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首页

深读封面

盘点父母培养孩子误区:劳动习惯重在养成

2015-08-15 12:25 网络 TF003

2015年8月15日讯,教育部联合共青团、全国少工委近日出台了《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对义务教育阶段里三至九年级开展劳动与技能教育课做出了相应规定。除了学校,家庭里,对孩子们的劳动教育,是不是也应该好好抓一抓呢?

 

孩子劳动

插图 王金辉/takefoto

电视剧《平凡的世界》中,主人公孙少安、孙少平兄弟俩勤勤恳恳、踏实肯干,在坚持不懈的劳动中实现自己生命的价值,给观众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对1950、1960、1970年代出生的群体来讲,剧中的情节总能引起他们一些共鸣——小时候,父母每日为工作而忙碌,洗衣做饭、打扫屋子之类的劳动常常需要孩子们自己完成,有时还要帮忙照顾年幼的弟弟妹妹,这些人做家务可称得上轻车熟路。如今这些人自己也成为了父母,看看他们的孩子在家庭劳务方面的表现,却发现了巨大的反差 ——学习之余,孩子们很少甚至从来不参与家务。“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知何时变成了一句空话。

从学校回到家中,孩子是否会将自己的屋子打扫干净,能否动手整理自己的书桌?晚餐前后,孩子是否具备煮饭做菜的基本技能,会不会协助家长清洗碗筷?炎炎夏日,孩子是否会在运动之后自己动手,将换下的衣物洗净晾干?对大多数家长来说,这些问题的答案都是否定的。

父母劳动观念有误区,孩子劳动习惯难养成

现如今,孩子大多是家里的独苗,“4+2+1”模式下,常能见到四位老人与父母二人围着一个孩子团团转,当真是捧在手里怕掉了,含在嘴里怕化了。当所有长辈的呵护都倾注在一个孩子身上时,溺爱也由此产生,家长们担心孩子会感到劳累或受到伤害,因此主动承担了一切可能的家务劳动。一个个小公主、小王子在无忧无虑的环境中轻松长大,脑海中几乎没有参与家务劳动的意识,更难以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另一方面,当今对孩子的培养观念中,“学习至上”占了主流,似乎孩子的唯一义务就是好好学习。只要成绩好、分数高,就是父母眼中的好孩子,就可以不用考虑其他一切事情。放学或是参与补习班后回到家,家长往往心疼孩子学习辛苦,将本该由孩子完成的家务活一并代劳,孩子也就乐得清闲;若是赶上初三、高三等紧张时段,家长更会尽全力保证孩子的学习时间,连水果都会洗净切好送到孩子面日前,更不要提其他多余的劳动了。

如何找到“呵护孩子”与“锻炼孩子”的平衡点?在这一问题上,家长们的观念存在很多误区:有些家长没有意识到养成劳动习惯对孩子终身发展的重要意义,认为孩子参与家务之事可有可无,并不予以重视;有些家长总认为孩子还小,理应再呵护几年,等到他们长大独立,自然能学会生活必需的家务事;还有些家长虽然希望孩子均衡发展,想要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却总是决心不足,孩子稍有不愿便妥协让步,并不能坚持下来。此外,部分家长会在孩子做错事时罚他们擦地洗碗,将劳动作为一种惩戒手段,无形中增强了孩子对劳动的抵触情绪,更难让孩子自觉自愿地参与到家庭劳动之中。

在我国传统的价值观中,勤劳朴实、艰苦奋斗,一向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品质;提及孩子的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也一直是教育的基本目标。如今,家长与老师过分关注孩子成绩的提升,“智”的重要性远远超出“德”、“体”、“美”与“劳”,使得孩子的发展方向趋于单一。如果不能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缺失了必要的劳动经历,孩子便无法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可以想象,对两耳不问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孩子们而言,劳动的意义和价值只是课本上几行苍白的文字,他们难以设身处地理解劳动者的辛苦与光荣,也就无法体谅父母与其他劳动者的付出与工作。在这样的氛围中成长起来的孩子,轻则不懂感恩,重则轻视劳动,对他人的劳动成果毫不珍惜,甚至恣意践踏。

观念之外,劳动更是一切美好生活的根本来源。没有家庭劳动的基本经验,孩子如何在长大成人后摆脱对父母的依赖心理,适应独立自主的生活?没有从家务劳动中锻炼出的动手能力与坚定意志,孩子又如何适应未来工作中的种种挑战,通过不懈的社会劳动取得想要的生活?缺少对劳动的必要认知,即使智力再发达,也无法做好全面的准备走向社会,更难以实现个人的终身发展。

怎样才能引导孩子自觉自愿参与家庭劳动?针对这个问题,国外许多家长交上了优秀的答卷。在他们的观念中,孩子作为家庭中独立的一份子,理应与其他成员平等,付出应有的劳动,获得来自家庭的温馨回馈。因此,一旦孩子长到可以参与简单劳动的年龄,就会被分配诸如浇花、扫地、喂养宠物等日常性的家庭工作,父母二人与几个孩子各有分工,使家务劳动井井有条。孩子见到其他家庭成员都有各自的劳动任务,也会觉得自己的劳动理所应当,很容易养成自觉劳动的好习惯。

但我们如今的家长,这方面做得,到底怎么样呢?

