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首页

人文书乡

借红楼梦人物的命运,讲述中国社会的运行内幕和潜规则

2020-08-15 17:19 北京晚报 TF017

闫红长于梳理人与人之间的微妙,这是女性写作者天然的敏感区域。

赵瑜


所有的文学作品,其实都经不起中年重读。年少时读的是好词好句,读得是美人爱情,而人到中年,看惯了一些凶杀言情的社会新闻,心会变得冷静,再来重读那些经典的文学作品,会发现,原来早些年我们感动的地方,再来重看,便显得幼稚肤浅。

翻开闫红的《在<红楼梦>里读懂中国》,满眼职场过来人的宽厚与聪慧。闫红读《红楼梦》的细致,深情,她关注《红楼梦》中的每一个人的每一声叹息。几乎,她像是一个在大观园里住了几个月的体验生活者,听小说中那些底层人的抱怨,将作者没有写尽的那一部分,便轻松的理解了。

闫红喜欢贾府里的老祖宗,贾母,她是荣国府里最为权威的人。差不多是一部宫斗剧里的皇太后。而闫红捕捉到的,却是这位老阿婆的审美的不俗以及内心的纯净。审美不俗,是因为这位老祖宗见识多,没有被污浊的人际斗争所污染,生活的主动权一直没有丧失,所以,她的内心一直是活在有生气的氛围里。闫红摘了一句贾母的话,是贾母对宝钗的房间的布置不满,说要帮忙布置,贾母的那一段话是这样的:“我最会收拾屋子的,如今老了,没有这些闲心了。他们姊妹们也还学着收拾的好,只怕俗气,有好东西也摆坏了。我看他们还不俗,如今让我替你收拾,包管又大方又素净。”

贾母是如何替宝钗布置的呢,她这样吩咐鸳鸯:“你把那石头盆景和那架纱桌屏,还有个墨烟冻石鼎,这三样摆在这案上就够了。再把那水墨字画白绫帐子拿来,把这帐子也换了。”

闫红这样点评老太太的审美:“依然是素净的,但多了点表达的热情。”

《红楼梦》中的人物众多,然而,除了呼风唤雨的主子们,更多的是生活在底层的丫鬟们。闫红细阅了文本,像是对袭人、紫娟和晴雯等中层的大丫鬟做了一次问卷调查,关注她们职位升迁中的心理问题以及工资待遇等等,写得十分有趣。不止如此,闫红还对更为底层的佣工和小丫鬟的生活进行了观察,写了一篇《大观园里的“杜拉拉升职记”》。

闫红发现,宝玉的怡红院虽然是一个管理宽松且人人都有机会晋升的富二代创业公司,然而,正因为宝玉的宽松,反而让晴雯和秋纹等中层主管获得了权利。小丫鬟小红只是给贾宝玉倒了一次茶,结果被晴雯和秋纹一再盘问,最后终于,小红便也将自己晋升的梦想放弃了。

闫红这样写大观园里的职场规则:“主子和气,就会蓄养出一帮气焰高涨的二层主子,她们比正经主子更难对付。你想走的路,都是她们曾经经过的桥,你一个动念,她们就已经洞察秋毫。”

闫红还特地关注了贾芸的底层生活。贾芸是荣国府的穷亲戚,父亲早亡,寡母孤儿,一片黯然。他没有任何的资源,能供他有一个好的工作。所以,他要想在荣国府谋一份差事,便格外难。

闫红像是一个深度报道的记者,镜头跟拍了贾芸几天,采访到他深夜叹息的声音,以及他的工作如何被贾芹抢走。贾芸打探到凤姐正在办香料,于是他跑到了自己的舅舅卜世仁的香料铺子里,想向舅舅赊一些香料,不但没有借到,还被舅舅骂了一通。说来这舅舅的名字也是有趣,曹雪芹为了贬低这个舅舅的人品,直接取谐音叫“不是人”,实在是调皮。还好,贾芸遇到了一个泼皮倪二,无端地借了他一些银两,让贾芸有了本钱去买香料,终于送了东西给凤姐,又说了一番讨好的话,才领到了一份种花种树的工作。跟拍贾芸的闫红这样写道:“贾芸母亲的欢喜里有欣慰,贾芸的欢喜则多一点放松吧,这两三日之间,他辗转于荣国府、舅舅店铺、家中各处,有时疾步流星,有时耐心等候,随时揣摩对方的言外之意,迅速做出下一决定,他警觉、紧绷、步步为营,巧妙逢迎,所费心力,不亚于一场征伐。”这一章节的小标题,闫红起作《活在底层,容不得一点掉以轻心》。真可谓哀之叹之,惜之怜之。

闫红分析了贾雨村,说他是一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这是将《红楼梦》一书又一次铺展到了中国当下。精致利己主义者,很多时候,三观并不坏,只是强调利己,自私而已。如果在利己这样条件能满足的情况下,那么,所谓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不但不讨人厌,甚至还有可能是某些领域里的专家级的人物。

闫红读《红楼梦》,是把《红楼梦》当成一个社会来读的,他们不只是一个小说人物,也是活在我们身边的张三李四。

所以,闫红的阅读既深入又生动。她将宝钗看作一个有公共情怀的管理者,甚至具有社会主义的初期思想。她还顺便说了一句林黛玉,虽然不是荣国府改革的先锋队员,但也是一个支持者和呐喊者。

闫红的阅读是打开的,她一边在小说里看到是探春的母亲赵姨娘,马上便想到了韩国电影《寄生虫》。这样的阅读,让《红楼梦》不再孤立的只是一个虚构而荒诞的故事,它也有了现实的意义。通过闫红的解读,我们感觉到,《红楼梦》里的人物,也可以买一张车票来到我们所在的城市里,我们用手机给她们拍照,当然,这里有一个主持人,是闫红。

我喜欢闫红耐心地对比《红楼梦》的各个版本的区别,这需要时间,需要主观,也需要热爱。一个人一定是非常非常地熟悉一个文本,才有可能打通小说与现实的关系。除了耐心,还有她的后退的视觉,以及周正的三观,都让人阅读的时候感觉被照顾,以及被提醒。闫红在对人物的判断上,以及由《红楼梦》的细节来扮演人物的内心时,你觉得她是可信的。而这样的一份可信,需要闫红付出多少年的阅读的心血。

可以说,《在<红楼梦>里读懂中国》是一部世情中国的解读。闫红从《红楼梦》中挑选出的人和事,规则和职场,人性和社会问题,其实也是中国当下的比拟。闫红抽丝剥茧,把同类项合并,让时间打通。她借着红楼梦人物的命运,给读者讲了中国社会的运行内幕和潜规则,几乎,这是一部红楼梦的现代规则学研究。

(原标题:红楼梦里的规则学)

 

来源:北京晚报

流程编辑:TF017

分享到

《协和大院》维度丰富,在城市里建构一个故乡

北京的这座大院里,有说不尽的传奇

从“动物来信”中看儿童教育,用动物写信的方式总结科学、历史

从鲁迅郁达夫到莫言刘震云,边梳理中国新文学,边感受其中魅力

长篇小说《家》问世89周年,巴金为何没有续写以觉慧为中心的《群》?

感情是世界上最黏的胶水,《我的妈妈是精灵2》续写经典儿童幻想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