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首页

人文历史

寻北京盔甲厂胡同文脉:清代文人铁保在此安家,燕大汇文均有旧址

2019-11-26 02:42 北京晚报 TF010

近日,本报《百年前的燕园故事》一文,对燕京大学成立之初在盔甲厂胡同办学的往事作了介绍。这也引起了读者对这条胡同的关注。盔甲厂胡同之所以能办大学,与这里一直以来的书香文脉有着莫大关系。

作者:李仲民


上图为《燕京大学校史稿》中,一位燕大老人凭记忆绘制的“燕大城内校址各院分布图”。通过“分布图”大略可知,上世纪二十年代,燕京大学迁往燕园后,原燕大盔甲厂校址①、②两院并入汇文学校;③、④两院改为私立汇文第一小学校;⑤至⑨院改为他用,其位置恰好与笔者母校的位置大体吻合。

如今的汇文一小,虽然校名发生多次变化,但一百四十多年来,它一直在这一带为人们带来琅琅读书声。其前身是清末的一所蒙学馆(类似初等小学),后发展成为包括小学、中学以及大学在内的“汇文大学堂”。其中的大学部则成为早期燕京大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学部又发展为汇文中学。

曾任燕京大学校长的吴雷川(1870-1944)这样说:“今之燕京大学由前汇文、协和两大学合并成立。今之汇文小学则前汇文大学之初基也,故汇文小学实为燕京大学之先河兹值。”、

清代书法家铁保住于此

前段时间,一次偶然的机会,笔者回到了阔别多年的盔甲厂胡同,特意去小时候的母校看看。令人欣慰的是,母校还在,只是校名由“盔甲厂小学”改为“北京汇文第一小学”,另外还有一块牌子:“大方家回民幼儿园站东分园”。后来才知道,几年前,盔甲厂小学并入汇文一小,成为其分校。

盔甲厂胡同是一条小胡同,知道的人不太多,但它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

元代,这一带是元大都南垣外护城河与通惠河之间的一片狭长空地。明永乐帝定都北京后,对元大都进行了改建,元大都城的南垣向南移出二里,并重新挖掘了护城河,这里原有的河道演化成“泡子河”,并由此风景独好:“前有长溪,后有广淀,高堞环其东,天台峙其北,两岸多高槐垂柳,空水澄鲜,林木明秀”。

宣德二年(1427年),工部鞍辔局在泡子河西北岸的空地上设立盔甲厂,随后又在内城西南隅,今永宁、光彩胡同一带设立王恭厂,两厂用以制造、储藏盔甲及兵器。

明末,盔甲厂储藏火药众多,且疏于管理,事故频发。崇祯年间,盔甲厂停止生产火药,剩余火药深埋地下。清代,盔甲厂改为官府贮存废炮等军资的仓库。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九月,深埋地下的火药发生爆炸,震惊京师。金庸先生的先祖、康熙年间东南诗坛领袖查慎行,在《人海记》中如实地记下当时情景:“康熙甲子秋九月,海岱门(即崇文门——编者注)内地中忽作声,有光如电,初以为地震也。已知其地旧埋火药,覆大石板,上土厚尺余。不知何故忽废,飞石所中凡伤二百余人。”

平静之后的盔甲厂,因为周边景色宜人,有不少达官贵人居住于此,并衍生出炮厂胡同、裤子胡同、宽街等诸多街巷。

近日,笔者读了清末震钧的《天咫偶闻》,就发现了一件趣事:“炮厂、盔甲厂之街衢,皆拆成白地。铁梅庵先生故居即在此,今亦不可问……”

铁梅庵,就是“清四家”之一、清代满人中书法公推第一的铁保。原来,铁保就曾安家于盔甲厂。《书林藻鉴》这样评价他:“铁公《神道碑》楷书模平原,草书法右军,旁及怀素、孙过庭。临池功夫,天下莫及。”

在《天咫偶闻》中,对铁保的夫人也有记载,说她“善草书,工画兰,且能骑射、舞剑,又工举子业。”由此可见,铁保夫人是难得的文武双全的女子。

近代中国画坛巨匠吴昌硕亦喜作兰花,1900年他所作《兰花图》中,左下方这样落款:“焦墨写兰近惟铁夫人能之,缶记。”以缶翁的画坛地位与成就,能够给予如此评价,铁保夫人(铁保夫人曾有“铁夫人”之印)画兰水平之高,可见一斑。

书院里有小学中学大学

从明清两代来看,盔甲厂胡同素有书香文脉。到了清末,西风渐进,这里的文风更甚。1871年,美国基督教会“美以美会”在船板胡同开设蒙学馆,当时只有四名学生,课程以《圣经》、《四书》为主。经过几年的发展,光绪十年(1884年),在蒙学馆的基础上成立了“怀理书院”,设博学、备学、成美、蒙学诸馆(相当于小学部、中学部和大学部)。光绪十四年(1888年),怀理书院更名为“汇文书院”。因为学生的增多,汇文书院在附近的船板胡同、丁香胡同以及盔甲厂胡同一带盖起了德本斋、安德堂、德厚斋等一批校舍。到了光绪三十年(1904年),汇文书院大学部更名为汇文大学。

1919年,北京汇文大学、通州协和大学(北京潞河中学的前身)合并。次年,华北女子协和大学也被并入。合并后的新大学初名“北京大学”,为避免与当时的“国立北京大学”相混淆,最后学校正式定名为“燕京大学”。首任校长是中国人熟知的司徒雷登。

