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首页

人文书乡

《圣彼得堡:三百年的致命欲望》:来到一座“不可能之都”

2019-10-25 08:37 北京晚报 TF003

据译者吴莉苇回忆,当出版社把美国学者乔纳森·迈尔斯的历史著作《圣彼得堡:三百年的致命欲望》交给她的时候,她心里直嘀咕说:“会有人想要去看俄国史吗?”俄罗斯历史,在不少人的心中也许正如吴莉苇所说,“太阴沉了。”与当地的气候类似,漫长而严寒的冬季似乎让一切显得灰扑扑的。“即使是首都莫斯科,除了红场的一组教堂建筑颇具东正教的古典风格以外,其他地方以灰泥结构的老旧大楼为主,比较没有特色。”吴莉苇曾去过一次俄罗斯,但圣彼得堡留给她的印象则完全不同:“来到圣彼得堡的中心区域,那里的建筑风格会使你会感觉仿佛到了西欧。”

作者 曾子芊


《圣彼得堡:三百年的致命欲望》
[美]乔纳森·迈尔斯 著
吴莉苇 译
上海人民出版社

在乔纳森·迈尔斯的笔下,历史名城圣彼得堡正是这样一座“不可能之都”——一座“国中之国”、“城中之城”。圣彼得堡根据欧洲范例建设,从俄罗斯西部边缘崛起,涅瓦河的冰冻雾气和被洪水淹没的沼泽地并没有阻止彼得大帝建城的脚步。1703年,它在魅力四射又虐杀成性的彼得大帝纯粹的意志之下开建,仅花了不到十年的时间就成为了一个古老国家的新兴首都。作为俄罗斯通向西方的窗口,圣彼得堡受西方文化的影响较深,各种不同文化在此交织,因此也铸就了一段与众不同的历史故事。

《圣彼得堡:三百年的致命欲望》是一本有关圣彼得堡的全面记述,从18世纪初建城开始,圣彼得堡的变化也展示出俄罗斯三百年来的历史变迁:最明显的恐怕就是名字的数次变更——圣彼得堡、彼得格勒、列宁格勒,再回到圣彼得堡。凋敝裹挟着荣耀,梦想与幻灭并存,正如《俄罗斯实境秀》作者Peter Pomerantsev所说:“在所有城市中,没有哪个比圣彼得堡更像一部小说。”

“它写得就很像小说,非常好读。”译者吴莉苇评价说,《圣彼得堡:三百年的致命欲望》不同于一般的专业历史著作,属于“通俗史”的范畴。在书中,圣彼得堡的三百年历史被浓缩成了“三幕剧”的形式,从俄罗斯的几位“荒唐君王”演起,再到能发出“大声音”的“小人物”——民众和艺术家们如何鼓舞人民最终推翻帝王统治,最后则落在圣彼得堡经历“彼得格勒”和“列宁格勒”的革命洗礼,重回“圣彼得堡”,迈向现代化的故事。我们会看到,这座城市如何充满着矛盾。众多俄国的荣耀都在这里开创;它孕育了普希金、陀思妥耶夫斯基、柴可夫斯基、肖斯塔科维奇、帕夫洛娃和努里耶夫等艺术天才;然而,在光彩夺目的宫殿、童话般的舞会和迷人的花园外,数千人的鲜血也曾泼洒在城中积雪的街道上。

“作者写得非常的细,它所采用的历史事件不一定很著名,反倒恰恰是那些我们不常能在教科书上看到的事件,这些事情读者可能从来都没有听说过,或者说只是有比较笼统的概念。”吴莉苇说,乔纳森·迈尔斯采用的不是论证性质的写法,而是将一个个事件串连形成历史的记叙。这样写的好处在于书里会有很多故事:“比方说,‘二月革命’发生前,俄国的局势是怎样的?人民产生了什么样的情绪?做了什么事情?通过事件的演变、排比,呈现出事态、时局的变化。有了这些铺垫,读者才会明白为什么在那个时间会发生这样一场革命。”

书里写到的二战期间圣彼得堡被围城也让吴莉苇印象深刻,“不少书都会从战略的角度去写列宁格勒战役,但这本书则采用了很多城市幸存者在当时写的日记、笔记,来讲述当时的时光。读者在看二战史以及与二战相关的书籍时,恐怕也不太容易能看到这些。”

作者乔纳森·迈尔斯最终将“欲望”作为这本书的关键词,他在结尾中写道:“我注视着动荡的涅瓦河撞击河岸……我在思考致命的欲望——一个边疆堡垒的欲望,一座帝国都城的欲望……”在他心中,圣彼得堡也许始终是一座混乱的、急功近利造起来的城市,它的“不可能”与灿烂之处恰好是君王意志的体现。对待专制制度,哪怕帝王再杰出,他也不愿苟同。

“作者站在一种西方人常有的民主社会的立场上来批评俄国史,这是很常见的,因为圣彼得堡的历史对他们来说完全是另一个世界发生的事。”在翻译过程中,吴莉苇对乔纳森·迈尔斯的思考方式和语言使用感到“很熟悉”。她承认作者有比较深沉的思考,“哪怕激烈的情绪在内心,他也用了一种看似平稳的态度把它写出来——仍旧还是有情绪,但情绪是迷人的。这是它与专业历史著作的区别,因此读起来会比较‘赏心悦目’,让一般的读者更易于接受。值得注意的是,作者写书也会受到自身文化和教育背景的影响。我们可以参考他的立场和角度,以助于更全面地理解这座城市和俄罗斯历史。”

(原标题:来到一座“不可能之都”)

来源 北京晚报

流程编辑 TF003

分享到

普京下令抓捕圣彼得堡爆炸案嫌犯:若受到威胁,就地消灭

LensCulture2016街头摄影获奖作品精选之圣彼得堡

圣彼得堡:战斗民族的艺术之都 二战时用交响曲对抗德军炮火

《协和大院》维度丰富,在城市里建构一个故乡

北京的这座大院里,有说不尽的传奇

从“动物来信”中看儿童教育,用动物写信的方式总结科学、历史

从鲁迅郁达夫到莫言刘震云,边梳理中国新文学,边感受其中魅力

长篇小说《家》问世89周年,巴金为何没有续写以觉慧为中心的《群》?

感情是世界上最黏的胶水,《我的妈妈是精灵2》续写经典儿童幻想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