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首页

深读观点

公交抢座跳舞扰民 老年人为什么和年轻人过不去?

2015-12-07 11:51 网络 TF007

2015年12月7日,有没有注意到,有一些老年人,老了之后变得不那么善解人意:坐公交车,为了一个座位,能动手把年轻人打一顿;跳广场舞、练大合唱,毫不顾忌噪音是否扰民……网络段子说:不是老人变坏了,而是坏人变老了。这些老人到底怎么了?为什么和年轻人过不去?北京回龙观医院老年科病区主任燕江陵说,这样的老年人,既有年轻时经历的烙印,也有年老后不能平衡与年轻人关系的因素。“其实,大多数老年人还是好的;‘不好’的老年人,还要分析一下原因;老年人也要学习,只有不断学习,才能成为一个可爱的老人。”

q18

案例:不给我让座,打你!

小李是个柔弱的女孩。毕业后在一家公司工作,上下班出行都坐公交。有一天下班时,她特别累,上了公交车找了一个座位就睡着了。不知道睡到那一站,她突然被打醒了。睁眼一看,是个满脸怒气的老爷子,把手里的报纸卷了起来,狠狠地打着她的头,一边打,一边喊:“还装睡!还装睡!还不站起来给我让座!”

小李特别委屈--我是真睡着了,而且,小李虽然坐在车厢前面,但坐的不是老年人专用座位,“我怎么就不能坐一会儿?”小李看了看老爷子凶狠狠的样子,虽然心有万分不甘,但还是决定站起来给他让座,“我可若不起他。”

在公交车上,老年人因为年轻人不让座引发矛盾的,并不鲜见。阿黛在公交车上也曾经遇到过类似的事情。今年夏天,阿黛坐公交车睡着了。醒来后,发现身边站着一位大妈。她立刻站起来给大妈让座,没想到大妈说:“我下站就下车了,你早干什么去了!”阿黛心里特别不舒服,“我也是好心让座,没换回来一声‘谢谢’就算了,反倒落下一身埋怨。”

孙女士今年50岁,她的妈妈已经快80岁了。老人家身体特别好,经常坐公交车出去锻炼、买菜。孙女士常和妈妈说:“您最好别赶着早晚高峰的时候出去,年轻人都上班,他们也挺累的。您上车,年轻人就要给您让座,让他们多坐一会儿,您等人少的时候再出门。”可孙女士的妈妈就是不同意,“凭什么啊,我想什么时候出去就什么时候出去!”孙女士和母亲反反复复沟通过很多次,但是母亲就是坚持自己的观点,“我虽然也逐渐向老年过度了,但我确实不能认同妈妈的观点。”

分析:重接界定和年轻人的关系

燕江陵说,其实公交车上打人的老年人虽然有,但不是主流。可是,这样的老年人让年轻人印象格外深刻。有些老年人在年轻时接受的教育有限,之后在生活中又停止了学习。这样的老年人“脑储备”太少,遇到事情的时候,可供调动的“脑储备”资源太少,处理方式也比较单一,因此就会出现不和谐的场面。

人到老年,一定要摆正和年轻人的关系。“公交车打人、耍横的老年人,还是没有摆正心态,与年轻人的关系处于上下垂直的关系。”燕江陵说,老年人在年轻时,与孩子辈的关系是上下垂直的。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与年轻人的关系应该从上下垂直转变成横向平等;年龄继续增长,关系还要继续逆转,在家庭里,儿女要当家长,家长要当孩子。这种关系的扭转,不仅仅是生活上、身体上的扭转,更重要的是思想上的扭转。“遗憾的是,一些老人扭转不过来这种关系,他依然采取上下垂直命令式的方式,所以才会出现‘你起来,给我让座!’这样的老年人。”

“现在的中青年人,普遍接受了新的观念,多数中青年人在与自己的孩子相处时,采取了平等的教育方式,愿意和孩子做朋友,而不是采取家长式的作风,让孩子绝对服从自己;不再信奉棍棒底下出孝子。这样的中青年人变老了之后,心态很能很快扭转:有人给我让座固然好,没有人让座我也不急不恼。”

有的老年人老了之后变成了暴脾气,为一个座位就能发火,这是不能驾驭自己的情绪。燕江陵说,当一个人发现自己无法驾驭自己的情绪时,最好到医院看看。“健康的人是能够控制自己的情绪的,千万不要认为老了之后脾气见长是正常现象。”驾驭不了自己情绪的人,有可能是比较焦虑,“焦虑的人就爱发脾气。”也有可能是罹患了更严重的疾病,比如老年痴呆等脑部疾病,“一些脑部疾病的患者,有可能出现性格的巨大变化。”

