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首页

新闻北京

北京天桥地区四星级饭店变身养老社区:设施环境饮食堪称用心良苦

2018-11-05 11:34 北京晚报 TF019

新北纬饭店的改造,最近成为了天桥地区居民的津津乐道的话题。这座老牌酒店自停业以来,正在悄然发生着变化。不但灰白色调的大楼变成了赭红色,就连楼顶的大牌子也改成了“首厚康健”。经过一年多的施工改造,这座酒店已经改造成了首厚康健·友谊养老社区。作为西城区最大的养老项目,这座养老社区将于12月1日正式启用。

改造后的卫生间不仅有扶手、浴凳和智能马桶盖,配有红色拉绳的紧急呼叫按钮更是随处可见。王琪鹏 摄

曹师傅有了新身份

离退休还有几年,54岁的曹克亮做了一个决定,跟着他的工作单位一起“改行”。下个月,由新北纬饭店改造成的养老社区正式营业。届时,他将会有一个新的头衔:“生活管家”。

曹师傅是新北纬饭店的老员工。说起酒店的历史,他总是滔滔不绝。“我从1991年饭店刚开业的时候就在这里工作了,太有感情啦。”曹师傅最早在长城饭店工作,因为家住广安门,于是就跳槽来到了这家离家更近的新酒店上班。二十多年过去了,新北纬成了老酒店,“小曹”也变成了“老曹”。

“我们这儿最早是中日合资的酒店,在附近这一片儿都算得上是地标性建筑。”曹师傅介绍,直到停业改造前,新北纬都是非常红火。两年前,这家准四星级酒店决定转型成为养老社区,让他一度感到不解。不过,他很快就明白过来:“这是趋势。”

去年1月30日,新北纬饭店落锁关门,结束了将近三十年的酒店业务。曹师傅用手机把酒店的各个角落拍了个遍,给自己留一个念想。虽然酒店改成“养老院”了,但他还是决定留了下来。

“以前称呼客人叫女士、先生,将来就得叫叔叔、阿姨了。这样更显着亲切。”曹师傅认为自己不算“改行”。他觉得,论服务意识,酒店从业人员并不比养老行业的从业者差。只是在一些专业的照护技能上,他们还需要学习。

当然,变化不仅仅是体现在称呼上。告别了西装领带,曹师傅的手上多了一个智能手环。只要老人在房间的任何角落按下呼叫按钮,手环上就能显示出老人的位置。根据老人的呼叫信息,“生活管家”可以为老人第一时间提供帮助。曹师傅不禁感叹,酒店转型之后,比他想象的还要“高大上”。

“老邻居”的华丽转身

在老街坊们看来,新北纬饭店的转型让他们有些摸不着头脑。“好好的酒店不开,怎么改养老了?”居民们并不知道,这里将成为西城区最大的养老项目。

据报道,这个养老项目是由央企、京企联手打造,总面积达三万多平方米。项目分为两部分,其中活力老人居住的“健康生活社区”,就是由新北纬饭店改造而成。而与之相邻的老北纬饭店将被改造成“持续照护社区”,供需要护理和康复的老人居住。

首厚康健养老有限公司负责人张孟春介绍,项目之所以选在这里,主要是出于地理位置上的考虑。新北纬饭店与友谊医院仅一路之隔,北边是宣武中医院,离着宣武医院也不远,能够实现“医养结合”。而且,陶然亭公园和天坛公园也近在咫尺,从房间里就能看见祈年殿。在老龄人口密度较高的西城区,这样的养老项目十分少见。“许多客户就是冲着我们这个地理位置来看的。”

张孟春说,酒店与养老业态比较贴近,转型也比较有优势。但是,转型并不是把牌子一换就可以了,同样也需要花大气力进行改造。从酒店到养老社区,他们花了一年多的时间进行改造。从去年5月获得施工许可证算起,直到最近,改造工作才宣告完成。

他介绍,养老设施的建筑规范不同于酒店,并不是所有的客房都适合改造成养老居室。“大楼内的房间有将近20种户型,给设计施工都带来了很大难度。”张孟春说,他们把大楼内的机电系统全部更换成新的,消除了电线老化等消防隐患。此外,他们还加装了医疗电梯,在大堂和走廊里加装了扶手,地面也全部铺设了防滑地胶,就连灰白色的大楼外墙也换成了赭红色涂装。

在老人的房间里,也处处体现着适老化改造的细节:卫生间内不仅有扶手、浴凳和智能马桶盖,床头和卫生间里还分别安装了紧急呼叫按钮。整个房间科技含量最高的是智能床垫,只要躺在上面,老人的心率和呼吸等指标就能实时传到养老社区的后台。

如今再走进大楼,也许只有一楼大堂的旋转楼梯还保留着过去酒店的影子。但是,这座楼梯也经过了改造,不但加装了防滑扶手,台阶的石材也都更换成了新的。“可以说看到的地方,看不到的地方都改造过了。”

厨师长的“重新回炉”

