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首页

人文人文

一个郑谷草堂,一座宜春城,蕴蓄着多少诗文、多少佳话!

2019-11-30 15:07 北京晚报 TF021

谁不艳羡江南好——这好景入诗、入画、入戏、入心,引得白居易也不禁吟出“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的诗篇。可包括白居易在内,人们迷恋的大抵都是江南的早春,谁能想到,秋日的江南也别有一番风致!

作者:李硕儒


知道我要去绍兴开会后,正在宜春省亲的作家胡玉琦立即邀我在会后西行,说宜春不光“宜春”,而且“宜秋”:那里含硒的温泉洗濯了盛夏的燥热,明月山的秋月比任何时候都清朗如洗,仰山寺的香火正旺,正是参禅悟禅的好时候……风雅种种,怎不令人心驰神往!于是会议一结束,我立刻乘车奔向宜春。

抵达宜春的当天下午,我就被安排住进宜春西郊的温汤小镇。温汤虽为“小镇”,其实已石街纵横、小楼林立,波光塔影中,处处泉音淙淙。入夜,胡玉琦和她的一帮朋友领我品地方小吃,踏石板街,跨曲廊桥,赏梦幻灯火,看散落小镇各处的泉井、泉水、泉眼,直至汇聚在一起纵横的溪流……回到酒店,已是夤夜时分。躺进刚放入泉水的浴缸中,温润凝柔,不想飘飘欲仙也已成了半仙,迷离舒爽中,信口吟道:

飞泉塔影几梦幻,销魂最是明月山。何以骚客多停棹?心系泉流魂系禅。

依照事先安排,第三天上午,我去往郑谷草堂。宜春果然“一弯秀水抱城来,城在山中迤逦开”,从温汤小镇到郑谷草堂的路上,更是矮山连绵,翠竹遮眼。毕竟是视竹为雅、视竹为稀的北方人,穿梭于漫山遍野望不到边的翠竹林中,不能不心生竹韵、身氲竹香,我抑不住地感叹:

竹风竹语竹满山,山山相连竹相连。人道明月山色好,我独幸与竹结缘。

约一小时后,我来到郑谷草堂。郑谷草堂于去年建成,是一处坐落于半山之中的柴门、泥墙、茅草顶的泥土院落。院中共有三“堂”,即:讲堂、书堂、屋堂。屋前栽有五株并排笔柏,暗喻五子登科,屋后山坡上有一鸡舍,八十多只鸡与一只白鹅共居。走进院中,只觉得平朴、家常、古旧,不同于当今流行的一味追求豪华、时尚,却缺少真实感、时代感的假名胜、假故居,这里处处渗润着山居读书人的书卷气,似乎主人读书写作有些疲累,刚刚出门散步去了。

郑谷是谁?晚唐的一位五品官,官至刑部都官郎中,后因战乱频仍,厌倦官场,弃官还乡,于仰山之中、集云峰下,建草堂读书归隐,一生诗作千首,趣话连连,入选《全唐诗》三百二十七首。其诗作虽难比李白、杜甫那般妇孺皆知,但诗品、人品独树一帜,以致纪晓岚主编的《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中谓之曰“往往于风调之中,独饶思致”。也由于此,因早年的一首《鹧鸪》诗,他得名“郑鹧鸪”。天上的飞鸟成百上千,直至今日,宜春人独对鹧鸪情有独钟,很多人都能模仿它的叫声:行不得也,哥哥……听宜春人解读的鹧鸪叫声,总会让人揣摸出温柔乡里的农耕文明,可内中又如何没有郑诗的诗韵,这不就是古韵悠长的乡音、乡愁的记忆吗?

或许正出于对故乡诗人、旧事以及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宜春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号召民间自愿捐资,以节俭务实办实事的方针,在禅宗发祥地仰山寺旁重建郑谷草堂。从郑谷草堂的形貌和设施就可以看出,这里不是形象工程,不做旅游开发,只为传承文化、教育后人。仅一年时间,郑谷草堂的藏书已近千部,皆为民间捐赠。书堂宽敞洁净,有图书供读者免费阅读。讲堂中既有黑板,又有木桌木凳,可同时容纳近二百人进行学术交流。屋堂内有厨房、茶室和几间客房,教师、同好授课时可在此暂住。

就在我且醉且思且徜徉间,后山传来一阵女人们的说笑声。少顷,见每个人拎着一把湿土淋漓、青黄相间的根状物来到我面前:“这是……”我不解地看着。

“竹笋,我们刚拔的,今晚你就能尝到了。”胡玉琦说完后,指着她身边那位中年女人介绍,“这是我老师。”

老师?正当我踌躇如何称呼她时,这位老师笑吟吟地说:“就叫我‘月亮姐姐’吧,如今人们都这么叫。”

“月亮姐姐?”

