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首页

新闻今日主打

北京生活必需品供应需风险监测,一条代表建议24小时被采纳

2021-01-27 16:45 北京日报客户端 u008

“新冠肺炎疫情提醒我们,北京生活必需品供应需要进行风险监测评估,并在此基础上着重研究鲜活农产品的供应保障体系。”1月24日上午,市人大代表、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研究中心的研究员赵晓燕在房山团分组讨论时给政府部门提了建议。当晚,这条建议被写入北京市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资料图 京报集团记者 潘之望

这条建议,赵晓燕思考筹备了近一年。去年春节前,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造成短期内果蔬价格出现一定增长;6月,新发地市场出现聚集性疫情,农产品保供稳价也一度“压力山大”;前不久河北出现疫情,影响了蔬菜流通。“北京是一座有2000多万常住人口的超大城市,八九成的农产品供应来自外埠。在疫情等突发情况面前,凸显出鲜活农产品供应保障的短板。”赵晓燕说。

由于工作原因,赵晓燕一直关注北京鲜活农产品保障供应。过去一年,她查资料、访企业,探索适合北京构建鲜活农产品供应保障体系的最佳途径。从传统的新发地市场到年轻人更喜欢使用的美团买菜等电商平台,从家门口的菜店到餐厨供应渠道,她都进行了调查分析。仅新发地市场,她带领的团队去年就去了十几次。

赵晓燕还把目光投向了其他超大城市——此前,伦敦汇总了过去30年果蔬供应来源,逐项分析每一类产品的供应地可能存在的气候、战争等方面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谋划未来供应的思路,寻找可替代的供应地。

“北京缺乏的就是风险评估,还没有着力研究构建鲜活农产品供应保障的体系。当危机出现时,政府部门就会被动。面对疫情的不确定性,也难免按下葫芦起了瓢。”分组讨论时,赵晓燕直言不讳。

她没想到的是,通过此次市人代会首次启用的网络视频会议系统,几位平日制定相关政策的政府部门工作人员在城市副中心的会议室里,围着电脑,一边看她“吐槽”,一边奋笔疾书。

赵晓燕刚发完言,她的建议就被整理出来反馈到了市发改委经贸处。随后,该处处长王育玲主动联系了赵晓燕。

“一个电话打了快45分钟,没想到我发言内容的每个细节她都记得。”放下电话,赵晓燕很感动。王育玲说,这的确是目前存在的短板,也是几个部门都在想办法解决的难题。代表结合自己多年的研究和长时间的准备,不仅一针见血地点出来北京缺乏对供应保障的系统性研究和评估,还提出了从田间地头到老百姓餐桌多个环节的解决方案、实施路径。

当晚,计划报告起草组成员将赵晓燕的建议连夜写入了计划报告草案。

人大代表与政府之间的纽带正愈发紧密,形成了破解难题的良性循环:先是会上收集、会下请教,接着是写入报告、会后落实,最后则是在推动任务落实的过程中,接受代表的监督和建议再不断完善。包括赵晓燕的建议,今年计划报告草案采纳了多条代表建议,一共修改了20余处。这些建议已经转化成为今年本市推动落实的重点任务。

(原标题:一条代表建议24小时被采纳)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记者:曹政

分享到

大兴区委书记周立云:“新国门”加速形成开放创新新格局

顺义区委书记高朋:书写高质量发展顺义答卷

通州区区长赵磊:开创城市副中心建设新局面

北京西城、昌平代表团新闻发言人“云发布”代表履职情况

多图抢先看!长安街大红灯笼、中国结开始布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