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首页

人文人文

老上海这家拍卖行被称为“末代皇帝” 有些脑洞现代人都想不出来

2018-11-04 09:54 北京晚报 TF017

陈伯熙的《上海佚事大观》中写道:“拍卖者先于何日何处拍卖何种物件,登报或悬牌示众,届期一人摇铃号召买客,而拍卖者即高立柜上,手持物件令看客出价,彼此增加争买,直至无人再加,拍卖者以小木槌拍桌一下为定,故曰‘拍卖’。”老上海的“拍卖槌声”,约可追溯到一百四十多年前,当时多由洋行所为。

杨忠明


苏业勤先生曾是上海鲁意师摩洋行的最后一任老板,业内人士都称他老人家是老上海拍卖业的“末代皇帝”。苏老曾告诉笔者上海拍卖业的一些旧闻佚事,笔者略记一二。

1874年,英国远东公司在香港用四万两银子注册了鲁意师摩洋行,将子公司开设在上海江西路天津路附近。自此,上海滩出现了蓝白方格的拍卖旗,而这也是中国近代拍卖业的发端。苏老说民国时期的拍卖与时下人们所熟知的拍卖不大一样:“现在拍卖之所,有鲁意师摩洋行、元芳及怡和洋行等数家。凡委托洋行代为拍卖货物,货价中每元取五厘为酬,每件货物拍卖三次为限,三次尚无人要,以后不再拍卖而酬金仍须照付。”当年拍卖业的佣金及规则从中可见一斑。

鲁意师摩洋行在上海的主营业务是公证拍卖、鉴定估价和水火(险)灾后估值。当时,书画古玩艺术品均不设专场,都是混杂在什物中进行拍卖的;每年年底,为了迎合狩猎者的特殊需要,还会设猎枪拍卖专场。1917年,鲁意师摩洋行举行了中国邮品的拍卖会,此后一段时间内,每星期五下午的上海都会举行一次邮品拍卖会,中国最早的邮商李辉堂常常出现在拍卖会上。旧时的拍卖会还拍卖房地产及欧美舶来品,如机器、餐具、钟表、风琴等,参加的人数从十余人至数十人不等。而早期的拍卖会场,没有像现在会放置一排排椅子,供买客坐下举牌,那时的竞买者面对拍卖师随意站立,竞买时没有拍号牌而是用手势、点头表示应价,成交签单后付定洋三成。

旧时外国人离开上海回国,通常会留下家具、日用品及油画、车料、陶瓷器等艺术品,由代理人委托拍卖行到现场拍卖,这些物品颇受市民青睐,成交价不菲。一些“聪明人”便想出了偏门生财之道,他们三五成伙,专门借用空闲的别墅和公寓,再从旧货店、地摊淘得些廉价的旧西洋家具、灯饰、地毯、艺术赝品等,把空屋内装饰布置得热热闹闹、五光十色,给人以外籍主人刚刚离去的假象,以此吸引买家,然后列出清单委托拍卖,牟取暴利。这种诈骗被称作“装房间”。

“聪明人”层出不穷,也在一定程度上印证了近代上海拍卖业的稳步发展。抗战前,上海海关没收的物资经由洋行拍卖,鲁意师摩、瑞和、一中三家洋行会轮流承办拍卖会。抗战时上海较大的拍卖行有位于如今延安中路陕西路口的“谊和”、复兴中路附近的“国际”、茂名路现兰馨古玩店隔壁的“大通”,抗战后又增加了唯一、华新、通孚、联谊等拍卖行,主要拍卖二次大战的剩余军用物资。

笔者有位亲戚,抗战后在上海的一个拍卖行里用几块银元拍得一个又黑又脏又重的书柜,直到前几年有位识货的朋友上门发觉此柜制式古雅,纹饰雕刻精细,竟是清代老紫檀木的书斋珍品,出价十余万元。那亲戚喜出望外,这正是参与老上海拍卖活动得到的迟来的惊喜。旧上海断续的拍卖槌声,正由当今近百家新生的拍卖行的槌声延续,其声音更清脆、更响亮。

(来源:老上海拍卖业)

 

来源:北京晚报

编辑:TF017

分享到

古香会历史文化展将办 重温西山永定河人文内涵

明朝蒙古使者为啥都爱往北京跑?这就不得不提“厚往薄来”原则

《英雄赞歌》填词者非职业作词人,为何非他莫属?

一家17代人守护袁崇焕墓近400年,宋庆龄、周恩来都曾来祭扫

从《红楼梦》王熙凤这番满分操作,品婆媳关系中的智慧

钱浩梁:成也李玉和,毁也李玉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