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首页

新闻经济

节日扎堆“上线” 谨防消费陷阱

2019-08-08 15:10 北京晚报 TF017

七夕情人节(8月7日)、88购物节(8月8日)、818购物节(8月18日)……

8月似乎是各大互联网密集营销的一个月份,伴随智能手机的普及,手机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不只是实现打电话发短信等基础功能那么简单,购物、娱乐、求职等APP层出不穷。在“流量为王”的时代,各大电商平台以抢占流量、争夺用户为终极目标。同时我们也应看到,围绕着节日经济的快速发展,大大小小的问题也暴露出来了。

鲜花电商

 “七夕促销问题多

一年一度的“七夕”带着一如既往的浪漫如约而至,鲜花成为点缀该节日必不可少的物品。随着鲜花进入销售高峰,不少电商也推出购花浪漫活动,涉及的促销活动多种多样,但鲜花枯萎、配送超时等问题也随之显现。

近些年来,鲜花购物电商平台如雨后春笋般兴起,但玩家众多难免质量会良莠不齐。近期,杭州本地知名O2O鲜花电商平台“门客生活”出现门店关闭、微信和官网停摆的现象,导致大量预付式消费的用户维权无门。

除了鲜花电商“门客生活”关店带来的消费者退款难外,以花加、花点时间等为代表的日常鲜花包月定制模式鲜花电商平台也曾被消费者投诉商品久未发货、售后服务差等问题。

近日,电子商务消费纠纷调解平台发布的用户投诉大数据报告显示,涉及投诉较多的鲜花电商平台主要有:一朵朵鲜花、四叶鲜花、门客生活、窝的鲜花、与花生活、Flowerplus花加、花礼网、花点时间、爱花居、送花网、花意生活、花间意鲜花网、中国网上花城、娟蝶鲜花网、幸福花岛、心成花店。

另外,该大数据报告显示,热点被投诉问题主要聚焦在:预付款陷阱、久未发货、送错地址、质量问题、货不对板、售后服务不到位、售后退款难、网络欺诈等这八个方面。其中,配送延迟、久未发货是全国用户对鲜花电商平台投诉的“重灾区”。

报告指出,因物流配送不及时导致鲜花商品质量受损作为鲜花电商的一大痛点问题,不仅制约鲜花行业的发展,还增加因损坏而支出的成本,配送时效慢更是影响消费者购物体验以及消费需求,因此,开辟鲜花物流及时配送是保证消费者收到新鲜鲜花的重要途径。

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法律权益部助理分析师蒙慧欣建议,消费者在购买具有配送时效的物品时,尽量避开购买高峰期,并且了解发货时间和大致的物流时间。

与此同时,《电商法》中要求,电子商务经营者应当按照承诺或者与消费者约定的方式、时限向消费者交付商品或者服务,并承担商品运输中的风险和责任。对于运输出现的消费问题以及发货时效都是平台责任的体现,平台应担负起平台责任,避免消费纠纷的产生。

此外,电子商务消费纠纷调解平台提醒消费者下单需要谨慎,下单前需选择有信誉的网站;发货时要注意送达时间,同时与花店约好时间;到货时要先确认花朵的新鲜度、朵数、品种等信息;而在售后阶段,则要保存所有交易记录,这对维护消费者权益尤为重要。

另外,报告指出,如果消费者需要维权,可通过向市场监管、12315、消协等有关部门投诉,或者向电子商务消费纠纷调解平台、微信公众号“网购投诉平台”、新浪微博“电商维权顾问”等求助,亦可向媒体爆料,通过舆论监督力量维权。

小红书

涉嫌欺诈消费者遭消协点名

相信很多人都和记者一样,当想要买一样东西的时候就会开始犹豫,因为不知道产品的功能和实用性,这个时候我们就会开始在网络上寻找答案,可是网络上的回答往往五花八门、真假难辨,有时候会让我们更加毫无头绪,就在这时小红书出现在大家的视线之中,小红书凭借着免费的内容,还有许多的用户分享,就和淘宝上的买家秀一样,受到了许多网友的喜爱。