现象:明知跳广场舞扰民,可我就跳

你家小区有大妈跳广场舞吗?回答“有”的人肯定不少。魏女士住在南城的一个小区。当初买房的时候看中楼前是个小广场,景致特别好。没想到,这个小广场后来成了她的噩梦:小区里的大妈们相中了这个宝地,一早起来就架起音箱,随着音乐跳起来。“一开始,还能忍。但时间久了,真受不了啊。”魏女士说,大妈们跳广场舞就是那几首曲子,听得她无比心烦。“我有时候休息得晚,早上想睡个懒觉,没门!”魏女士为这事儿和大妈们吵过,但是吵了也没有什么效果,大妈还是继续跳。

相对来说,江女士是幸运的。她家门口也曾经是大妈们广场舞的首选地,小区的居民为此和物业多次交涉。大妈们不肯让步,“凭什么不让我跳!”备受打扰的居民们也烦:“外面公园去跳!”大妈们不肯让步:“公园太远!”后来,还是物业协调在小区里开辟了一块相对安静的空地,并且把电线接了过来,大妈们终于可以不用出小区、尽情跳舞了。

分析:老化之后会以自我为中心

即使是年轻时通情达理的一个老人,进入老年之后,也有可能出现性格变化:变得以自我为中心。“只关心自己,不关心别人。”燕江陵说,其实,老年人的这种“自我”不仅体现在社交场合,有的老人在家中也会出现这种情况。

人的年龄越大,人格改变的情况越突出,甚至会出现判断力下降的情况。“有些老年人分辨不出来这个时间、这个场合来做这件事是否合适。”因此,一群大妈在不合适的时间、不合适的场合跳广场舞,遇到别人劝阻的时候,还不愿意做出调整,这与她们进入老年之后的性格改变有一定的关系。“有的老年人变得非常顽固,已经到达了偏执的程度。”这个时候,他就是要坚持自己的想法,坚持自己的行为,无论别人说什么,都不愿意做出调整。

社会快速发展让老人感到恐惧

顽固或是他们的应对之策

燕江陵说,现在变老的老年人,绝大多数都经历了“文革”。相对其他年龄段来说,这些老年人在学校接受的教育时间比较短。如果他们在接下来的工作和生活中,能够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完善自己的人格,调整自己的心理,老了之后一样会变得非常可爱。但有的老年人在年轻时放弃了学习,进入老年之后,学习能力持续下降,接受新事物的能力下降,而现在社会快速的发展、紧张的节奏,让老年人有种恐惧感。他们中的一部分“以不变应万变”来减轻自己的恐惧感,而“不变”就是墨守成规。

墨守成规程度比较严重的老年人,就会看不惯现在的年轻人,经常会说“现在的年轻人如何如何”;顽固程度稍微轻一点老年人,会对年轻人说“我和你们有代沟”,但不肯承认自己跟不上时代;达观的老年人则能够正视自己的衰老,正视自己的不足,坦承自己确实老了,也愿意继续学习,尽可能地跟上时代的节奏。燕江陵建议老年人如果有时间,可以去读个老年大学。“老年大学的教学内容非常丰富,有的课程特别简单,就是教老年人学习使用智能手机;也有的课程是画画、书法等。”此外,老年人还要有自己的朋友圈,与老同学、老街坊、老同事多联系,拓宽自己的生活圈子,让生活变得多彩。心大了,事儿就小了;胸襟开阔了,也就不会和年轻人较劲儿。

 

本文来源:北京晚报-北晚新视觉网 本报记者贾晓宏

分享到

“国庆七十年·京城瞬间”地坛庙会话家常 民生情怀注解伟大时代

使用12项调查措施保持惩腐高压态势 北京两级监委已经留置61人

北京西城区为老旧小区更换39部电梯:困扰居民十几年的心病解除了

北京东城城管今天拆除14处自建房

北京地铁13号线五道口拥堵问题解决:“小手术”后大变样

政府办事大厅服务柜台该多高?标准答案:80厘米

北京“万能”便民服务中心对外开放:一个独特之处吸引市民注意

十亿元共享单车押金未退 中消协:预授权制“冻结”押金防挪用

北京最新天气预报:明天空气转差 后天北风再来

朝阳区小鲁店村有了集中充电车棚 电动车不进村居民更安全

小偷两度光顾张仪村路 盗走数万元财务仍未落网

《美在雅安》获纽约电影金像奖“最佳纪录片大奖”

看过即吃过?看吃播多为“心理代偿”,专家:猎奇受宠会导致更多效仿

“30+”要提防哪些职场陷阱?用劳动合同法带你看透《三十而已》

杜绝浪费!北京多家餐馆推出小份菜单人餐,还有“光盘”奖励

“防沉迷系统”破解很容易,想让孩子充实过暑假,家长得“根治”

如何培养真正的非遗传承人?不能只靠体验,还需成体系课程

护理员收入低流动大,养老院难招到大学生,留住养老人才先从“钱”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