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首页

新闻文教

北京大学迎来重大人事调整 两次超长掌声送别林建华校长

2018-10-23 20:55 北京日报 TF015

燕园秋日,景致朗润。北京大学英杰交流中心阳光厅,一场庄重的教师干部大会正在进行。

当日,北大迎来重大人事调整,在北大学习和工作三十来年后,63岁的林建华卸任校长一职,59岁的原北大党委书记郝平转任校长,56岁的北大校友、原山西高院院长邱水平成为新任党委书记。

大红背板前,三位“老北大”完成了引领燕园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交接棒”。

中组部解释林建华卸任:

已过任职年龄界限

从2008年到2018年,整整十年,北京大学经历了许智宏、周其凤、王恩哥、林建华和郝平五任校长,平均每两年一人。对于林的卸任原因,中组部副部长周祖翼在会上解释,是因为林建华已经过了任职年龄界限。

记者查询文件发现,《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进一步加强直属高等学校领导班子建设的若干意见》提到,直属高校中,年满60岁的领导班子成员要及时退出领导岗位,党政正职领导干部可根据工作需要适当延长。

“熟悉高等教育规律和高校情况,视野开阔,有较强的行政领导和组织协调能力”“待人谦和、作风正派、团结同志”,是周祖翼代表中组部对林建华的评价。他还为林任职期间推进学校教育教学、人事制度、学科建设体系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等举措点赞。

当他提议感谢林建华所做的贡献时,会场的北大师生间响起了热烈而持久的掌声,长达半分钟。有现场老师留意到一个细节,“林建华校长两度起立致谢,热泪盈眶。”

中组部副部长周祖翼这样介绍新任党委书记邱水平:政治上坚定,有较高的政策理论水平,在重大原则问题上头脑清醒,旗帜鲜明;党务工作经验丰富,有较强的组织领导能力和开拓创新意识。

对于新任校长郝平,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则称赞他,善于抓大事、谋长远、促发展,“回校工作后务实投入,很快打开了局面。”

现场两次超长掌声,

送别林建华校长

“我还是站着讲好!”到了说再见的时刻,特意打了红色领带的林建华全程站立演讲,风格同从前一样,温文尔雅,娓娓道来,有陈述,有哲思。

求学工作三十来年,对于燕园,他爱得深沉,“北大培育了我,北大的精神滋养了我,我热爱北大,也感恩北大。”

过去三年八个月,他的工作中,改革是主旋律,如今部分举措已有成效。比如学校推广了元培经验,学生可在全校范围内自由选课,学部内自由选专业;学校压缩专业核心课,创建跨学科教育项目,鼓励主修辅修;院系更加重视本科教学了,学生们有了新的学习体验;北大新的教师聘任、评价、晋升和薪酬体系基本完成;组建了数十个由世界顶尖学者领衔的跨学科研究机构……

北大在进步,然而与世界最顶尖大学仍然有很大差距,摆在面前的任务仍然很重、很艰巨。林建华动情地嘱托,“我真诚希望大家继续努力,一定要使我们的教育真正成为世界上最好的教育,拜托大家!”

“我们的生命和奉献是有限的,而北大是永远的。”他鼓励大家,我们每一个人今天所经历的,只能是她历史长河中的小小的涟漪,我们今天做的事情也许微不足道,也许很快被人们忘记,“但正是这日日年年、点点滴滴,才汇聚成了北大的不朽之魂。”

十多分钟的演讲结束,全场再次响起长达40多秒钟的超长掌声,本已回到座位的林建华,不得不再次起身致谢。

当会议正在进行,林建华卸任的消息以及演讲全文已经通过互联网,在学校师生中传播,在网上刷屏。

大会结束,走出场外,有学生找到林建华主动求合影,他爽快地答应了。一个、两个、三个……十多名师生围过来排起队,有一个男孩儿还先后照了两次,林建华一一满足要求,看着年轻人顽皮的“比心”手势,他笑了。

附:林建华离职演讲全文

尊敬的周祖翼部长、陈宝生部长、魏小东部长:

老师们、同学们、同事们,大家下午好!

