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首页

人文人文

孙安民国画新作 融诗书画为一体,延续中国精神

2018-11-17 09:26 北京晚报 TF017

每年都见孙安民的国画新作,今日见之,仍耳目一新。

王工


清白 孙安民

孙安民跟随现代教育家、文学家、史学家、艺术家王森然先生学习大写意中国花鸟,兼学文理和文史,成为了一位深具人文功底、传统学养与笔墨功力兼得,将绘画与书法、诗词融于一身的中国画家。

五年前,孙安民在国家画院举办“孙安民画展”之后,每年都会举办一个主题画展,每年一个立意,每年一个高度。

雨后 孙安民

孙安民热情内向,自幼酷爱绘画,他的艺术感觉完全是血脉里的,这是他的本能,是他的天性。我欣赏安民作品的干净,笔墨里呈显的张力,他把每一张小画都当大事来做,敛有序,放有度;安民精于对墨的把握,对纸的把握,尤其是对水的把握,他在绘画中对于情感的控制,使其笔墨活力四射,而他作品中那种开阔、无遮掩的感觉,堪称匠心独运。

受益于恩师的影响,以及对自身性情的涵养,孙安民一直都喜欢梅兰菊竹,喜爱岁寒三友。他本能地与中国的传统相贴近,继承、延续中国精神的学脉,接受更多的精神学养,并且本能地扬弃,无论是雪后松、风中竹、雨中荷……都有着丰富的表现力。

中国画的创作传承所需的“学养”,即美学上的“绘画文化学”,在世界绘画史上是独一无二的,画家不能没有“文化”,练的也是“文化”。而传统,传为承,统,道统也;传而能统,统而可传,指的都是道统。中国画的表现对象并非自然,而是物质向精神的转化,进而向境界的转化,这是一个相对深层的美学问题。如果达不到此境此界,就不可能做到“出神入化”。

艺术和阅历的双重滋养不仅使孙安民的胸怀更加博大、视野更加开阔,他的作品也变得苍润自如起来。恩师王森然先生对孙安民的艺术之路有着深刻的影响,中国画画的是修养、是学识,简笔难,就难在“简”上,孙安民师从王森然一路,追随简笔--“笔简而意尽”、“笔简思清”、“简者,简于象,非简于意,简之至者,缛之至也”。以一笔而藏万笔,这是表现花鸟、蔬果重简的含义。安民深得师传之真谛,倾心之余,在其由心而发的笔墨中,凡表现出的现代音符,皆为安民笔墨的光鲜之处。

他曾在自己的画作中题写“清白传世:森然恩师写白菜大气磅礴,变化无穷,曾有‘清白传家图’,堪为当代写意画之高峰之作,三十多年来恩师所赠‘得志者勿忘其香’,予高悬在堂,日日拜见,拟之学之,从未间断,云‘白菜不能忘,恩师高风亮节不能忘。’乙未冬,安民。”还在其白菜长卷上题曰:“人谓恩师森然画品无中国之腐朽,有中国之精神。观先生之作气节风骨跃然纸上,昂扬向上之势发散于笔墨之间,无媚态,无颓意,无俗流,无燥气,乃真正中国画也。”孙安民认为中国书画要表现中国传统文化,要彰显中国精神,把重气韵、尚意趣、精笔墨、彰个性的中国特色,不断传承和发扬。

近年来孙安民常作咏菘诗,一如白菜爱泥土,其中凝聚着时光的感受、醒悟与依恋——“清白载清福,素心三味足,此物不可少,无论壮叟孺。”、“清白无怨,心实味甘,蓬门秋早,养颐永年。”、“此物最宜人,三味自菜根,满纸清香气,得志勿忘本。”、“珍馐时鲜岂有无,官酒富馔徒华孚。惟此色味不可忘,清白清淡享清福。”、“写菜亦是写精神,意味深长留本根。素心独占三秋气,清风惠泽喜盈门。”、“昨天写竹今写菘,一样情悲大士同。蓬门独有清新气,常使老民乐其中。”......

他的笔下融诗书画为一体,他或精心或随意的章草行云流水,飘然洒下,在情趣中平添了分外的韵味。

纵览多年来孙安民创作的中国画笔墨中,无不表现出他血脉深处的人文情怀。画如其人,诗如其人,字如其人,孙安民--从于心者也。

(原标题:又见安民“舞”墨)

 

来源:北京晚报

编辑:TF017

分享到

古香会历史文化展将办 重温西山永定河人文内涵

明朝蒙古使者为啥都爱往北京跑?这就不得不提“厚往薄来”原则

《英雄赞歌》填词者非职业作词人,为何非他莫属?

一家17代人守护袁崇焕墓近400年,宋庆龄、周恩来都曾来祭扫

从《红楼梦》王熙凤这番满分操作,品婆媳关系中的智慧

钱浩梁:成也李玉和,毁也李玉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