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首页

深读观点

“假日办”这14年名没起好一生黑 没有被撤只是升级了

2014-09-17 10:04 网络 admin

2014年9月17日讯,“假日办”,这三个字刚被人们熟知不久,却传来被撤销的消息------

21

20

 

前日,运行14年的“全国假日旅游部际协调会议”正式撤销,全部职能并入新设立的“国务院旅游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之中。

 

公众眼中,“假日办”被撤销遗留问题无数;专业人士的语境中,“假日办撤销”却是伪问题、外行话。

两者之间何以有如此理解沟壑?回顾“假日办”的历史,也许能找到答案。

 

创立伊始

“假日办”应叫“旅游办”

 

从某种角度看,公众对于“假日办”的不满,很大程度来自于这个误导性极强的名字。

2000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出《关于进一步发展假日旅游的若干意见》,“意见”第八条中提出,要“建立全国假日旅游部际协调会议制度”。

“假日办”正是脱胎于这则意见,南开大学学者周望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曾表示,国务院层面有三种议事协调形式,层次由高到低分别为“领导小组”、“协调小组”和“部际会议”。“部际协调会议”,只是“部际会议”中较低一级。
而在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官方网站上,将“部际联席会议”定义为一种工作机制,并非固定机构。

与此同时,虽然“全国假日旅游部际协调会议”的工作重点是方兴未艾的“黄金周”,但其重点并非“假日”,而在于“旅游”。

从“部际协调会议”的最初参与者--国家旅游局、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公安部、建设部、铁道部、交通部、民航总局、国家统计局--就能看出这一事实。根据“意见”,会议的主要作用是在“黄金周”之前和之间发布旅游信息,疏导客流,协调处理出现的重大交通、安全和紧急救援等有关事宜。

既然是“会议”,只有开时才有,平日发布消息、协调事务需要一个名衔,“全国假日旅游部际协调会议办公室”,也就是俗称的“假日办”应运而生。

由此看来,“假日办”更准确的简称,应该是“假日旅游办”。

 

默默无闻

“旅游安全”才是主题

 

事实上,“全国假日旅游部际协调会议”成立头几年可谓默默无闻,公众的关注点还在于黄金周旅游本身。

据媒体报道,1999年的第一个“五一”长假,全国各地的旅游者蜂拥到京,毫无准备的商场却如往日一样准时关门,导致顾客围住大门要求购物,商场内部的保安则奋力抵挡汹涌的客流。而到了2002年“五一”,国内累计出游人数已高达3.8亿多人次。乃至有媒体形容“黄金周就像一首交响曲,一开始是各唱各的调,慢慢地开始奏出了完整的乐曲”。

乐曲已奏多时,2003年9月,“协调会议”才召开第一次全体会议,彼时的中国刚经受住非典的打击,“协调会议”亦聚焦于此,强调非典过后的第一个旅游黄金周(“十一”国庆),要实现“健康、安全、秩序、质量”四统一。

2007年12月,《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再次修订,“五一”长假被取消,相应地增加了清明、端午、中秋三个中国传统节日。也许是因为“小长假”增多,或是因为假日旅游人数的大幅提升,全国假日旅游部际协调会议的召开次数明显增多。据国家旅游局官方网站资料记载,2009年至2012年四年间,“协调会议”共召开了5次全体会议,而“协调会议”运行的十四年中,全体会议一共只召开了9次。

由于全体会总是在假期前召开,因此假期安排从来都不是重点,旅游安全才是会议的主要内容。在2012年8月举行的第九次全体会议的新闻稿中,就多见诸如“确保旅游安全是做好假日旅游工作的重中之重”的语句。

而在现实中,随着公众对于“黄金周”的适应,有关黄金周旅游的种种质疑开始成为社会热点。2012年,有网友首创“拼假攻略”,直指假期安排合理性问题;而“假期高速免费成停车场”,也成为2012年后“逢节必应”的话题。

即便如此,在创立十一年后的2012年,“假日办”仍旧是没有什么名气。

 

声名鹊起

“假日旅游”成为社会常态

 

让“假日办”闯出名声的,还是2013年底的一次例行调查。

2013年11月,为确定2014年放假安排,“假日办”发布了一次公共调查,共包含3套调休方案的问卷,被指“朝三暮四”;而得票数高的方案也未必采纳的表态,更让“假日办”瞬间爆红。

正是“假日”二字的误导,让公众将假期安排不合理、节假日多年未增加的怒火集中到“假日办”,尽管官方人士和相关领域专家均解释了“假日办”只是调查的执行机构,并无权决定假日安排,但“不作为”的黑锅,“假日办”只能含泪背起。
不到两个月后,2014年放假方案公布,春节除夕不放假的规定,再次让公众将炮火指向“假日办”。1月30日,除夕当天,众多网友开始拨打“假日办”热线电话,笑称查岗,“看一看假日办的工作人员是不是也上班了”,导致“假日办”的多部热线电话均全天占线。

至于在过去的十几年中,除夕不放假才是常态的事实,此时无人提起。

声名鹊起之下,“全国假日旅游部际协调会议”的工作进程却在减速,查阅国家旅游局官网,2012年8月召开第九次全体会议后,再无相关会议的信息。

对此,旅游专家刘思敏解释,“不开会”恰恰说明“假日旅游”成为社会常态,政府部门的相应处置步入正轨,作为应急机制的“协调会议”,已起不到作用。

 

未来

“假日办”没撤 只是升级了

 

刘思敏(旅游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假日办”寿终正寝了,被撤销了,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首先“全国假日旅游部际协调会议”,它并不等同于“假日办”。协调会议的成立源自于黄金周出现后旅游市场的火爆,是一种应急机制。这种应急机制随着黄金周的常态化,作用越来越小。

去年国务院31号文(《国务院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的发布,说明中央政府对于旅游发展高度重视。因此“全国假日旅游部际协调会议”的职能也面临着改变。在这个背景下,国家旅游局等部委主动要求建立“旅游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并获得了国务院的批准,因此说“全国假日旅游部际协调会议”被撤销了并不正确,它是升级了,主动转变其职能了。至于“假日办”本身承载的功能也没有消失,还是“旅游工作部际联席会议”的重要内容。

网友们关注的带薪休假的落实,节假日的安排等问题,不是旅游局一家可以解决的,需要更多部门的配合。“旅游工作部际联席会议”要比“协调会议”高,副总理亲自挂帅,它所关注的问题也不光是假日旅游这一个方面了,而是把假日旅游纳入到旅游发展这个大框架中,比如说督促带薪休假政策的落实,就会成为其工作内容的一部分。

 

来源:北京晚报——北晚新视觉网  主笔:吴楠  插图:宋溪

分享到

苏文洋:假日办不能说没就没 还得总结经验教训

假日办撤销新华社吐槽:民心所向 精炖葱烧排骨汤面康师傅哪能比过庆丰

“全国假日办”运行14年后正式撤销

看过即吃过?看吃播多为“心理代偿”,专家:猎奇受宠会导致更多效仿

“30+”要提防哪些职场陷阱?用劳动合同法带你看透《三十而已》

杜绝浪费!北京多家餐馆推出小份菜单人餐,还有“光盘”奖励

“防沉迷系统”破解很容易,想让孩子充实过暑假,家长得“根治”

如何培养真正的非遗传承人?不能只靠体验,还需成体系课程

护理员收入低流动大,养老院难招到大学生,留住养老人才先从“钱”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