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首页

人文人文

《阿拉姜色》获上海国际电影节两项大奖 成华语电影最大赢家

2018-11-05 10:21 北京晚报 TF017

在今年的上海国际电影节上,《阿拉姜色》荣获评委会大奖和最佳编剧奖等两项大奖,成为华语电影的最大赢家。它的获奖,是对导演兼编剧的藏族电影人松太加多年坚持拍摄藏族题材电影的一种奖赏。

谢丽成


松太加早年便曾参与《静静的嘛呢石》、《寻找智美更登》和《老狗》等文艺片的拍摄与制作,这些影片频频获奖,也让松太加崭露头角。2011年,他开始独立执导电影,处女作《太阳总在左边》便在国内外各大电影节亮相,并多有斩获。2015年,又执导《河》,以讲述一家三代的情感纠葛让观众眼前一亮。而今的《阿拉姜色》依然是藏族故事,描述一家三口前往拉萨朝圣的心路历程。

虽然都是以藏族人朝圣为主题的电影,但《阿拉姜色》和张杨执导的《冈仁波齐》并不相同。《冈仁波齐》展示给观众纯净的画面,让那些心灵纯净,一心朝圣的藏民感染观众,并借此感悟信仰的伟大力量,《阿拉姜色》却不是如此,它的情节是曲折的,人物经历是坎坷的,故事是世俗的。女主角俄玛所谓的“朝圣”并不是单纯因为信仰,而是为了还愿,并且是前夫之愿,和她同行的,是现任丈夫以及前夫的孩子。本来人物关系略显尴尬的一家三口一同走在朝圣之路上,因为俄玛的去世,剩下的两人关系更加微妙,还好,他们经历生活的磨砺,最终得到成长与救赎。

“阿拉姜色”和“扎西德勒”一样,是一个音译词。藏语“阿拉姜色”有“请您干了这杯美酒”之意,是一句祝酒词,并且,藏族还有一首民歌叫《阿拉姜色》,正是表达祝酒之意。只可惜,对于影片男主角、俄玛的丈夫罗尔基来说,端起的这杯美酒却是苦涩的,难以下咽的。

妻子在临死前,还想着前夫,并且,她为了完成前夫的嘱托,踏上前往拉萨之路,包里藏着的,还有前夫的骨灰以及她和前夫的合影照。于是,心生妒忌的罗尔基便偷偷将合影一撕两半,以表达自己的不满。然而,随着妻子的去世,他渐渐原谅了妻子,接纳了妻子留下的孩子,还把合影重新粘好。也许,这时的罗尔基能够感叹地饮上一杯酒,无奈却如释重负地说一声:“阿拉姜色!”这是草原的汉子,这是人世间男人的真性情,不掩饰,不躲避,敢于敢当,勇于前行。因此来说,无论俄玛,还是罗尔基,都让人肃然起敬。

也许是由于西藏著名作家扎西达娃参与编剧的缘故,《阿拉姜色》比《太阳总在左边》和《河》要更成熟,表现出的风格化也更浓厚,更善于通过平凡的故事阐述生命的意义和信仰的真实,因此能够给观众留下更为深刻的印象。

只可惜,由于《阿拉姜色》文艺片的属性,再加上松太加的知名度并不高,使得它的受欢迎程度应该不如《冈仁波齐》,拍排片很少,因此会在众片混战之际沦为炮灰。然而,还是希望它能够获得更好的票房,更多的关注。毕竟惨淡。但是,能够坚持讲述西藏故事,能够坚持拍摄文艺电影,能够默默无闻一路坚守,这样的松太加值得点赞。

(原标题:《阿拉姜色》:一路坚守,值得点赞)

来源:北京晚报

编辑:TF017

分享到

古香会历史文化展将办 重温西山永定河人文内涵

明朝蒙古使者为啥都爱往北京跑?这就不得不提“厚往薄来”原则

《英雄赞歌》填词者非职业作词人,为何非他莫属?

一家17代人守护袁崇焕墓近400年,宋庆龄、周恩来都曾来祭扫

从《红楼梦》王熙凤这番满分操作,品婆媳关系中的智慧

钱浩梁:成也李玉和,毁也李玉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