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首页

人文书乡

莫勒姆《病者生存》探讨疾病是如何延续人类寿命的?

2018-11-30 09:55 北京晚报 TF017

我们都曾经生过病,或有周围亲人好友患病,这些疾病或大或小,感冒发烧一周就会痊愈,糖尿病患上后很难完全治愈;有些病无伤大雅,也不危及生命,有的疾病长期潜伏在体内,一旦发病很难挽救;许多疾病会陪伴我们一生,我们不得不学着与它们相处。疾病会带来痛苦,但同时也是身体向我们发出的信号,从生物学角度看,某些疾病甚至是帮助人类撑过难关、生存到今天的关键。

陈梦溪


《病者生存——疾病如何延续人类寿命》[美]沙龙·莫勒姆 乔纳森·普林斯 中信出版集团

一位喜爱医学和生物学的少年在他15岁时,祖父患了阿尔兹海默症(俗称老年痴呆),对祖父的爱让年少的他想要去探寻和了解这种疾病。他的祖父一生热衷献血,每次献血后便容光焕发,于是他央求父亲带他去一所专业医学图书馆查找资料。他发现,祖父很可能换了一种遗传病——血色素沉积症,会让铁过多沉积。他不禁联想:既然血色素沉积症会引起铁沉积,损害其它器官,那是不是也会损伤大脑,让人痴呆呢?几年后少年填报大学志愿时,选择了生物学专业。毕业后他加入了一个专门研究神经遗传学的博士生项目。与来自不同实验室的研究人员研究两年后,终于发现了血色素沉积症与某种特定类型阿尔兹海默症之间的关联。这项发现让他获得了博士学位,尽管这距离祖父去世已经12年,但这仍然让他坚定了成为一名医生与科学家。这位少年此后写出了《病者生存——疾病如何延续人类寿命》,美国媒体评价这本书是在“挑战你自以为的对疾病的认识”。

沙龙⋅莫勒姆论证了那些被认为是不健康的(如血色素沉积症、糖尿病和高胆固醇等),甚至是致命的因素,可能成为其携带者对抗其他威胁生命的疾病的优势条件。以血色素沉积症为例,如果放任不管,这种疾病可能会致命,然而它的确是对抗14世纪最可怕的致死流行病——黑死病——的有效武器。事实证明,代际相传的基因突变可能挽救过很多人的生命。作者深入研究了人类的进化史,以一种全新的视角审视生存、人类的身体及我们对疾病的理解,揭示了在过去很多时候,正是遗传至今的疾病让我们的祖先在地球生存竞赛中占据了上风。

如果说进化是适者生存,为什么还有如此多的遗传病在进化的长河中繁盛不息?高血压、糖尿病、高胆固醇、缺铁、贫血、疟疾、蚕豆病、线虫……这些我们连提都不愿提的负面字眼,实际上是生命进化过程中的独特奇迹。美国犹太裔医学博士沙龙⋅莫勒姆通过切身经历和扎实的研究为我们揭示了进化道路上那些神奇而令人惊诧的生命奇观——血色素沉积症在中世纪黑死病爆发的年代里拯救了大量缺铁的儿童和妇女;糖尿病帮助我们的祖先从冰河世纪的严寒中幸存下来;胆固醇帮助热带地区深色皮肤的人带来人体所必需的维生素D;高血压帮助从非洲移民或被贩卖到美洲的黑人在恶劣条件下合成更多的盐分和水分;土豆、曼陀罗、小麦、苜蓿,为了抵御天敌进犯而进化出“毒素”……

疾病曾经拯救人类。疾病不是生物进化的疏忽,而是人类为抗击恶劣环境而进化出的一种生存技能,病毒、细菌、寄生虫也不是多余的存在。这本书讨论的问题至今仍是中国人普遍关心的问题,比如铁元素、胆固醇、糖尿病、微生物、基因组等,也讨论了植物毒素、微生物、遗传和癌症等我们身边的话题,也有大量健康与生活方面的智慧见解,帮读者摆脱各种有关疾病和健康的谣言。

(原标题:我们如何带病生存)

 

来源:北京晚报

编辑:TF017

分享到

《协和大院》维度丰富,在城市里建构一个故乡

北京的这座大院里,有说不尽的传奇

从“动物来信”中看儿童教育,用动物写信的方式总结科学、历史

从鲁迅郁达夫到莫言刘震云,边梳理中国新文学,边感受其中魅力

长篇小说《家》问世89周年,巴金为何没有续写以觉慧为中心的《群》?

感情是世界上最黏的胶水,《我的妈妈是精灵2》续写经典儿童幻想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