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首页

新闻国内

2019记者回乡记:工作地点搬新址 从三层小楼变成科研基地

2019-02-11 14:00 北京晚报 TF011

盼着盼着,又一年春节来了;步履匆匆,万千游子踏上返乡的旅途。在旅途的终点,“家”正以崭新的面貌迎接暌违已久的游子。本报今天刊出12名记者回到家乡的所见所感。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每一个“家”的小变化都折射出“国”的大发展。今年适逢新中国成立70周年,感受每一点家乡之变,都能触摸到这崭新时代背景下祖国发展的强劲脉搏。

沈北新区新建的科研基地。

地点:辽宁沈阳

“你还记得这里吗?咱们刚到沈阳的时候就住在这里。”春节回乡,路过曾经生活的地方。从小我就是核工业的家属院长大的孩子,父母从事核地质工作,十几年前调到辽宁沈阳。他们工作的研究所是一座建于上世纪50年代的苏式闷顶三层小楼,显得有些灰暗老旧,我念书的中学与之一街之隔。如今,我曾上学、生活的地方已变成了一座大型购物广场。

我们一路向北,奔向位于沈阳北郊三环以外的沈北新区,父母工作单位新址,我们的家也搬到了这里。“随着国家国防及经济建设对矿产资源需求的增加,地质事业备受重视,勘查能力日益加强,加上政策支持,研究所已经变成了一座科研生产基地,2015年落成启用。”说到这里,爸爸脸上流露出自豪的神色。

一切都有着巨大的变化。爸妈单位门口有一条蒲河,北岸有一座孝信桥,孝信桥的东西两侧分别是两座公园。“过去沈阳的地铁二号线只到北二环附近,如今已经延伸到了北四环,北端就在咱家附近。”爸爸告诉我。沈北新区是沈阳综合配套改革的试验区和新型产业的集聚区。“十几年里,很多高校、科研单位、高新技术企业来这儿了,咱家附近就有不少。”

距我家不到两公里曾经的小村镇,如今是由辽宁大学、沈阳师范大学、中国医科大学等高校组成的大学城,周边地铁、商场、住宅俱全。“你要是问我这些年的变化,作为一个一辈子投身祖国核地质事业的工作者,我还是感触颇深的。这十几年间,工作单位从一座三层老式小楼,变成了一个分区完备的科研生产基地,这样的变化和发展怎能不令人自豪呢?”望着窗外,新区夜色中逐渐亮起的点点灯火,爸爸感慨地说。

 

 

来源:北京晚报 记者 孙乐琪

流程编辑:tf011

分享到

记者返乡亲历:京津冀一卡通畅行、长三角将添新机场……回家路更便捷

2019记者回乡记:“梨都”县城换了地标 住出大城市的感觉

2019记者回乡记:“小”厦门有了“大”格局 颜值内在兼备

2019记者回乡记:山西永济消费升级 “现在啥都美!”

2019记者回乡记:银幕变迁见证这些年 感应昔日情怀

2019记者回乡记:河南南阳换新颜 在家门口也能迷路

2019记者回乡记:赶集从必需品变调剂品 收快递成农民新选择

2019记者回乡记:陕西宝鸡经历十年变迁 高新区广厦林立

2019记者回乡记:剑门关开通高铁站 巴蜀险途更畅通

2019记者回乡记:北方小城有了高铁 人们出行多了新选择

2019记者回乡记:南通曾为“难通” 如今长江天堑变通途

流失百余年的圆明园马首,年内将首秀!

终于回家了!68件流失英国文物追索回国

暴雪预警升级为橙色!这些地方居民请注意安全

国家发改委回应近期民生热点——猪肉价格去年3月以来首次同比下降

天问一号探测器飞行里程破3亿千米,计划明年2月实施火星捕获

年业务量突破700亿件!快递近三个月实现“三连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