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首页

新闻社会

北京老煤厂改造成敬老院:四合院风情浓郁 安全设施相当完备

2018-12-24 11:57 北京晚报 TF017

从宣武门往南,转进达智桥胡同,没几步就到了著名的杨椒山祠。沿着校场三条往南,再转进校场小八条,胡同越来越深,生活的气息越来越浓。金泰颐寿轩敬老院八条分院就坐落在这里。对于这座敬老院,老街坊们再熟悉不过了。“金泰”,就是以前的北京市煤炭总公司,这座敬老院,就是以前的广内煤柴厂校场小八条门市部。2001年,在“煤改电”的浪潮下,这里转型变成了敬老院。

煤厂改造成的敬老院里科技含量比较高。图为工作人员在演示生命体征监测系统

敬老院里的“四合院”

“这里以前真是煤厂?”许多人来到八条分院,往往是这样的第一反应。

的确,这座敬老院早已褪去了煤厂的痕迹。青砖灰瓦、红漆大门,从外观上看,这里和胡同里的大院儿并没有什么显著分别。一进门,院里也是一派北京四合院的风情:墙上挂着中国结,房檐下还挂着鸟笼,还有大红的福字,翠绿的吊兰……这些设计,让人感觉仿佛不是进了敬老院,而是到了老街坊家里串门儿。

改造成敬老院之后,四合院式的建筑风格让人完全看不出煤厂的样子。

不过,这里的细节又处处提醒着人们,这里的确是一座敬老院。和传统的四合院不同,这里采用了“无门槛设计”,方便老人活动。院里的过道都装上了扶手,地板也都铺设了防滑地胶,老人的房间里安装有应急报警装置,就连卫生间里也进行了适老化改造。在老人的用餐区,桌椅都是圆角的,防止老人磕着碰着。有的桌子上还贴着印有老人姓名的标签,上面也有着贴心的小细节:“孟大爷,84岁,高血压、管状视野、防摔倒。”

这样的细节还体现在服务上。这里的老人是一日四餐,在厨房的墙上,贴着老人的各种忌口。老人的房间里,还配备有“智能床垫”。这是一套生命体征监测系统,一旦老人呼吸心跳出现异常,或是离床时间超过一定时间,系统就会自动报警。

在这个只有31张床位的敬老院里,老人们生活得很幸福。

王师傅的“老地方”

“这里原先是料棚、这里是机器棚,那边是仓库,那边是开票装煤的地方。”56岁的王新江最早是广内煤柴厂校场小八条门市部的送煤工,虽然这里早就改造成了养老院,但他依旧能指出老煤厂当年的模样。

“原来不用挂牌子就知道这儿是煤厂。地上都是漆黑的车轮印儿,空气中飘着煤渣子,门市部的桌子上、地上甚至是床上都是煤灰。”王新江说,那时候两三条胡同就有一个煤厂,送煤工可以说是胡同居民最熟悉的陌生人。

过去的煤厂被形容为“黑脏累、吃穿费”   摄:金建平

王新江对煤有着深厚的感情。他清楚地记得,在1984年他刚参加工作那会儿,煤厂还卖引煤球的劈柴,这也是单位为什么又叫“煤柴厂”的原因。他还记得,那时候蜂窝煤是2分3厘25一块,精确到小数点之后好几位。有的居民为了省下3分钱,每次买煤只买10块。

不知不觉间,他从小王变成了老王,他的岗位虽然有过几次调整,但始终没换单位。老街坊们看见他,还是会热情地打声招呼:“胖子,吃了没?”

随着北京逐步告别燃煤,曾经给千家万户送去温暖的煤厂也逐渐地退出历史舞台。1999年前后,校场小八条门市部关停。2001年,这里正式转型做养老。

王新江没有想到,自己有一天也会成为一名“养老人”。

投身养老 服务没变

“那个时候,整个社会的养老意识还不强,许多人认为不孝顺的子女才会把老人送敬老院。”金泰颐寿轩经理张亮说,转型之初,他们也曾遇到过瓶颈。

从煤厂转型做养老,即使放到现在也是一件难以想象的事,况且是在十几年前。张亮说,当时社会上还没有“适老化”的概念,也没有可以参考的标准可言,他们只好从“亲情服务”出发,然后再一点点摸索。“比如无门槛设计,就是我们从实践中摸索出来的。”

