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首页

人文人文

古代封泥印文与郡县地名有关 《中国封泥大系》独特之处竟在于此

2018-12-08 10:00 北京晚报 TF021

编者按:封泥是盖有古代印章的干燥而坚硬的泥团,为古代物品封缄以防私拆的信验物,它的历史价值与艺术价值不容小觑。日前,任红雨编著的《中国封泥大系》由西泠印社出版社出版发行,封泥辑录的历史是怎样的,其学术研究意义究竟有多大?《中国封泥大系》的独特之处是什么?任红雨在编辑本书时经历了怎样的曲折,又留有什么遗憾?文章将一一进行解答。

作者:刘庆柱


任红雨《中国封泥大系》中收录新莽封泥1487枚

任红雨在编撰《中国封泥大系》的过程中,曾几次与我谈及该书稿框架、基本内容、存在困难,以及相关学术问题。他虽然不在考古文物机构工作,但却是一位出色的书法篆刻家,对中国古代玺印、封泥有着十分深厚的学术积淀,在古代封泥研究方面有相当造诣。《中国封泥大系》付梓之际,我深为他多年来在封泥研究方面持之以恒、孜孜不倦的努力所感动,为他所取得的学术成果而高兴!

古代封泥的收集与著录历史始于清代晚期,十九世纪中叶至末叶,吴荣光、刘喜海、赵之谦、陈介祺、刘鹗等人先后辑成《筠清馆金石录》(1842年)、《长安获古编》(1852年)、《补寰宇访碑录》(1864年)、《汉官私印泥封考》(1874年)、《封泥拓本》(光绪年间)、《秦封泥印考》(1883年)、《铁云藏陶·铁云藏封泥》(1898年)等。二十世纪初至三十年代,是封泥辑成的又一集中时期。据孙慰祖先生统计,截至1949年,见诸著录的封泥有三千余枚,它们绝大多数属于传世品。而封泥的大量辑录与全面深入研究,是二十世纪八十至九十年代的事情。这与1949年以来,各地考古发掘出土的一大批封泥,尤其是陕西西安、山东临淄、河南、江苏徐州等地发现的一大批古代封泥密切相关。根据2002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古代封泥》统计,目前所见存世封泥约在8700枚以上。新世纪之前,关于封泥集成之类的书以1994年上海书店出版社出版的《古封泥集成》收录的封泥数量最多,多达2642枚;断代性封泥集成,有2000年三秦出版社出版的《秦封泥集》,其中辑录封泥1165枚。2010年西泠印社出版社出版的杨广泰《新出封泥汇编》,收秦汉时代封泥1272种,共7800件。我看到的任红雨《中国封泥大系》稿,引用封泥谱录63种,收录战国封泥242枚、秦封泥5485枚、汉封泥7942枚、新莽封泥1487枚,合计达15177枚,可谓洋洋大观!

任红雨《中国封泥大系》中收录秦封泥5485枚

汉文古代封泥,在古代东亚“汉文化圈”朝鲜半岛与日本等地,同样被重视。二十世纪二十至三十年代,朝鲜大同江土城里乐浪郡遗址与墓地考古发现二百多枚封泥,日本相关考古发掘报告有所报道,日本学者藤田亮策还出版了《朝鲜考古学研究——乐浪封泥考》(1948年,高桐书院出版)。日本学界对中国封泥之重视,从松丸道雄和高久由美的《中国古封泥在日本——介绍二十世纪上半叶传到日本的几批中国古封泥》、李中华的《东瀛所藏中国封泥述略——记日本公共机关藏品》、杨广泰的《封泥研究资料及相关文献目录》(1842-2010)(以上三篇文章均见西泠印社·中国印学博物馆编《青泥遗珍——战国秦汉封泥文字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西泠印社出版社,2010年)等文章中可见一斑。

