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首页

新闻科技

送别“氢弹之父”于敏院士:于家为国铸重器 敏思笃行创伟业

2019-01-22 14:33 北京晚报 TF008

今晨,冬日的暖阳洒进八宝山,距离于敏院士的告别仪式开始还有一个多小时,殡仪馆大礼堂的门前已经排起了上百米的蜿蜒长队。白发苍苍的学者和年轻的学子胸佩白花,纷纷赶来为这位“氢弹之父”送最后一程。

“于家为国铸重器,宁静致远宏谋动天地;敏思笃行创伟业,科学求实精神炳千秋”的挽联是于敏先生一生的真实写照。记者在八宝山殡仪馆大礼堂的休息室里见到了于敏先生昔日的学生、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中科院院士张棕烨,“于先生是我的恩师,带我工作了十年,让我受益匪浅。他不仅是循循善诱的良师和严格要求的严师,也是非常关心学生的益友。”

84岁的张棕烨颤抖着声音回忆,有件事令她十分感动,一直不能忘怀,“由于当时的工作原因,我有很长一段时间没有再与他见面了,尽管在我的心里常常挂念着他,但一直不敢与他联系,只能将问候经同事转达。有一天早上,于先生突然出现在我们当时住的集体宿舍。我们在十几平方米的小屋里聊了许久,仍然意犹未尽。”张棕烨的眼眶里泛出泪花,“我送他回去,注视着他,在蓝旗营站登上公共汽车时,心中真是百感交集,止不住流下了激动的泪水。”张棕烨哽咽着告诉记者,“他生病后我去看过他,他知道我去了,但是已经表达不出来,眼睛却仍炯炯有神……于先生带我走进科研工作,教我怎么做人,给予我的太多太多。”

“我跟于先生算是有着不解之缘。”年逾八旬的北大物理学院教授郑春开是于先生的校友,他没有搭乘学校的校车,而是提前赶到了告别会现场。“当时我们住得很近,但是我并不知道于先生在做氢弹的研制工作。我当时的系主任给了我们一个研究课题,让我们进行数据计算,当时也不清楚要干什么,就这么做出来了。后来数据送给了钱三强先生,过了19年之后我才知道我们是给于先生提供了理论计算的基本数据。”郑春开激动地打开手机中的照片给记者展示,“后来我还跟于先生有过两次合影,照片很珍贵,我让学生帮我复制留下来,珍藏在家里。我所做的工作能为他铺路,我感到非常荣幸!于先生追求科研的精神永远激励着我!”

 

来源:北京晚报 记者 李祺瑶  王海欣 摄

分享到

缅怀!“两弹一星”元勋于敏逝世 曾婉拒“氢弹之父”称号

我国“氢弹之父”于敏去世!曾隐藏身份30年,两弹一星元勋仅余3人在世

中国氢弹之父于敏获国家最高科技奖 奖金500万每年授予不超2人

北斗国际民航组织标准完成技术验证,确认各国意见后将向全球发布

“天问”“嫦娥”新帮手:我国首个深空天线组阵系统正式启用

全国首批!延庆挂牌“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区”

戴口罩也能人脸识别、蓝牙解锁车门……进博会勾勒智慧生活新图景

“天问一号”完成第三次轨道中途修正,已在轨飞行98天

华为Mate40系列正式发布,亮出史上最强手机,对决新iPhone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