决定做养老之后,煤厂原有的房子进行了彻底地加固,在设施安全、消防安全方面都进行了改造。在人员配置上,一些服务性的岗位由原来的煤厂工人转岗,但是在护理等专业性岗位上就需要招聘专业人才。就这样,金泰颐寿轩的第一家养老机构建起来了。

突破了转型之初的瓶颈后,第二家、第三家养老机构也纷纷在老煤厂的基础上投入运营。由于煤厂大多是平房,独特的中式庭院风格就成了这些养老机构的共同之处。

2009年,王新江又回到了校场小八条。这一回,他的岗位是切菜工。一开始,他感觉很不适应。“当时就感觉没啥劲,跟老人聊天有什么意思呢。”但很快,他喜欢上了这里。这里住的老人,大多都是住在周边的胡同里,当年王新江还是一名送煤工时,这些老人就是他的老客户。

王新江如今在敬老院里负责后勤工作。在他眼里,煤厂似乎又没有变。存放蜂窝煤的库房不见了,变成了宽敞明亮的活动大厅;运煤的板车还在,只是不再运煤了,而是被改造成了敬老院的景观。

煤厂变了 温暖依旧

目前,金泰颐寿轩敬老院已经发展为拥有11个项目的连锁养老机构,除了有敬老院,还运营有养老驿站、养老照料中心。在西城区白纸坊街道,由煤厂改造成的一家新的养老照料中心即将开业。在展览路街道,一座新的“四合院”正在改造之中。

这些曾经的煤厂绝大多数位于东、西城区,因为土地面积小,分布又比较分散,如何开发利用很有难度。但是对于居民来说,找个离家近的养老机构则是“可遇不可求”。这样的转型,对于企业和社会来说都是“双赢”。

煤厂改造成为敬老院,最受益的还是周边的居民。“过去煤厂是‘黑脏累、吃穿费’,转型做养老之后,不但环境上干净了,而且还能给大家提供高质量的养老服务。”除此之外,这些养老项目还开设了“老年餐桌”,解决了社区老人吃饭难的问题。张亮说,过去煤厂保障着居民的供暖,如今转型做养老,同样是为周边的居民服务。虽然业态变了,但是服务没变,社会责任没变。

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养老事业有了长足的发展,由煤厂转型的敬老院也更加专业化。不仅人们的养老观念转变了,随着人们对养老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如今的养老和十几年前已经是天壤之别。张亮说,他们仍在不断学习,还有许多地方需要提高,为老人提供全天候全功能全细节的照顾。

八条分院的院长李莹莹有着多家养老机构工作的经历。对于她来说,现在的单位和她之前工作过的地方很不一样。她说,尽管煤厂没有了,但是敬老院的日常工作已经注入了老煤炭人的服务基因。

王新江说,煤厂变了,但是老煤炭人的初心没变。只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当年他是把温暖送到居民家里,现在把温暖送进老人心里。

 

来源:北京晚报 记者 王琪鹏 张群琛 文并摄

流程编辑:TF017

分享到

北京顺义区新增2家公建民营养老院,共设床位239张

在封闭的养老公寓里,老人们逛杂货铺、参加生日会:这半年过得还挺快

北京:养老机构出现确诊或疑似病例,应10分钟内报告

入住养老机构的老年人,个个都有“健康档案”

放宽家属探视要求,北京再次进入养老服务常态化防控阶段

美国近2.6万养老院住户染新冠病亡,骚乱愈演愈烈危机加剧

五星养老院什么样?养老机构评级办法征求意见,“挂星”需哪些条件?

北京养老机构今起预约探视,严格执行“七进八不进”

北京养老机构今起预约探视,严格执行“七进八不进”

北京养老机构明起家属可预约探访,但这八类人员不能进

北京发布养老院防控指引:非必要不探访,探访需预约戴口罩

2.56万人!全美死亡病例三分之一来自养老院,实际死亡人数或更高

严打炫富、低俗软色情等不良信息,小红书年内封禁4000余个不良账号

以古琴为纽带,构建运河雅文化——“琴韵运河”主题讲座

延迟退休真的要来了!专家建议女性退休年龄延至55岁

国务院重磅发文!进口冷链食品无消毒证明不能卖

重点城市房租继续下跌,已跌入5年来最低水平

绑定多个手机号影响“健康宝”行程核验?赶紧看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