刚刚成立的燕京大学分为男部和女部。女部沿用华北女子协和大学位于灯市东口同福夹道“佟府”的校舍,那里据说原本是权臣严嵩之子严世蕃的府邸。清初被赐给康熙帝的母亲佟佳氏的家人使用,因而称为“佟府”。女部条件相对较好,男部就相对艰苦一些,男部利用汇文学校在船板、盔甲厂胡同的一部分办公室、礼堂宿舍等,又分散地租用附近一些民宅,因此不仅校舍狭窄,设备也非常简陋。当时的图书馆只有一间房舍,藏书量仅有二百余册。

当时,在盔甲厂胡同的校区(四院),是燕京大学从事教学活动的主要区域。曾在燕京大学女部上学的冰心,在《我的大学生涯》一文这样回忆:“有的功课是在男校上课,如哲学、教育学等,有的是在女校上的,如社会学、心理学等。在男校上课时,我们就都到男校所在地的盔甲厂去。”

《燕京大学校史稿》里也收录了多位燕大早期学生对于盔甲厂校区的回忆:“最终男校虽分为八院(一度有九院),其实也只有作办公室、礼堂,食堂和课堂的一、二、四院有点规模,其余各院都是简陋旧式平房充作学生宿舍,院内每屋三四人到两人不等,它们分布在附近的胡同内,因为附近有一个很大的旧式厕所,卫生条件是可以想象的差。”

当然,司徒雷登不愿意他的学校一直“蜗居”在如此分散且简陋的环境中。1921年,他筹款买下北京西郊前清的亲王赐园,并聘请美国著名建筑设计师墨菲进行总体规划,建造了人们熟知的“燕园”。

燕京大学迁往燕园后,盔甲厂校区留给当时的汇文中学、汇文小学使用。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两所学校也发生了一系列变化。

民国时期汇文小学被称为“私立汇文第一小学校”,因为当时还有位于前门西路的“私立汇文第二小学校”(成立于1914年)以及位于宣外大街的“私立汇文第三小学校”(成立于1916年)。

1949年后,“私立汇文第一小学校”改称盔甲厂小学。1957年在盔甲厂小学的东侧又新建了一所学校:盔甲厂第二小学。1958年,因拓宽东长安街以及建设北京火车站的需要,曾一度改称“北京市第26中学”的汇文中学迁至东城区培新街6号。盔甲厂小学则迁至北京站西侧的丁香胡同,以原汇文学校旧址的一部分作为校址,1978年更名为丁香小学。2010年12月,在学校建校140年之际,丁香小学恢复了原校名——北京市汇文第一小学。

而就在盔甲厂小学迁至丁香胡同后,原来的盔甲厂第二小学则改称“北京盔甲厂小学”,即笔者开头提到的母校。随着近年来教育改革的深入,最终并入北京市汇文第一小学。

胡同里诞生《红星照耀中国》

海伦·斯诺用盔甲厂胡同13号地址所写信件

盔甲厂胡同的“文气”不止燕京大学和汇文学校,中国革命史上一部非常重要的著作就是在这里诞生。它就是埃德加·斯诺(1905年至1972年)的《红星照耀中国》(即《西行漫记》)。

埃德加·斯诺于1905年出生在美国密苏里州一个小康之家,大学新闻系学成后于1928年来华,在上海出任欧美几家报社驻华记者、通讯员。1932年,他与刚到中国不满一年的25岁美国姑娘海伦结婚。

1933年春天,斯诺夫妇来到北京,租住在米市大街煤渣胡同21号。第二年,埃德加·斯诺应燕京大学的邀请,担任该校新闻系客座讲师,为了教学方便,1934年9月斯诺夫妇移居到海淀军机处8号(今北京大学南门外)一幢别墅中居住。

1935年夏天,斯诺被聘为英国《每日先驱报》和美国纽约《太阳报》特约记者,他们又搬回城内,租住在崇文门内盔甲厂胡同13号(旧门牌)。据说房子的主人是瑞典地质学家、燕京大学教授奈斯特龙博士。这座仿英国吉普林式的宅院占地6亩,房间虽然不多,每间房子也不算大,但院子宽敞,有花园、石山、球场、马厩和一座周围镶有玻璃的亭子,而且花园里还有海伦最喜欢的栀子花。

1936年6月,埃德加·斯诺从盔甲厂胡同13号出发,秘密前往陕北采访。经过四个月的采访,当年10月底,斯诺带着他的采访资料、胶卷和照片,从陕北回到北平的住所,经过几个月的埋头写作,《红星照耀中国》(即《西行漫记》)诞生了。他用生动的文字记录了毛泽东、周恩来、彭德怀、贺龙等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和红军将领的情况,也是第一次向世人介绍红军长征的真实情景。书中还配有大量照片,其中就有那张非常著名的毛泽东戴着红军八角帽的照片。

遗憾的是,斯诺夫妇当年在盔甲厂胡同的屋舍已被拆除,其大致位置是汇文一小对面的盔甲厂胡同6号院,如今“北京中安宾馆”所在。宾馆外墙、大堂中布置着与埃德加·斯诺夫妇有关的宣传画、老照片、雕塑等,以供后人凭吊。

 

 

来源:北京晚报

编辑:tf10

分享到

人是无法把告别画出来的,每一幅绘画作品的后边都站着一个人

历史上的淞沪会战什么样?亲历者张嘉璈的私人日记提供了一个视角

老北京文化第一街居宝地坐拥“朋友圈” 琉璃厂因何得名?

周瑜被抹黑 不怪罗贯中

方能自省最可贵,夏衍的考试在如今也有重要意义

龚自珍三游法源寺 所看所思不尽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