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首页

人文人文

你看到的不是我看到的:相同场景为何他镜头下的照片令人惊艳?

2018-12-08 10:55 北京晚报 TF021

“你看到的不是我看到的。”又是这句话,本来是一本亲子阅读书籍的书名。然而这句话,却仿佛成了我这段时间的万能咒语,是我解开谜团的关键。

作者:路凌燕


事情要从两个月前说起,我参加本地摄影群的一次外出拍摄活动。一共来了十多位成员,由两位老师带队,在阿德莱德港的街区拍摄。一位老师原本与我熟识,因此我将注意力放在另一位摄影家——徐家树老师身上。徐老师的头衔太多,网络上有详尽描述,亦有大把摄影爱好者的文章,提及或受益、或震撼于徐老师的经历和感悟,在此不多赘述。

我自以为是一个善于“偷艺”的学生,于是不远不近跟着徐老师溜达,时常看一下徐老师在用哪一颗镜头,瞄准哪一片风景人物。一路走下来,也拍了几张自己觉得过得去的照片。几天之后,摄影群里陆续贴出来学员作品,然后是徐老师发上来的零星照片——每一张,都惊艳,我都曾身临其境,都见证了拍摄现场,却都与我角度不同,也都比我的作业惊艳了太多。

几周后的分享会,徐老师给大家讲照片后期处理,从传统的暗房讲起,为我们还原图片处理软件的工作原理和底层逻辑,这种追根溯源、精益求精的讲法,让我佩服得五体投地。然后大家纷纷被要求交作业,晒几张照片。我实在无颜交图,最后只好无奈说两句感受:一个摄影师,除了技术过硬,拍摄、构图、设备、经验、后期处理等等,最关键的,是要看得到啊!我也就站在那间相同的房子前面,看到那根突兀的旗杆,可是我就是没看到那么美的风景!而一个摄影师如果不能有所见,再过硬的技术,都只能是流水线上的熟练工种。

我自诩不是个太不解风情的人,面对内心世界如此敏感丰富的灵魂,却依旧觉得自己之于艺术,实在是牛嚼牡丹。我去翻徐老师的博客,看到他的作品和文章,从侧面了解这个有趣的灵魂,并将他的风度和魅力,归功于家族的底蕴和传承。无巧不成书,几天前跟朋友聊天,我怀着一颗八卦的心数一数来到南澳的风流人物,就说起徐老师。那个朋友恰巧跟他一家相识多年,说起了他早年的坎坷与波折——这才是令我震撼与动容之处:原来,这人并非如我以为的那般,一帆风顺,仅蒙祖德庇佑、文化熏陶,而是真的一步步从令人难以想象困境中,活出如今的优雅从容来。

我听过太多人,一生都在抱怨诸如生不逢时、历经磨难、命途多舛、怀才不遇、情志难舒的受害经历,而我见过把本来困难重重的人生道路走成一道赏心悦目的风景的人并不多。究竟是什么,让我们的人生,如此不同?让我们在相同的情境中,做不同的选择,发不一样的梦,然后活出人生的云泥之别?

“也许是一个人看风景的态度,决定了他的行为,进而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的命运”,徐老师如是说。或许人与人最大的差别,就始于——你看到的,不是我看到的。

我静下来回顾,在自己的人生际遇里,我究竟是更多的看到希望、力量、光明和美好,还是相反?我是否能从一片混乱中,找到我独特的视角,看到我独特的风景,完成我独特的作品呢?

 

(原标题:你看到的不是我看到的 )

来源:北京晚报

编辑:TF021

分享到

缅甸发现最老琥珀 网友调侃:我就想知道值多少钱

古香会历史文化展将办 重温西山永定河人文内涵

明朝蒙古使者为啥都爱往北京跑?这就不得不提“厚往薄来”原则

《英雄赞歌》填词者非职业作词人,为何非他莫属?

一家17代人守护袁崇焕墓近400年,宋庆龄、周恩来都曾来祭扫

从《红楼梦》王熙凤这番满分操作,品婆媳关系中的智慧

钱浩梁:成也李玉和,毁也李玉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