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首页

人文地理

《侠隐》“老嬉皮”张北海:用小说构建记忆中的北京城

2015-11-09 12:00 网络 admin

2015年11月9日讯,“走在异乡午夜陌生的街道,你低着头微笑着说,百老汇不懂游子的心情,不如归去,多年以后,你要寻找最美的天空……”

 

61_调整大小

 

1997年,台湾音乐人陈升在纽约街头邂逅旅美作家张北海,为他写下了这首充满乡愁的《老嬉皮》。

在侄女张艾嘉的眼里,叔叔张北海是“中国最后一位老嬉皮”,永远的棒球帽、牛仔衣和匡威鞋,是他的招牌形象。

在画家陈丹青的口中,他是“纽约的蛀虫”,爱酒、浪漫、慷慨;作家阿成20年前就成为“张迷”,倾倒于他的文章和风度;姜文看到他以北京为背景的武侠小说《侠隐》,决定拍成电影,作为自己“北洋三部曲”的终章……

张北海,几乎是一个传奇。

不久前,这位79岁的传奇作家出现在北京,在天安时间当代艺术中心举办的一场“玉河夜话”沙龙中,张北海聊起了他的生活、写作,以及在小说里构建的那个理想之城--北京。

 

少小离“京”老大回

62_调整大小

棒球帽、帆布匡威鞋依旧,牛仔衣换成了一件质地柔软的棉麻白色帽衫,牛仔裤上的一根金属链子不经意间透露出嬉皮风格,颈间一条细窄的长围巾则显出时尚气息。

出现在沙龙中的张北海,即使静静坐在那里,依然气场十足。在一群个性张扬的文化人和艺术家中间,他仍然显得如此与众不同,而且,完全不像一个79岁的老人。

这是一场关于“老北平和新北京”的对话与漫谈。姜文即将拍摄《侠隐》使张北海从小众作家进入大众视野,也使他童年北平的生活经历浮出水面。

“我1936年出生在北京,一直到1948年我和家里跟着国民政府去台湾,在北京生活了12年。我还没有满一岁,没有断奶,就已经是难民了。”

张北海说的是一口极标准的普通话,并不带京腔儿,偶尔冒出几个英文单词,语气平缓,文雅谦和。

虽然自称“小难民”,却并没有吃过太大的苦。北平在张北海童年中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除了各色小吃,便是传统的人际关系。

“五六百年的帝都,汉人大多读书知礼,人和人之间永远保持着相当的尊重和礼貌,所以那一辈人绝不会讲脏话或者直接得罪一个人,都是非常客气的。这样的风气是几百年间形成的,即使是商店的跑堂,迎客时也会很自然地帮人掸掉衣服上的土,今天没有什么地方会这样做。”

他没有想到,12岁那年的离去,竟永别了这个童年的北平,因为再归来时,已经不是北平,时代早已换了模样。

南渡的少年张北海在台湾度过了自己的青春期,1962年他来到美国纽约,震惊于一个完全陌生而崭新的世界。

“那是1962年的1月,黑人民权,妇女权利,性解放,越战,反越战,左派右派,人民公社,环保等等都是那个时候涌进来的,对我而言,已经不是文化震惊了,而是当头棒喝。”

那段日子,张北海一边读书一遍四处打工,加油站、花店、镜框店,收货员、银行统计……直到1971年,他35岁那年,考到联合国做笔译工作,终于在纽约定居,并开始写作至今。

“四分之三个世纪下来,我走过两个时代,两种文化,八千里路云和月。”隔着岁月的长河,看过了世界的变迁,回望最初离开的地方,那座城依然在他的记忆深处。

于是,就有了《侠隐》这部小说。开篇就是,青年侠客李天然逃亡美国5年后回到北平,开始了自己的复仇计划。故事发生在1936年,正是张北海出生的这一年。

张北海用小说的形式,完成了自己的归来。

分享到

本周四“双星伴月”,夜空将绽放“歪着嘴的笑脸”

文津楼:与北海琼岛隔水相映,是当年全国规模最大的图书馆

七夕正赶上出伏头一天,天文专家:今晚头顶最亮的就是织女星

55年前《人民日报》的一则读者来信 引出北京胡同改名旧事

本周日夜空将上演“火星合月”,南大西洋等地还可见月掩火星

“保卫华北”!一二·九运动纪念亭:北京植物园樱桃沟红色纪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