就在七月底,小红书却惨遭各大手机应用市场下架,这是为什么呢?原来在小红书发展前期,小红书对于分享的内容并没有太高的要求,甚至是只要你会说话,长相过得去,就能够在小红书上分享,然而这些人有了一定的粉丝基础后,就会有一些商品的厂家找上门来,要求帮忙推荐自己的产品,其实就是花钱做宣传,网红们为了能够挣钱,就会开始利用数据刷粉丝,从而提升自己的知名度。在积累了一定的粉丝之后,就会引来厂家合作,这些网红在与厂家接触后,便会大肆宣扬一些自己从来就没有用过的产品,甚至连成分都不知道是什么,就开始和粉丝们说这种产品的各种好处,引来粉丝的购买,这种睁着眼睛说瞎话的博主,在小红书上越来越多。

小红书的这种状态,一直在消耗着用户对于平台的信任,对于小红书来说,平台上充斥着大量的虚假推广,小红书对于这一现象,没及时制止,反而任由其发展,最终才会难逃被下架的命运。

据了解,北京市消费者协会8月1日上午公布百款真丝服装比较试验结果显示:40款不符合标准要求的样品中,有35款来自网店,其中从小红书购买的样品全部不符合标准要求。

本次比较试验样品由市消协工作人员以普通消费者的身份从部分商场及网络购物平台随机购买,涉及96个品牌100款样品,购买价格从33.9元至2370元不等。经测试,16.7%实体店样品不合格,而网购样品不合格率高达50%。测试发现有9款样品实测不含桑蚕丝成分,与网页宣传或产品明示不符,涉嫌欺诈消费者。

北京市消协在通报中提醒消费者,购买真丝服装时可平摊观察,真丝有吸光性能,看上去不发暗,顺滑不起镜面,手感柔和飘逸,丝线较密,用手抓会有皱纹;在接缝或锁边等不会影响服装外观的地方,抽出部分纱线燃烧,真丝看不见明火,有烧毛发的味道,丝灰成黑色微粒状,可以用手捏碎,仿真丝遇火起火苗,有塑料味,火熄后边缘会留下硬质的胶块。

智联招聘

倒卖个人信息案件频发

对于要跳槽年轻人和刚刚毕业的大学生而言,8月份也算得上是求职过程中的一个“节日”。

跳槽、找工作,相信现代职场人都会或多或少有过这样的经历,而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来临,找工作的途径已经由传统途径,变成了现在的网上投递简历。而最近招聘软件智联招聘却被网友集体吐槽,许多网友表示智联招聘注册一次后,引来骚扰电话不断,不堪其扰。

据媒体报道称,近日,北京市朝阳法院第二次开庭审理“智联招聘”员工参与倒卖公民个人信息的案件,该案涉及公民个人信息达16万余份,未当庭宣判。

报道显示,被告人卢某和王某在案发前为智联招聘销售人员,被告人郑某为售卖个人信息的淘宝店主。卢某通过公司内部获取了超过60个企业名称,并协助郑某用PS伪造虚假的企业营业执照蒙混过关。当公诉人当庭询问其做法是否符合智联招聘制度要求时,卢某称自己并未从中获益,是“领导跟我说客户给钱就行”。

据悉,按照平台的常规信息销售流程,企业需在签订正式合同后经智联招聘平台审批,审批生效后对方以企业账号的形式获得用户信息。显然,上述销售人员获取内部企业名称、协助伪造假营业执照等行为并不符合平台要求,但内部 “可操作空间”却很大。

据了解,智联招聘员工倒卖信息获利案件此前也曾发生。公开报道显示,2016年6月22日,智联招聘曾主动向公安机关报案其员工申某私下出售几十万条网站个人简历,最终申某被法院认定其行为构成非法获取公民信息罪,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六个月。

“智联招聘虽不承担刑事责任,但不代表没有任何法律责任。用户将其个人信息提高给智联招聘后,智联招聘应当采取合理的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以保障用户的个人信息安全。但是过去很多案例中,智联招聘的内部员工利用管理漏洞,私自倒卖个人信息,智联招聘没有尽到相关的安全保障义务,需要对用户信息被泄露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中国政法大学知识产权中心特约研究员赵占领表示。

 

来源:北京晚报产经新闻深度报道组

分享到

“双循环”战略显效内需强劲:新任CEO陈磊带领拼多多迎来首个盈利季度

“双11”别光忙着下单!这些坑一定要注意

5699元起!拼多多iPhone12百亿补贴全网最低价

猪肉价格连涨19个月后首次转降,10月CPI涨幅创今年新低

海关总署:前10个月我国进出口增长1.1%

北京11月再发950万张消费券!每周六10点起发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