他们说

刘女士:儿子马上要上六年级了,为了培养他的独立性和劳动意识,我偶尔会让他帮忙刷刷碗、扫扫地,外出购物时拎些东西。现在每天能坚持做一点,但整体动手能力还是比较差。

如今家庭中都是独生子女,除了学习之外很少做家务,从大环境来看,孩子的劳动能力普遍不足。孩子发展不应该只有智商,情商也要提升,劳动教育是其中很重要的一环。学会了劳动,才能有自理能力,才能为走向社会做好准备。

何女士:家中有一对双胞胎,平时在家都很少劳动,即使告诉他们自己的事情应该自己做,孩子也不愿意动手。现在上了高三,学习十分紧张,他们多数时间都在各自房间里学习或是放松,其他事情无暇顾及,我也只好包揽大小家务。现在整体环境就是如此,孩子看到其他同学没有做家务的习惯,自己当然也不想去做。我觉得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应该学会一些基本的生活的技能,对他们以后的发展有好处。希望学校能给与一些进行正面的教育,把环境培养起来,让孩子们都有劳动的意识,会比家长说教有效得多。

夏先生:女儿平时在学校住宿,培养起了基本的动手能力,寒暑假回到家会主动做一些家务,整理书柜或是打扫一下房间,还是比较自觉的。但是做父母的都心疼孩子,生火做饭怕烫到,在厨房一般也只让她帮忙端一下碗筷。整体来讲,现在都是几代老人爱一个孩子,又没有农活,孩子的劳动量普遍偏少。学校暑假有劳动实践活动,算是对劳动缺口的一点弥补,让孩子对劳动有一定认识,也培养起了孩子的责任心,还是有意义的。

雷女士:女儿平时生活很有条理,会用洗衣机洗自己的衣服,也会做一些简单的饭菜。平时我看见她的书柜、抽屉乱了,只要提醒一下,她都会自觉整理。总体来讲,孩子认可家务是自己应该做的,并不反感这些劳动,只是有时会抱着一种完成任务的心态,干起活来多少有些毛躁,劳动技能也有所欠缺,她做完的家务我可能还要再进行返工。不过,跟孩子同学的父母交流后得知,她与同龄孩子相比已经很勤快了,这点让我既惊讶又欣慰。无论如何,劳动教育都是有必要的。

别等长大才明白

日前,西安交通大学启德书院举办了一次别开生面的城市生存训练活动,让十位学生每人携十元钱来到北京,通过劳动换取生活所需的一切,靠自己的能力度过四天。学生们此前鲜有类似的劳动经历,加之求职时间有限,因此在寻求工作的路上屡屡碰壁,一度感到灰心失望;然而,不懈的努力过后,他们最终都找到了工作,以辛勤劳动换得应有报酬,度过了自食其力的四天。城市生存训练活动,带给这些学生一些意料之外的感悟与收获。

参与了此次城市生存训练的学生表示,由于功课繁忙,从小到大很少进行家务劳动,直到这次训练才体会到平时积累经验、锻炼动手能力的重要性。训练之后,自己整体上细心了很多,也更能体会到父母工作、挣钱养家的不易,以后会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多做些家务活,为爸爸妈妈分担一些劳动的辛苦。

“只有在劳动中,才能不断提升自己,才能更好地适应未来的生活与挑战。”一位学生如是说。

分享到

如何具体推进劳动教育?从汉画像石中的儿童或可得到启迪

劳动成果靠美图来凑,疫情期间孩子上堂劳动课,爹妈反而累瘫了

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意见将出“京版”, 劳动有望纳入初中必修课!

北京将构建全学段一体化劳动教育体系,让学生养成热爱劳动的习惯

“歌曲”源于劳动 《吴越春秋》中《弹歌》 唱出从制作工具到狩猎的全程

老北京“打工族”讲究多:服务员报菜名能技惊四座 房屋中介利润百人分

奋斗人生最幸福 让我们在身边的匠人和职人身上找寻幸福特质

市人社局发布十大劳动争议仲裁案例 不上社保折成工资无效?

北京在变绿喊你来植树 盘点几十年来全市人民劳动成果

互联网+时代劳动争议如何破解 代驾司机跟平台有聘用关系吗

《劳动合同法》实施8年被指失衡 “偏袒”了谁?

北京人社局:员工追索劳动报酬不用跑断腿,可一裁终局

北京慢行系统加速跑:5年治理3200公里自行车道

守护大运河 京杭再出发

明天起车险将有重大变化!责任限额提高,删减免责条款

少儿考级花样繁多,套路深

峨嵋酒家行政总厨开“宫保鸡丁”抖音号,退休打算拍“一周一菜”

白塔寺街区更新 优雅的精致这样打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