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首页

新闻北京

纪录片《这里是通州》今起开播 总导演李欣称历时三年五易其稿

2018-11-19 14:58 北京晚报 TF019

六集大型历史人文纪录片《这里是通州》今起在北京卫视开播。从历史变迁、漕运商贸、文脉传承,到作为京畿门户的政治军事地位,及其未来发展规划等各个方面,纪录片向观众呈现出一个多面的、立体的通州城。

通州燃灯塔。孙乐琪 摄

这部纪录片从筹备、拍摄到制作、播出,历时3年。其中记录了哪些不为人知的故事?这部纪录片又是如何层层剥茧,揭开通州的“前世今生”的?让我们来听听主创团队是怎么说的。

唐代墓志“锁定”路县古城

“欲动土,先考古。”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牢牢地遵循着这条铁律。2016年,2000多位考古工作者从全国各地来到通州潞城镇,在这里展开了“地毯式”考古勘探,成为副中心工地上一道罕见的风景。《这里是通州》的故事,也是从这里说起。

据史料记载,公元前195年之后,西汉、东汉分别在潞河之畔设置县,此时通州就有了自己的第一个曾用名“路县”。这也是通州具有独立行政建制的起始。但这座史料中记载的古城是否真实存在,谜底的揭晓随着城市建设时间的紧迫已变得刻不容缓。

就在这个时间节点,一座唐墓的发现成了城市副中心建设如期推进的关键。这座唐代古墓里埋葬的是一位当地县丞,名叫艾演。在他的墓志中留下了关键的一行字:“古潞城南一里平原”。艾演墓墓志的这八个汉字指示,汉代古潞城就在墓北部一华里之处,这与前代学者推测的古城址不谋而合。

为了验证这一推断,考古工作者将艾演墓整体打包,向北平移了47米,纪录片中原原本本为观众呈现出了这惊心动魄的一幕。功夫不负有心人,这座一直“活”在史书记载中的古城,也正如大家预期的破土而出了。

艾演墓志盖。孙乐琪 摄

重现通州军事“要冲”地位

“过去人们提到通州,首先想到的是商业和漕运的重镇。实际上,通州也是一个地理位置得天独厚的军事要冲。在中国地图上,长城是长长的一横,大运河犹如挺拔的一竖,恰位于两者犄角之处的通州,如同忠诚‘护卫’,拱卫着北京这座城市。”通州在军事上的重要地位并不被人所熟知,纪录片则邀请了多位北京历史、地理、人文社科等方面的专家,共同为观众梳理出了这样一个重要的视角。

“‘得通州,得北京’,是我们在《京师要冲》这一集中最主要的探索主题和论断。为此,我们请教了多位专家,在史料的梳理中,这个论断越来越明晰。”纪录片导演之一宋敏怡告诉记者,自金元战争开始,通州就在朝代的更迭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金元战争中,元人曾两次围攻金中都,都不曾拿下。直到通州的守将投降,金中都才被攻克,宣告金代灭亡。此后历朝历代的历史出奇地相似。元代的末代君主,在大明军攻下通州城后开始了逃亡。明中期的‘北京保卫战’,瓦剌部落攻到了德胜门下,明代的守将拼死保下了通州的粮草,才保证了军饷的供应,最终保卫了北京城。到了清代,英法联军在‘八里桥大战’中攻下了通州八里桥,清皇室立刻踏上了逃跑的道路。”宋敏怡告诉记者,在这一集中,详实的史料和史实,支撑起了“得通州者得北京”的历史经验,将通州重要的军事地位呈现在观众眼前。

南方腐乳演化出“北京味道”

作为通衢重镇、大运河上的明珠,天下货物经通州抵达京城,而《这里是通州》摄制团队从一个通州本地的“百年酱园”身上,找到了在这个过程中,南北之间奇妙的交流与融合。

“如果你问一个通州人,当地有什么地道美食,他一定会说,通州有‘三宝’:小楼鲶鱼、万通酱园、大顺斋糖火烧。而这如今已改名‘仙源腐乳’的万通酱园,明确记载成立于1918年,今年正好百岁。”纪录片的导演之一张晓达告诉记者,在拍摄过程中,摄制组了解到,百年前万通酱园的腐乳坯料购自绍兴一家名叫“惟和”的腐乳作坊。在绍兴装船后,经浙东运河运至杭州,然后转入大运河,一路北上,直抵通州。这引起了大家强烈的兴趣,“三千里的航道,一个多月的航程,这一块块远道而来的腐乳到底经历了哪些巨变,才让南方的腐乳演化出了‘北京味道’呢?”

