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首页

人文人文

解放前夕一位皮鞋匠给五岁幼子讲了个故事,30年后终于有了结局

2018-10-20 10:22 北京晚报 TF017

都说“母子连心”,其实父子也连心。我有真切体会。

辛宝祥


王金辉 制图

父亲是皮鞋匠,新中国成立之前,在京学徒出师后与师兄弟到天津耍手艺。逢年过节回京。1947年腊月二十四那天,父亲突然回来了。当时我五岁了,能记得父母的对话:

“怎么没到年就回来啦?”

“做了一个特别牵肠挂肚的梦。”

“梦见什么了?”

“梦见吃涮羊肉。”

“那得多睡会儿,能多吃点儿。干吗牵肠挂肚啊?”

“咱儿子属羊……”

“属羊,他也不是羊啊!”

“可是,我心里别提多别扭,活都做不下去了。一走神,剪子把手扎了。手包扎了纱布没法做活,经理开恩,让我提前回家过年。”

我深深地感受到了父亲对我的爱。

过了几天,父亲手上的纱布拆解了下来,说:“能用剪子了。我给你剪羊吧。”

父亲专工下料,裁剪,对图形特别敏感——把空香烟盒舒展平整,不用笔画线打草稿,上手就剪。一会儿的工夫已经剪好一只。父亲介绍:“这只大弯犄角、昂头瞭望的是羊爸爸。”

“那,羊妈妈和小羊羔呢?”

“这就来。”

父亲右手里的剪子左扭右转,左手的纸片就成了羊。

“这是羊妈妈。”

“它干吗回头?”

说着话,一只羊羔剪成了。

“羊妈妈在回头看羊羔,怕它掉队。你学羊妈妈呼叫。”

“咩!咩!”老羊的声音。

“对喽!羊羔怎么答应啊?”

“咩!”稚嫩的声音。

“好儿子,真像。”

“还剪。”父亲又展平俩烟盒,继续剪。这次连内衬的锡箔纸都剪了。

“都贴在窗玻璃上吧。”

我就一只一只都贴在窗玻璃上了。

羊已经成群。头羊是大弯犄角的。后面是俯首吃草的和扭头张望的羊妈妈们,尾随的、蹦跳的是羊羔们。

过了几天父亲又张罗剪羊,我要求剪骆驼。

“好。骆驼是成串的。”

父亲把纸片稍微折叠一下就剪了。转眼就剪成了。

我小心翼翼打开折叠的纸,是两只嘴对嘴的骆驼。

我纠正说:“不是一串。是一对亲嘴的骆驼。”

“不是亲嘴。它俩在互相问候:‘你渴不渴?’‘累不累?’你要学习骆驼关心别人。”骆驼之间这么友好,我很感动。我得到了待人要友善的教育。

后来,父亲又剪了一群羊,我也都贴窗玻璃上了。

早饭的时候,没见父亲。我问:“妈,我爸怎么不吃饭啊?”妈看看钟,说:“走了。这时候,应该过廊坊了。”

我在豆腐坊听过说书的说“虎穴、狼窝”,今天听到“狼房”,非常害怕。真担心父亲的安全啊!我吃不下饭了。

母亲解释说:“火车从廊坊路过,狼追不上,没事。”

“哦。”很久以后我才明白,母亲的解释其实也不得要领。

饭后,我发现窗玻璃上的羊都没了,我看见它们躺在窗台上,都“死”了。为爸爸走,为羊“死”,我懊丧了一整天。

我经常对着明亮的窗玻璃发呆——想爸爸。

1968年我高校毕业离京到部队接受再教育。此时父亲祸从天降已经两年。我怀着万分不安和牵挂,离开了北京。

1970年我回京工作,在密云县城办完学习班后,被分配进山。我先到舅舅家落脚。

次日早晨,我突然发现苍老了许多的父亲进了舅舅家院子。看到我,父亲感叹说:“梦真灵。我预感到了,你回来了,会先到舅舅家落脚。”

与其说“梦灵”,不如说“父子连心”啊。

1980年春天,我心里嘀咕良久,终于鼓足勇气找校长请假:“我要回京看父亲。”

到家才发现父亲没在。正要问,父亲推着自行车进院子了。他笑容满面,边进屋边说:“我平反、落实了政策,刚办完手续。补发了十四年工资。回工厂上班。莫非你有预感,专门回来的?”

“父子连心嘛!”

 

(原标题:父子情深)

来源:北京晚报

编辑:TF017

分享到

古香会历史文化展将办 重温西山永定河人文内涵

明朝蒙古使者为啥都爱往北京跑?这就不得不提“厚往薄来”原则

《英雄赞歌》填词者非职业作词人,为何非他莫属?

一家17代人守护袁崇焕墓近400年,宋庆龄、周恩来都曾来祭扫

从《红楼梦》王熙凤这番满分操作,品婆媳关系中的智慧

钱浩梁:成也李玉和,毁也李玉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