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首页

新闻社会

编撰13万字修库史,收集劳动歌谣,七旬老人讲述密云水库建设史

2020-08-07 14:46 北京晚报 TF008

“二十多万人啊,哎嗨哟啊;齐心修大坝,哎嗨哟啊……”回忆起当年建设密云水库的往事,王敬魁老人兴致勃勃地唱起了当时的打夯歌。作为密云水库建设者、密云水库移民和文史记录者,王敬魁与密云水库之间有着解不开的缘分。

密云水库 新华社记者陶明摄资料图

前些日子,听闻密云区正在为密云水库建成60周年纪念活动寻找“最美保水人”,王敬魁就让儿子给组委会打了电话。随后,工作人员找到了老人家里,听老人家讲述修建密云水库的峥嵘往事。

“密云水库的工程施工总量是4000余万立方米,多数是人工打夯。别小看打夯歌,歌喊得齐不齐决定夯的质量,夯的质量又影响水库修坝的质量。”讲到打夯歌的作用,王敬魁不禁严肃起来。

1958年,王敬魁还在上中学,因为住得近又喜欢诗歌,他经常跑到水库工地看黑板报。从那时起,王敬魁就开始搜集关于建设密云水库的号子、歌谣、打夯歌。1968年,作为公社干部的王敬魁负责带队参与修建密云水库调节池。推小车、运沙石,日复一日,他真切感受到建设的辛苦。“我要把水库的故事都记录下来!”王敬魁默默做了决定,一坚持就是几十年。

在王敬魁的收集整理下,更多读者能够“触摸”密云水库那段建设岁月。当时很多工人文化水平较低,但非常愿意读书,没有纸,就拿小棍儿在地上写。“工地是学校,处处读书声,识字学技术,水库建奇功。”这首名为《读书》的诗歌记录下了当时的场景。身为水库移民的王敬魁还曾两次实地开展移民调查。1990年左右,他和搭档历时一年多从九松山坝一直走到了库北,逐一走访移民的村队。参加文史工作后,王敬魁将积累的素材编撰成书,其中关于建设密云水库的历史就写了约13万字,有《密云水库修建记》《毛主席视察密云水库》《周总理来密云水库》等。

“文史工作者的责任就是要把过去的事情真实、详实、准确地记录下来。密云水库是20余万人齐心协力创造的奇迹,这些故事凝聚着每一个人的干劲儿,更包含着一种需要传承的精神。”王敬魁说。

 

来源:北京晚报 记者 王可心 通讯员 赵晶晶

流程编辑:tf008

分享到

你知道吗?北京人的“大水缸”,竟是清华学生的毕业设计!

密云水库成保障首都水源安全“压舱石”:从前靠水吃水,如今保水护水

习近平总书记给建设和守护密云水库的乡亲们回信,为首都生态文明建设进一步指明方向

密云水库上游,两市三区正式联手共护一盆净水

这位当年修建密云水库的工人有个习惯:每天看一眼水库心里才踏实

参加密云水库建设,让他有机会代表水库民工参加国庆阅兵

以生态保护人人有责的自觉,守护好密云水库这一盆净水

从靠水吃水到保水致富,密云水库移民后代转产转业守护净水

修建密云水库民工忆往事:毛主席乘的船是我们造的

密云水库主题展开幕,重温60年光辉历程

走访上百名建设水库的民工,七旬老人用13万字记录密云水库历史

总书记回信在首都干部群众中引起热烈反响

以古琴为纽带,构建运河雅文化——“琴韵运河”主题讲座

延迟退休真的要来了!专家建议女性退休年龄延至55岁

国务院重磅发文!进口冷链食品无消毒证明不能卖

重点城市房租继续下跌,已跌入5年来最低水平

绑定多个手机号影响“健康宝”行程核验?赶紧看过来!

北京市民对人口普查有疑惑可用多种方式解决,上微信公众号打电话都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