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首页

人文人文

当年周末才能吃到,全家围坐嚼糊嘎巴就叫幸福,油菜饭你听过吗?

2018-12-01 10:41 北京晚报 TF020

四十年前我刚上小学。当时母亲是房管所一名普通干部,父亲是国企技术人员,妹妹刚入托,全家住在朝阳区的简易单元楼里,生活要靠父母省吃俭用,精打细算。

作者:关键


新华社资料图

那时食品供应相对匮乏,平时吃饭没什么油水,所以每逢周末母亲会做香喷喷的油菜饭,改善全家伙食。母亲在菜市场买回油菜,择好洗净,切好肥多瘦少的五花肉,并用黄酒浸泡一下,将肉煸炒至嫩熟,捞出放盘,同时将洗净的大米兑入温水,下锅不断翻炒,并适时将五花肉放入同炒,先用大火炒半小时左右,主要是将大米炒熟,再用小火慢炒,至米饭底部形成一层淡黄色的糊嘎巴儿,再将油菜、葱段、姜片、蒜丁、精盐等调味品放入,然后不断翻炒。这时的关键在火候——不能炒得太熟,会糊锅;不能炒得太生,不入味。母亲掌握得总是很好,不到两小时,清香四溢的油菜饭出锅了,看着白白的大米、嫩绿的油菜、淡酱色的肉片、金黄色的糊嘎巴儿,尤其是嚼着糊嘎巴儿发出咯吱咯吱的声音,全家人围坐餐桌旁,吃着母亲做的油菜饭,喝着父亲做的西红柿汤,感觉真是爽。

母亲勤快,一年四季变着样儿地烧菜做饭;父亲拿手的是拔丝苹果、拔丝山药。冬天的早上,守着蜂窝煤火炉,听着嗞嗞响的水壶,看着炉上烤着的馒头片和白薯片,那份惬意,简直无法形容。

1990年我参加了工作,搬离了老房,实习期过后月工资200多元。单位附近有个小馆,过油肉或梅菜扣肉成了我解馋的首选。逢发工资的日子,我总会去地安门附近的老字号,买上一斤肉包、半斤海鲜包,回家孝敬父母。

现在,母亲老了,很少亲自下厨,偶尔做油菜饭,依然好吃,却怎么也吃不出儿时那种“勾魂儿”的感觉了——弹指挥间40年,生活越来越好,不是饭菜滋味变了,而是味蕾被惯“坏”变“刁”了。

小小餐桌,折射出人民生活的极大变化,日新月异都不够形容。

 

来源:北京晚报

编辑:TF020

分享到

中关村国际美食节开幕,美食美酒嘉年华“打头阵”

“烧烤故障艺术”打造北京首家卤味特色烤串餐厅

老北京这道名小吃颜值味道都不讨喜,大家为何却越来越上瘾

老北京人钟爱的老豆腐好不好吃全在作料,对比豆腐脑至少有4点不同

老北京炸酱面酱分荤素码分文武,梁实秋曾见证其“起死回生之效”

清廷下令限制摆酒宴的规模标准,官员“下有对策”创“诸菜聚会”

深夜食堂!美食战“疫”秘笈大公开,怎样才能一天三顿做饭不烦?(附菜谱)

从大年三十到现在,“宅”在家里做美食!魏征吃的醋芹你会做吗?

老北京风情:茶汤 因何是春节庙会回头率高的美食?

澳大利亚男子为找“最划算”薯条成网红 吸引了超过1万名“粉丝”

八大菜系为何没有“北京菜”?研究明史的“吃主”李宝臣谈米其林美食榜

卤鹅搭配南姜,冰室“浪漫”芬芳,潮州本土作家如何描述故乡食物?

古香会历史文化展将办 重温西山永定河人文内涵

明朝蒙古使者为啥都爱往北京跑?这就不得不提“厚往薄来”原则

《英雄赞歌》填词者非职业作词人,为何非他莫属?

一家17代人守护袁崇焕墓近400年,宋庆龄、周恩来都曾来祭扫

从《红楼梦》王熙凤这番满分操作,品婆媳关系中的智慧

钱浩梁:成也李玉和,毁也李玉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