们这个内部差异过大的国家里。

阎海军自幼生长在崖边村,后来通过考学进入了城市。崖边位于西部偏远地区,广种薄收,全村人均收入在国家贫困线之下,是国家重点扶贫开发对象。但这么多年过去,生活水平并未有太大提升,又滋生出了一系列其他次生问题,譬如高价结婚彩礼、老人自杀、留守儿童、阶级再造、“读书无用论”、城乡迁徙、土地荒芜乃至自然村落消失等。每一个问题,在这个村庄里,都不呈现为个例。崖边人的生活,和普遍的乡村甚至整个中国紧紧联系在一起。前段时间,还曾有记者跟随阎海军去了一趟崖边,亲眼目睹了他笔下的种种情状。

从这些活生生的案例出发,阎海军亦尝试勾连出其背后的逻辑和纹理,摸索出造成这些后果的原因何在。土地制度、乡村治理、基层建设、法律制度保障,在全国200多万个村庄的现实实践中,它们永远存在着缺口。阎海军认为,所谓的城市化并非只有“消灭”农民这一种路径,城市化即是现代化,在农村也可以实现对现代化的追求,一方面要让进城打工的人能在城市落得住脚,另一方面也要在农村当地实现农民生活品质的提升。

自然,如何在农民不“被逼上楼”的情形下实现城市化、现代化,一本书是无法给出万全且绝对正确的答案的。但作为一个青年媒体工作者,阎海军的这本书最令人难忘的乃是其从田间地头而来的观察体验,这种切身痛感难以被任何政策性或学理性的东西所取代。正如《中国在梁庄》的作者梁鸿的评价所言:“《崖边报告》以一个记者犀利而又宽阔的视野,把中国乡村故事的深层矛盾揭示了出来。它不只让我们看到一个个感伤而又沉重的人物的命运,也勾画出这命运背后的总体逻辑和结构,有很强的‘震惊’作用和启发性。”这个“震惊作用”概括得极好。

的确,我们太需要被“震惊”了。当人们越来越对便利富足的城市生活习以为常时,农业、农村、农民这样的概念,即便被媒体一遍遍复习,也因隔阂而难免无动于衷。这样一部关于乡土中国的非虚构作品,以其真实而细腻的笔触,“震惊”着无数人的日常认知,也“震惊”着不少媒体人的责任感——媒体到底该怎样去呈现中国不为人知的一面,如何全面地“讲好中国故事”?在这些方面,《崖边报告》都敲响了警钟。但显然,“震惊”不是目的,而只是一个感官化的起点。“震惊”之后,如何去实践和改变,才是包括媒体人在内的所有人需要去继续探索的。

 

来源:北京晚报—北晚新视觉网

分享到

《协和大院》维度丰富,在城市里建构一个故乡

北京的这座大院里,有说不尽的传奇

从“动物来信”中看儿童教育,用动物写信的方式总结科学、历史

从鲁迅郁达夫到莫言刘震云,边梳理中国新文学,边感受其中魅力

长篇小说《家》问世89周年,巴金为何没有续写以觉慧为中心的《群》?

感情是世界上最黏的胶水,《我的妈妈是精灵2》续写经典儿童幻想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