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首页

人文人文

重阳看母 “外姓”也是一家人

2018-10-13 09:21 北京晚报 TF017

雨晴篱菊初香,人言此日重阳。回首凉云暮叶,黄昏无限思量。——清代·纳兰性德

史锦萍


宋溪 制图

有年事已高的老妈,逢年逢节,回娘家是必然的。

88岁的老妈和弟弟生活在一起。上半年她进了趟“ICU”,虽然抢救及时,但无法抗拒的“阿尔茨海默症”还是间歇性趋于严重。

坐地铁、倒公交、心急如焚中推开娘家那个栅栏门,见落地窗前,藤椅上有熟悉的身影站了起来,踽踽向前,我心里七上八下,唯恐老妈不认识我,怕老妈神情冷冷看我如看陌路人。我小心翼翼凑上前试探:“老太太,我是谁啊?”老妈眯缝着眼睛,瞬间满脸笑意向我:“大闺女呗。”谢天谢地,深感慰籍。我情不自禁紧拥老妈,唯恐一松手她的认知又发生变化。

不一会儿,妹妹、妹夫及他们刚刚海归的女儿也来了,对老妈而言又是一番人脸识别的挑战,好在她都一一对上号了,满分通过。

客厅里充满了笑声。也许受欢乐气氛感染,老人家思维跳跃起来。老妈一会儿翻动日历,查看昨天今天明天;一会儿拿出影集,指认照片上的谁谁谁。

门铃再度响起,“师母!”“奶奶!”声音来自最特殊的“外姓”亲人——小丁全家。小丁是爸爸最器重的徒弟,她带着儿子虎子和新婚儿媳前来探望师母。

30多年前,爸爸在百货大楼从事财务管理,传帮带了几位徒弟,其中小丁姑娘因为踏实稳重、质朴谦逊、好学上进而最被爸爸看好。爸爸倾囊而授、衣钵尽传。而小丁不仅对工作兢兢业业、对师傅敬畏尊重,与我们全家也相处融洽,如同亲人,特别与能干豁达的师母极为投缘,无话不谈,连别人给介绍了对象也要恭请师傅师母把关。而父母对小丁的工作、生活,关心程度恨不能比对我们几个儿女更甚。后来,小丁结婚生子,刚刚退休的老妈毅然舍弃返聘机会,承揽下看护小丁儿子小虎子的责任,把小丁乐得呀。解决了后顾之忧,小丁得以放开手脚深造专业、励精事业。而小虎子在我们家,爷爷疼、奶奶惯、姨舅哄,地位实在高。

再后来,爸爸病逝;小虎子到了上托儿所的年龄,我们都多次搬家……

小丁在单位一路进步,成了不折不扣的职场精英。但每到年节,师母面前总还有小丁探望的身影。

如今,小虎子已是一米八几的大个头了,这又高又壮的帅哥小伙弓缩腰、头贴头腻歪着奶奶。奶奶兴奋地一遍遍叨叨着,小虎子小时候如何爱吃鸡蛋羹一碗不够再蒸一碗;如何撒泼耍赖不肯跟妈妈回家非要留下和奶奶睡;还有,爱流口水的小下巴皮肤腌渍,奶奶亲手缝制了一摞摞棉布小围嘴以方便不断更换;发烧时的小虎子,在奶奶的盘腿上足足昏睡了一个昼带一个夜……桩桩件件,真不知这一老一小的往事记忆谁更清晰、谁更深切。

团圆饭摆了两大满桌,有小丁爱吃的海鲜,有虎子吃不腻的红烧肉,有新媳妇钟情的酸奶沙拉……把老妈开心啊!她端坐上首,望望这边,看看那边,完全顾不上吃饭,扳着手指头数来数去清点人数,嘴里喃喃自语“齐了,全齐了”,忽然又脱口而出“就少一个人”,那当然说的是已经故去的爸爸。大家面面相觑,无言以对,还是虎子机灵,剥了一只大虾,送到奶奶嘴里。

饭后稍待了一会儿,老妈的休息时间到了,小辈们搀扶她回到卧室。

许是半响的激动让她十分地困乏,不一会儿,均匀的鼾声就响起来了。

岁月凝结,老妈,安安稳稳地睡吧,愿梦中继续沉浸欢聚、徜徉美好。我们会共同守护您。

 

(原标题:老妈·师母)

来源:北京晚报

编辑:TF017

分享到

家乡是什么?是羊肉、农家土菜,是家门口的一株老树、半亩方塘

周末跟我GO:金秋九月迎佳节 中秋月圆兆团圆

《红楼梦》中有详有略写到三场中秋 从这些诗词中能看出什么来?

老人不愿回家过年子女来养老院团聚 专家:只要在一起就是团圆年

走失或被拐失散数十年四个家庭终团圆

离别亲人23载 今年春节美籍华人菲菲终于回家了

偏不大团圆

出走35年团圆 父母临终前嘱咐:一定要找到这个离家失联的弟弟

周末跟我GO:辛咸甘苦酸团圆年 盘点春节里那些奇葩事儿

辛咸甘苦酸五味话团圆 辛:乡愁一下变“乡仇”

我的年货清单:办年货变成逛超市享受团圆的快乐

古香会历史文化展将办 重温西山永定河人文内涵

明朝蒙古使者为啥都爱往北京跑?这就不得不提“厚往薄来”原则

《英雄赞歌》填词者非职业作词人,为何非他莫属?

一家17代人守护袁崇焕墓近400年,宋庆龄、周恩来都曾来祭扫

从《红楼梦》王熙凤这番满分操作,品婆媳关系中的智慧

钱浩梁:成也李玉和,毁也李玉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