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首页

人文书乡

一眼能辨真伪,一摸能知该用何种材质,他们是国宝背后的隐名者

2019-11-29 00:50 北京晚报 TF017

“人间巧艺夺天工”,诗句出自元代赵孟頫。凝视那些历史悠久、形态优美的文物,很多人大概都会兴起如斯赞叹,可是,你是否意识到,这些文物之所以能够存世,是因为有一群人在默默奉献。他们就是“国宝修复师”。

林颐


《国宝修复师》 北京日报人物采写组中华书局

2016年,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走红,故宫修复师进入公众视线。这些另类“网红”的出现,意味着人们对这个不为世人所知的沉默行业的兴趣,也意味着传统文化的一种回归。就在此时,《北京日报》人物采写组确立“指尖下的传承”栏目,开始对国宝修复师进行系统访谈,不拘于故宫,也包括散处在全国各处文保单位的工作者。

费时三年,这些口述实录结集为《国宝修复师》一书近期出版。一篇篇实录,讲述每个人的故事。裱画科里年龄最长、资历最老,在故宫干了四十多年的徐建华;故宫博物院文保科技部钟表室的资深修复师王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官式古建筑营造技艺”传承者、故宫“最后的木匠”李永革……借助纪录片和书籍,我们感到熟悉而亲切。首都博物馆金石专家贾文忠、国家图书馆古籍修复师朱振彬、古代纺织品实验考古学研究学者王亚蓉等,在宫墙之外、大江南北,同样也在埋头劳作、缔造奇迹。

他们年龄都在暮秋之年。说起往事,清晰在目。怎样走入这一行的呢?起初,没有那么多的热爱,很少是因为兴趣,更多是偶然。退伍安置、接班、毕业分配、学门手艺,就是这样的普通理由,一枚枚螺丝钉被安放到需要的位置上,日以继夜,兢兢业业地完成使命。年华消逝,在漫长的时间里熬成了受尊敬的老师傅,他们最宝贵的就是用一生换来的经验,只一眼,就能分辨真伪,只一摸,就能知道该用何种材质,他们未必能够著书立说,肚子里的“货”却都满满的,全都是“干货”。

在他们眼里,工作是本分,就是要做好,不能偷奸耍滑。秉持着这样朴素的价值观,他们度过了许多寂寞的春秋。人生并非没有动荡,大时代的潮水不时席卷冲刷,带来命运的跌宕和生活的不幸,也有物质层面的诱惑,然而就这样一天一天过下来了,人与物的牵系,怎么可能没有爱呢?只是融进了日子里,是日常的部分,不必特意去说。

现在,经常有人上门拜访;他们走在路上,有时被认出来;甚至被叫“男神”。他们有点惊讶受到的礼遇。习惯了长久的“隐身”之后价值被肯定,他们觉得高兴。

说起工作,他们总是开心的。每一位都谙熟技艺。古书画修复,讲究“洗揭补全”,用抽丝剥茧的手段来修复光绪年间的诰命残片;故宫木器组的“秘方”是用富含胶原蛋白的黄鱼鱼鳔捣碎成糊状来制胶;在敦煌莫高窟里,樊再轩从1981年至今苦苦与“病魔”作斗争,努力让壁画避免岁月的侵蚀与风沙的摧残;说起恩师沈从文,王亚蓉就很幸福,第一次参与战国楚墓丝织品发掘抢救的经历让她永生难忘,千年楚服重生熠熠。

他们也担心。担心后继者的问题。“修复师”说到底是一个手艺活。在从前,他们入行都是拜师,由师傅手把手教出来,记得那一杯拜师茶,一辈子记着师傅的教诲,胆大心细,吃苦耐劳,钻研门道,安静摸索。“坚守”就是匠人的本分。

时代总在变化,守着老时光老手艺,还管用吗?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的《考工记》说:“国有六职,百工与居一焉。”中国自古以来就有“技近乎道”的文化源流,可任何文化都会经历沉浮兴衰、吐故纳新。故宫不能间断的修缮为传统工艺和匠人的传承提供了一个温室般的环境。但书里也说到,即使在故宫,古建的“八大作”如今留下来的核心也只剩下木作、瓦作和油漆彩画这组“铁三角”,其他已经被更先进的工艺取代了,夯砸地基的土作已经被机械化代替。

这是所有手艺都面临的危机。国宝修复因其特殊性,事实上比起其他行当相对还算缓慢的。“民艺复兴”是一个很大的课题,在本书里虽未强调,隐约见忧思。我以为,可以学习日本民艺家柳宗悦所倡导的“用之美”。探索现代化的民艺复兴之路,把器具的美与生活工艺结合起来。在这点上,故宫“网红”周边产品的创意开发与推广,是一个很好的途径,公众的关注会推动文保事业的投入与重视。以左靖为代表的“碧山计划”、“行动民艺”,试图以现代人的视角重新梳理传统文化在中国人的生产和生活中的位置,并以此为源头探讨展开传承与创新行动的可能,是近年来我国民艺理论和实践的可贵尝试。

老中青接班难的问题,没有必要埋怨年轻人浮躁,关键还是这个位置本身有没有吸引力。人才流失严重,拜师学艺的年轻人,很多到后来还是离开了,只好继续再招募新人。但这里,并不只是人的问题,还有体制的弊病。书中提到,故宫博物院属于文化部下属的事业单位,没有专门针对传统工艺、工匠传承的机制,比如,招聘的第一道门槛就是至少要本科学历,然而大学生来了往往都干不久,老师傅们想要的老实能干的技工却进不来。

老手艺依然可以焕发新彩,也有新血液的加入,也有年轻人的新鲜想法。写故宫家具修复师屈峰的那篇,明显与其他文章的气质有别。其他文章的人物谈吐大多朴素,而屈峰很健谈,时有金句,他会说:“你是一个生命,它是一个生命,两个生命在碰撞的过程中,就会用自己的生命体验去理解文物……”屈峰从中央美院雕塑系硕士毕业,梦想当一名艺术家,而家具首先是实用性的,故宫的工作起初让他极不耐烦,束缚了他的创作理念和自由,怎样逐渐在工匠和艺术之间找到平衡点,怎样从看似刻板的工种里获得成就感呢?我相信,不只修复师,所有对工作感到厌倦的人,都会有所启发。

文物修复也并非一项闭门保守的工作。秦俑修复师刘江卫系统的文物修复知识是跟意大利人学的。他从洋学堂第一次知道信息收集还要包括修复前的保存状态、存放环境、残损程度、病害的情况……第一次知道碎片切面要刷隔离层,这样做不但在反复拼对时不会对碎片造成新的磨损,还使修复具有了可逆性,万一需要打开时相对更容易。从X光片明暗判断文物如何成型等方法,也证明了科技手段对于修复能起到良好效果。

国宝修复,修炼器物,修炼人心,修炼的也是道。道之大者,在时间,时间终会证明。

(原标题:国宝背后的隐名者)

 

来源:北京晚报

流程编辑:TF017

分享到

《协和大院》维度丰富,在城市里建构一个故乡

北京的这座大院里,有说不尽的传奇

从“动物来信”中看儿童教育,用动物写信的方式总结科学、历史

从鲁迅郁达夫到莫言刘震云,边梳理中国新文学,边感受其中魅力

长篇小说《家》问世89周年,巴金为何没有续写以觉慧为中心的《群》?

感情是世界上最黏的胶水,《我的妈妈是精灵2》续写经典儿童幻想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