任红雨《中国封泥大系》中收录汉封泥7942枚

一个半世纪以来,人们对于古代封泥的研究、收藏越来越重视。古代封泥在历史研究中,其重要的学术研究价值被越来越多的学者认识到。封泥实际上是“泥”制的“印章”,它是用于物品封缄的。由印章派生出来“封泥”之上的“印文”内容,多为不同时期的官署、官员、郡县地名、人名等,而不同时期的官署、官员、郡县地名又反映了相应的“官制”、“行政地理”的历史变化,这是封泥最大的学术价值、历史价值、科学价值,是其他出土文物数据与历史典籍无法与之相比的。官印是国家机关及其官员“权力”的指示物,由官印而形成的封泥,是研究古代国家政治文化重要的物化载体。

“国家”的出现是人类古代文明形成的标志,是古代文明社会的空间载体。国家的核心内容是“政府”的运作与“空间”与“国民”的占有。

“政府”是由“官署”组成的,政府的“官署”是其主要“管理者”与各级“管理者”实施国家管理的平台。这些政府的主要管理者是国家的“人格化”代表,他们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官吏”。关于“官署”和“官吏”的历史也就是“官制史”。“官制史”研究是国家历史研究的重要内容,它最集中地体现了古代“国家机器”空间结构的发展与变化,是探索“国家机器”历史发展变化的重要史料。因此,封泥在国家历史研究中的“权重”之大是不言而喻的。长期以来,流行着古代官制研究是历史研究的一把“钥匙”的通俗说法,这也是对封泥在历史研究中重要作用的十分形象而准确的比喻。而封泥之上的“官署”、“官员”文字,恰恰成为不同时期官制研究的宝贵资料。

不少封泥的印文与郡县地名有关,而郡县是帝国时代国家架构的核心组成,因此,封泥又是探索、研究国家空间行政管理的宝贵实物数据。

封泥作为人类历史的“遗物”,它的一个特点是对社会历史的“直接”反映,我们或者可以比喻为对历史的“直射”。而与其他绝大多数墓葬出土的各种各样遗物不同,尤其是与“明器”性质的遗物不同,后者是对社会历史的“间接”反映,我们或者可以比喻为对历史的“折射”。

印章及其封泥的重要历史意义,决定了其印文在文字研究中的重要地位:一是封泥时代的科学性之于印文所体现在文字历史研究方面的权威性,二是封泥文字又再现了文字之于国家政治文化认同的重要性,三是封泥文字表现的多民族统一国家的聚合力与稳定性、传承性。

从以上谈到的几点来看,任红雨《中国封泥大系》之学术研究意义是显而易见的。《中国封泥大系》收集了中国古代不同历史时期的封泥,它们保存了不同时期的文字。因此,《中国封泥大系》对中国古代政治史、官制史、历史地理、文字史、书法史等诸多学术领域研究,将产生积极的作用。

如前所述,以往关于古代封泥的著作出版不少,但是将中国历史上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古代封泥汇集成书的甚少。任红雨的《中国封泥大系》,将在学术上补充上述不足。我们应该感谢任红雨多年来所付出的心血,感谢他为学术界做出这样的贡献!

 

任红雨:我的“封泥”缘

《中国封泥大系》任红雨 编著

我接触封泥资料是从协助康殷先生编辑《印典》和《印典精华》那时开始的。《印典》一书出版后,康殷先生叮嘱我要继续关注新出的玺印资料,拟为以后《印典》一书的修订做补充。1999年康殷先生去世后,收集古玺印、陶文、封泥等资料的工作我还在做,后来陕西、河南、山东等地相继出土了大量战国、秦汉封泥,封泥的汇集和封泥出版亦散见于各家之辑录,我的关注点也随之逐渐转移到封泥资料的收集上。

我曾设想在前贤的基础上,将目前所有正式出版的、私人出版的、未出版面市的、私人收藏的封泥资料和新出土的资料多方收集,尽可能地按字头检索汇为一编,以最大限度发挥封泥资料的使用价值。2003年,我就着手编辑这本封泥工具书。