刚才,周祖翼部长宣布了中央关于北京大学党委书记、校长调整的决定,陈宝生部长和魏小东部长发表了讲话。我完全拥护并坚决服从中央的决定,也非常感谢各位领导对我在北大的工作给予的充分肯定。我相信,在邱水平书记和郝平校长的带领下,北大一定能建设得更好。

我在北大求学和工作了整整四十年。从1998年担任化学学院院长起,在学校担任管理工作也已经整整二十年了。北大培育了我,北大的精神滋养了我,我热爱北大,也感恩北大。我很幸运,能够有机会在这样的重要岗位上,实实在在地为北大做一些事情。我要感谢全校师生员工和同事们,你们的宽容、信任和支持,是激励我前行的力量。还要感谢一直关心和帮助我的老领导们,与你们一起工作是很愉快的经历。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二十年,北大的变化举世瞩目。我们当然可以用很多数据、指标、大学排名表明北大的发展和进步。比如说,我们的论文和经费的数量,在过去二十年几乎都增长了10-15倍左右,各类大学排名都在前五十,自然指数更是进入前十。但我更看重的,还是我们在教育教学、师资队伍、人事体制、学科布局、治理体系和资源配置等方面取得的进步,因为这些才真正代表了学校未来发展的潜力。

人才培养是学校的核心使命,我们任务是培养能够引领未来的人。本科教育改革涉及培养模式以及学校、院系、教师和学生管理的方方面面,涉及面广、难度大。在长期探索的基础上,我们推广了元培经验,在全校范围内自由选课,学部内自由选专业。同时,压缩专业核心课,创建跨学科教育项目,鼓励主修辅修等等。我们已经看到了很多令人欣喜现象:院系更加重视本科教学了,学生们有了新的学习体验,教师的教学热情也激发了出来。我们一直在持续推动研究生教育改革,在培养机制、三助体制、导师遴选等方面都形成了好的制度规范,博士生和专业硕士的教育改革逐步深入。当然,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和成长体验是一项长期的任务,我真诚希望大家继续努力,一定要使我们的教育真正成为世界上最好的教育,拜托大家!

建立公正、透明和高标准的教师人事体系,是学校的一项基础性工作。经过十多年的不断努力,北大新的教师聘任、评价、晋升和薪酬体系基本完成,新老体系的并轨也有序展开。对于这样一项既涉及教师利益,又关乎学校未来的重大改革,能够平稳实施是很不容易的。我要感谢院系、部门和教师们,你们的理解与支持、担当与悉心,是完成这项重大改革的基础。

我们坚持“以队伍建设为核心,交叉学科为重点,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推进学校的学科建设与发展。我们组建了数十个由世界顶尖学者领衔的跨学科研究机构,聚集一大批优秀青年学者。我们推进北大医学的融合发展,实施跨学部的集群聘任,促进以临床医学为中心的学科交叉。我们构建人文社科跨学科交流合作机制,激发学者的创造潜力。我们根据院系实际,设立院系精准建设方案,破解发展瓶颈,释放院系潜力。大家可能已经感觉到了北大学术气氛的显著变化,学者更加自信,在学科前沿的原创成果越来越多,承担重大项目的能力也越来越强了。

大学是高度依赖个人创造力的教育和学术机构。只有当学者们担负学术管理的责任,才能建立起既宽松自由、又规范严谨的良好氛围,真正释放人们创造潜力。我认为这是维护和弘扬北大学术传统的根本途径。我们改革学术委员会,组建以学者为主的学科建设委员会、学术道德委员会和教师纪律委员会。重组学部,加强学部协调院系的职能,推进管理重心下移。学者更多地参与学术事务管理,不仅使学校的学术决策更加符合实际和学术发展规律,也使学者们能够真正地感受到:北大是他们的家,在这里是最受尊重的,是可以安心教学、静心学术的。

习近平总书记对北大的改革发展给予了充分肯定,在5月2日北大师生座谈会上,他指出:“近年来,北大继承光荣传统,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立德树人成果丰硕,双一流建设成效显著,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成绩突出,学校发展思路清晰,办学实力和影响力显著增强,令人欣慰。”