为了找到答案,摄制组拉上了万通酱园的工艺师刘刚踏上了百年腐乳的“寻根”之旅。在与绍兴腐乳掌门人的交流中,答案慢慢揭晓。原来,作为腐乳的发源地,绍兴的腐乳调味料很少,香气主要源于汤料中的黄酒。而绍兴的腐乳来到北京后,则要灌上顺应本地口味的汤汁,包括茴香、桂皮等七八种汤料,味道浓郁。“这是一个很小的故事,但我们在南北方食物的千里流转、口味变化中,找到了一条奇妙的线索,那正是大运河。”张晓达说。

家谱里联通“运河人家”

摄制团队介绍,《这里是通州》不仅仅是一部历史文献纪录片,更是一部有温度、有真情实感的人文纪录片。全片共选择了二三十位“主人公”,讲述通州的历史变化。这其中,就有用家谱记录家族兴衰的通州李辛庄李氏家族。

“李辛庄村是一个有点不同的村庄,这里世世代代出了很多读书人,家家户户的孩子都知书识字。在那里我们见到了一辈子没有离开过的老人李恩俊,他的夙愿就是找到家族的根脉。”纪录片导演之一唐远介绍,李氏家族族谱有世系记录的至今已有二十几代,可追溯到明代。“家谱记载他们是江南人士,随明成祖定鼎燕都而来。而此前,这个家族又来自何方?这么多年来,村里不断有人出外探寻,也不断有新的消息带回。”一位族人发现,在3000多公里以外的浙江楠溪江,也有一个以李姓为主的村落——苍坡村,那里的风俗习惯与李辛庄有着诸多相似之处。

为了寻根溯源,纪录片的创作团队跟随李氏族人来到这个古村落“寻根”。“在苍坡村,李氏家谱中记载了近40代族人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唐代。为了证明远在通州的李氏一族,就是苍坡村李氏族人的一支,我们与李辛庄村人一起反复梳理家谱,并核对当地的地方志,终于找到了有力的证据。”原来,明代永乐年间,苍坡村有个叫李伯仁的人去了北京,而他是苍坡村李氏族人的第二十一代传人。“这是几百年大历史背景下,一群‘小人物’离合悲欢、家族起落的故事,但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了运河对南北交流的重要作用。”

总导演说:

历时三年 五易其稿

无冬历夏,四季无休,历经三年。为了探寻运河文化的历史内涵,《这里是通州》团队走遍通州 906 平方公里,探访全域 10 镇 1 乡。“我们的团队还走出北京,沿大运河一路南下,到天津、河北、山东、河南、安徽、江苏和浙江等地追根溯源,累计行程数万公里,最终完成了纪录片的拍摄工作。”纪录片的总导演兼总制片人李欣说,这是一次与通州、与北京城市副中心的深度对话,是对运河文化的深度挖掘,力争为观众呈现出最原汁原味的通州故事。

“通州不大,906平方公里的面积在辽阔的祖国大地上如玉盘珠落;通州不小,可表达的东西太多。”李欣说,他干了30年电视,从来没遇上过这么难的题材。“三年来,通州一直在变化、在成长,我们生怕镜头的捕捉稍纵即逝,时刻不敢怠慢。”创作过程中,摄制团队对纪录片增删五次,“光‘推倒重建’就经历了三次。其中,有无数新内容的补充,也有‘壮士断腕’般艰难的舍弃。”

李欣介绍,通过观看《这里是通州》,观众不仅可以了解北京城市副中心的历史,还能看到它规划建设的过程,见证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示范区、新型城镇化示范区和京津冀协同发展示范区从无到有的全过程。“我希望,它是一部受观众认可的纪录片,也是一部厚重、精准,能够当成史料留存的纪录片。”

据介绍,六集大型历史人文纪录片《这里是通州》,从今起至24日,每天8时在BTV卫视、22时40分在BTV新闻频道播出,BTV纪实频道同步播出。

 

来源:北京晚报 记者 孙乐琪

编辑:TF019

分享到

被赞今年最美纪录片!《掬水月在手》讲述叶嘉莹的诗词人生

日本导演的武汉纪录片火了:把真实的武汉呈现给世界,消除偏见

央视热播《一九五八炮击金门》纪录片,首次深度披露炮击金门内幕

这部抗疫纪录片刚播就获豆瓣9分高评,你看了吗?

《解放海南岛战役》今起播出,珍贵影像全景再现辉煌战役

《中国医生》战疫版来了,有些情节难以想象,选这家医院拍摄另有考虑

大量珍贵镜头首播!《周恩来和中共隐蔽战线》还有许多历史权威披露

英雄没穿披风而是戴口罩!33分钟《武汉战疫纪》记录疫情发展全过程

《武汉:我的战“疫”日记》持续热播:普通人视角记录高光时刻

人体如何与病毒搏斗?疫情之下从BBC“史诗级大片”中寻求答案

“我和我的祖国”展播推荐25部佳作 从不同角度展现国家的发展

中英合拍纪录片《中国的宝藏》 将在BBC播出

北京全市普降中雨,晚高峰出行注意安全

北京今年优化增设公交线路超百条,乘车更顺畅

天通苑添1.2万平方米绿地公园,12月正式建成开放

见火不慌,抬手就灭!北京将每年培训30万“准消防员”

天通苑北长途客运站开通运营,线路覆盖河北北部、山西和内蒙古地区

实拍北京冬雨,别样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