酒店转型成养老社区,不仅仅是设施上的转型。张孟春介绍,他们与日本最大的专业居家养老服务机构“日医学馆”合作,为“持续照护社区”提供服务。

据了解,业务转型之后,60%的酒店员工选择了留下。他们主要负责养老社区餐饮、安保、工程、保洁等方面的服务。酒店的团队做养老虽然具有一定的优势,但也面临着新的挑战。为了弥补在养老专业技能方面的短板,这些老员工将被派往台湾地区的知名养老机构进行相关的业务培训。去年8月,酒店的厨师长张铁军和营养师李国兴就去台湾学习了老年餐的制作。

张铁军是新北纬饭店的“老人儿”。他介绍,过去酒店能做各种菜系,除了北京菜,还能做粤菜、山东菜、东北菜,甚至药膳。那时候,新北纬的婚宴很有名气,一天最多同时举行了五场婚宴,连会议室都占满了。

酒店停业改造,张铁军休息了一年多。直到今年5月才回到单位上班。他惊喜地发现,厨房里已经焕然一新。大到炉灶,小到碗碟都换成了新的。“以前是蒸箱,现在是蒸烤箱,设备也先进了。”

不过,将来他只能做老年餐了。

在台湾,张铁军第一次接触到老年餐。刚尝了一口,他就直呼吃不惯。“过去我们炒菜都是明枝亮叶的,老年餐一端上来,都软趴趴的,感觉不用嚼就能咽下去。”他发现,老年餐和他以前做的菜大不相同。“鱼,都是蒸的,一根刺都没有。再有就是豆腐多。”

让营养师李国兴印象深刻的是,有一次学员们交流老年餐中“三杯鸡”的做法,两个人做了许多功课,总结出六七种做法。等老年餐端上来,他们才发现,人家根本不是按照菜谱上的做法做的。“其实就是红烧鸡块,只是加了罗勒叶,就叫三杯鸡了。”通过这件事,他们意识到,做老年餐不能再用过去的思维。

学习结束时,他们给当地的老人做了一顿饭。四道菜,少盐少油,老人们反响不错。如今,他们已经设计出来了四套菜单,保证养老社区的老人们每天用餐都不重样。李国兴说,他理解的养老社区应该是强调“回归家庭”的感觉,所以菜品都是以家常风味为主。而且,老年餐必须适应老人的饮食习惯和身体条件,在营养上能够照顾老年人的需求,还不能太肥腻。

张铁军说,这次学习也让他受益良多。每个周末,他都要亲自给老母亲做饭。至少在饮食上,他能够做到让母亲满意。

“老邻居”其实没有变

新北纬的变化,引起了周边居民的好奇。在他们眼里,新北纬饭店是比较高档的地方,改造成养老社区之后,这里将更加“高不可攀”。而实际上,新的养老社区虽然定位于中高端,但相比同档次的养老机构,价格又比较实惠。

张孟春介绍,他们的意向客户大多还是来自西城区。“毕竟以前就住在附近,对这里也比较熟悉。”他表示,新的养老社区注重社会融合,不让老人与社会脱节。同时,养老社区还将敞开大门,为周边社区的老人提供用餐服务和活动场地。据了解,养老社区设有8000平方米的公共活动空间,不仅能够满足入住老人的需求,同时还向周边社区老人开放。前不久,他们就举行了重阳节活动,邀请老人们来做客。

张孟春介绍,除了由新北纬饭店改造成的友谊养老社区,在东四环,有着三十多年历史的永安宾馆也将改造成养老社区。未来,由国企老旧空间改造而成的养老设施将会越来越多。随着《北京城市总体规划》的发布,一些国企老旧空间势必将会转作其他用途,而改造成养老设施,将会是一个趋势。他说,这些养老设施未必规模太大,但是大都分布在成熟社区周边,从而能够造福市民。他同时呼吁,国企在拿出这些空间的同时,不妨采用市场化运作,从而避免造成资源的浪费。

 

来源:北京晚报 记者:王琪鹏

编辑:TF019

 

分享到

北京困境家庭服务对象入住养老机构,每人每月最高享3600元补助

《养老机构管理办法》11月1日施行,优先保障困难孤寡失能老人

谨防养老变“坑老”,北京银保监局:选购养老保险要分四步走

好消息!昌平区新增7家备案运营社区养老服务驿站

政策兜底织密防护网!北京特困老人有了养老的地儿,补助金额也有所上调

海淀老年健康服务指导中心成立,开展“互联网+”养老新模式

护理员收入低流动大,养老院难招到大学生,留住养老人才先从“钱”入手

人人都有健康档案,事事都将记录在册,老年人入住养老机构省心了

北京从事一线护理工作的养老护理员,每月将获千元津贴

北京拟向一线养老护理员每月发1000元奖励津贴

2019年北京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支出同比增长28.8%

探访北京“物业服务+养老服务”试点:有人在身边,确实特安心!

北京全市普降中雨,晚高峰出行注意安全

北京今年优化增设公交线路超百条,乘车更顺畅

天通苑添1.2万平方米绿地公园,12月正式建成开放

见火不慌,抬手就灭!北京将每年培训30万“准消防员”

天通苑北长途客运站开通运营,线路覆盖河北北部、山西和内蒙古地区

实拍北京冬雨,别样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