我们这一代人都是很幸运的,能够生活在一个伟大的变革时代,亲眼目睹中国的崛起,亲身经历中国高等教育和北京大学的变化。二十年前,我们还在为北大和个人的前途担忧,今天,我们满怀信心地面向未来;在二十年前的学术会议上,我们还只是在倾听和学习,今天,我们的学术成就已让世界赞叹了。二十年前,我们担忧教师队伍的青黄不接,今天,我们的一些学者和学生已经成为世界顶尖大学的猎头对象了。二十年前,我们的影响只在国内,今天,北大已经是全球举足轻重的大学了。这些变化和成就,是在学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广大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下取得的。同时也凝聚了衷心热爱北大的校友和朋友们的心血,他们为我们的成功而欢欣鼓舞,为我们的建设和发展慷慨捐助,也在为我们的任何不足和失误而痛心疾首、焦虑不安。

北大有了很大进步,但实事求是地讲,我们与世界最顶尖大学仍然有很大差距,摆在我们面前的任务仍然很重、很艰巨。目前,国内外形势的变化很快,北大将会面临更多新的挑战。面向未来,我们只有坚持守正创新,保持一种积极和平和的心态,按办学规律做好每一件事情,才能真正把北大办好。

三年多前,我在入职讲话中曾说:“北大从来不止是一所学校,她是人们心中的图腾”。北大是国家的、民族的、人民的,我们在北大做事情,绝不能就事论事,更不能只考虑一己之利,一定要从国家、民族和人类文明的视角,来观察、规划和做好每一件事情。我们要有为他人作嫁衣裳的心态,肯为他人付出,必定功不唐捐。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培养出胸怀大志、脚踏实地能够引领未来的人,才能不辜负党和国家的期待和广大人民的愿望,把北大真正建设成为一所伟大的学校。

从今天开始,我将卸任学校的管理岗位了。我们的生命和奉献是有限的,而北大是永远的。我们每一个人今天所经历的,只能是她历史长河中的小小的涟漪,我们今天做的事情也许微不足道,也许很快被人们忘记,但正是这日日年年、点点滴滴,才汇聚成了北大的不朽之魂。

我想再次感谢中组部、教育部和北京市领导,感谢朱善璐和郝平书记,感谢你们一直的信任和支持。我还要感谢全校的师生员工,感谢一同工作的同事,感谢热爱北大的校友们和社会各界的朋友们,我相信,有了你们的厚爱和支持,北大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最后,我也要感谢我的亲人们,正是有了你们的理解和付出,我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学校的工作中。

祝福永远的北大!愿每一个北大人,秉承守正创新、一生平和安康!谢谢大家!

——2018年10月23日

来源:北京日报   记者:任敏

编辑:TF015

分享到

纪念李大钊诞辰130周年,北京大学本科设立李大钊班

北大再陷风波,47万奖学金招汉语不合格留学生?官方回应来了

北大“退档” 风波:教育公平很重要 政策补漏也要快

北京大学2019年在河南省“国家专项计划” 招生录取工作情况说明

清华北大开设暑期夏令营 表现优秀的学生将获得奖励

北大今年在京招生取消专业级差 将与港大合办法学双学位项目

北大19年自招简章出炉 发明创造科技竞赛不作为申请条件

帮八旬老人回家、追回乘客身份证……北大“小燕子”温暖了春运人

清华北大分别启动预约参观模式,散客入校时需持证刷脸验证

北大“一带一路”书院设置国际双学位本科项目 首批招50人

北大这对华表并非原配?曾阴差阳错和国图文津分馆被错配成两对

老北大究竟分布几处又有多少留存建筑?和硕公主府也曾作为校区

“小小科学家”儿童科普课堂开课 小学生可直接提问国家级科普专家

新东方以5282万港币从二级市场买入新东方在线股份

共建森林城市 六合庄林场开展义务植树尽责活动

禁止中小学生将智能手机带入校园?教育部回应

北京中职教师增设正高级职称,这类人群可破格申报

至少十省份叫停家长改作业,部分地区:一旦越线,校长也要担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