大方向选定后,我花费许多时间了解和学习前人在这方面的研究成果。我也知道目录是通往治学的入门要道,拟通过目录和报刊索引等途径进行全面检索。

按照常规思路,我首先去往国家图书馆、首都图书馆等机构,查找历史上旧有的封泥资料。本世纪初,国家图书馆的检索系统还不是很方便,我抱着大大的希望去,却带着深深的遗憾归——调查的结果令我失望。关于封泥方面的资料在这些图书馆中本来就不是很多,而且作为一个最普通的读者,又没有学术背景,是无法办理专业借书证的。好不容易查到些资料也只能复印,不能扫描,而且复印的质量非常差。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图书馆要好些,但我不是考古所的人,图书馆又不对外开放。我只好从本单位开了介绍信,因为不对口,又为此颇费周折,才允许我这个外来客进入。但这里最大的好处是资料查找很方便,找到后可以当场扫描。

在北京大学图书馆,我也吃了闭门羹,不能办理借书证,只能在阅览室的范围内查阅,这对我没有任何意义。后来我又找到北京大学考古系图书馆,也因为我是外来客,结果如上,好在管理员仁慈,我可以看,不能借,就更不用提复印了。但我在这里读到了王辉先生的《秦文字集证》,见到了一直很想看的部分封泥图录。

对北京的部分图书馆进行调查后,心中有了大致的轮廓,但封泥这个研究领域哪儿有专著目录的影子?好在我有一个习惯,就是喜欢查看专著书刊的引目注释,从中可以找到一些资料的线索和路径。我又经常逛北京城里各中国书店古旧书刊部,也在潘家园的旧书肆中寻找,明知希望渺茫,也不愿放弃机会。后来我从《新出封泥汇编》中看到《封泥暨相关文献刊发时序表》一文,这才使我找到了步入封泥殿堂的“钥匙”。

经过漫长的摸索、实践,初稿终于形成,我带着初稿去社科院考古所请刘庆柱先生审看,刘先生给予了充分肯定;去蓝旗营北京大学教工宿舍楼请高明先生审看,高老也给了我不少中肯的建议。

2015年,因去文雅堂购买《酒餘亭陶泥合刊》一书,我结识了文雅堂主人杨广泰先生,他也看了拙编的初稿。自从认识了杨广泰先生,犹如打开一扇门,他慷慨地为我提供了一些做梦都想见到的封泥原拓书刊资料,在如今这个重视版权的年代,允许我无偿使用版权,是对我这个后学最大的支持,也为封泥学科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1931年吴幼潜的《封泥汇编》和1994年孙慰祖先生的《古封泥集成》,是史上两次集中对封泥资料进行的汇编和整理,辑录中主要以汉封泥为主,秦封泥所占比重相对较低。《古封泥集成》出版后恰逢各地封泥大量出现,尤其是秦封泥。在此基础上,《中国封泥大系》是对百年来有关封泥图像资料和新发现封泥资料进行的又一次较大规模的梳理和汇总。

在编辑时,我非常重视封泥原拓资料,尽可能地使用原拓资料。其中的自留稿本,是这十多年我陆续搜集起来的;还有一部分来自北京、西安、徐州、函谷关等地一些私人藏家的支持和帮助。即便没有原拓资料,我也要在出版物中选择质量好的版本。但由于个人能力有限,当面对保有封泥资料的机构时,就显得更加无能为力。如拙编中唐代封泥的数量很少,据说社科院考古所有一批考古得到的唐封泥,我一直期待能早日发布,以弥补拙编中这部分的不足。可考古所有他们自己的想法,拟订正释文后再找机会发表,这就不知道要到何时了。

拙编就目前来说仍是阶段性的成果,虽说将许多资料进行了系统整理,但还是很不够,远没有达到我心中期待的那样,仅仅是把这个初步的、阶段性的工作完成,为封泥的收集整理打下一个基础。

 

(原标题:封泥的背后 )

来源:北京晚报

编辑:TF021

分享到

古香会历史文化展将办 重温西山永定河人文内涵

明朝蒙古使者为啥都爱往北京跑?这就不得不提“厚往薄来”原则

《英雄赞歌》填词者非职业作词人,为何非他莫属?

一家17代人守护袁崇焕墓近400年,宋庆龄、周恩来都曾来祭扫

从《红楼梦》王熙凤这番满分操作,品婆媳关系中的智慧

钱浩梁:成也李玉和,毁也李玉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