我们边走边聊,她带我们到俭而雅的茶室饮茶、闲话。原来人们之所以称她为“月亮姐姐”,是因为她在工作之余,用了十几年时间,在专家学者和媒体的帮助与支持下,深度挖掘故乡的历史故事与传说,将南郊秀美古远的明月山打造成为月亮的故乡。此后年年中秋节,人们都会在离此地不远的袁山拜月追远。故乡人记得她的诗意情怀,她也以此为慰。这不能不让我生出种种好奇:一位普通的教师何以成为“月亮姐姐”?她何以有此能为?原来,她的确是胡玉琦的小学老师,因为情怀,一路从教师到校长到县委书记再到市委副书记。可不管她的职位如何升迁,她重人文、爱家乡的初心始终不改,而且伴随职位的变化、眼界的拓展,其根扎得越来越深,其心想得越来越广。退休后,她没有感觉失落,反而愈加忙碌起来,她心无旁骛地发掘家乡的文化遗产,使其弘扬光大,滋养后辈。

“噢,我明白了,郑谷草堂就是你的另一部作品。”

“不敢不敢。”

郑谷草堂建成后不久,“月亮姐姐”从上海、江西邀请了十几位专家学者,又从宜春的中小学里选出一百多名九岁至十六岁的喜爱古诗词的学生,在郑谷草堂举办了一次“郑谷草堂诗词夏令营”。为期半个月的时间里,专家学者讲述他们精选的一百首古诗词,之后师生一起读诗、谈诗、写诗……夏令营的效果大好,由任桃英(即“月亮姐姐”)主编、江西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童真诗集》可作为见证。且看时年九岁的胡凌睿写的《愁思》:

平湖静月光,溪水比秋长。山菊初黄蕊,心思在远方。

再看时年十一岁的王博菡写的《忆江南·宜春》:

宜春好,气候最宜人。秀水常年花照影,袁山四季鸟传音。能不爱宜春?

从内容上来说,一首情景交融,寄情远方,欲飞长空一振;一首以景绘情、化情为诗,爱乡、颂乡,以故乡为荣。从技法上来说,均清丽婉约、讲求平仄、章法纯熟,虽童真有痕,不细品,还真看不出是出自孩童之手。更可喜的是诗集不薄,竟有二百首之多!宜春向来以月都、泉城、禅城而著称,坐在郑谷草堂,翻读手中的《童真诗集》,不禁想说这又何尝不是一座诗城!

谈话间,茶案已成餐桌:蛋羹、青笋、烧河塘小鱼、炒青菜……皆为自种自养。我边吃边赞边调侃:真是笋鲜、鱼肥,难怪郑谷要弃官还乡……

也有不知足的——

“谁?”

“月亮姐姐”笑指后山说:“鸡舍里的那只白鹅。”

这就引出了一个故事:一天午后,人们正在饮茶,突见一白色大鸟跃过屋顶,直朝对面的山上飞去。它翻山穿林,一会儿就不见了踪影。

“雁?不对,分明是鹅!可是鹅能飞吗?能不能飞我们去鸡窝看看就知道了。”

众人追到鸡窝一看,白鹅果然不见了,他们赶紧出去寻找,附近都没有,只好怅怅地过了一夜。没想到第二天早晨,一位山民将白鹅送了回来,说是昨夜听到鹅叫,抓到的。白鹅失而复得,谢过山民后,他们只得剪短它的翅膀,重新放回鸡舍,免得它再次不告而别,没想到它竟哭了三天三夜……

“人家是不甘与鸡为伍,不愿屈尊呢!”郑谷草堂的一位管理员调侃道。

“说不定人家想的是诗和远方!”胡玉琦笑着说。

一个郑谷草堂,一座宜春城,蕴蓄着多少诗文、多少佳话!放眼泱泱华夏,这样的诗意佳话何止车载斗量!我国向来以诗、礼著称于世,当年马可·波罗之所以东渡华夏,就是想一睹这个神秘而又优雅的土地的真实状貌,假如我们每个人都有如“月亮姐姐”一般的情怀,何愁诗礼之乡的传统文明不世代相沿、辉耀于世?

(原标题:诗乡絮语)

来源:北京晚报

流程编辑:TF021

分享到

生活中有诗意吗?这不是文人雅士的专属 其实只关乎选择

古香会历史文化展将办 重温西山永定河人文内涵

明朝蒙古使者为啥都爱往北京跑?这就不得不提“厚往薄来”原则

《英雄赞歌》填词者非职业作词人,为何非他莫属?

一家17代人守护袁崇焕墓近400年,宋庆龄、周恩来都曾来祭扫

从《红楼梦》王熙凤这番满分操作,品婆媳关系中的智慧

钱浩梁:成也李玉和,毁也李玉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