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首页

人文历史

曾被取缔的人力洋车重现街头,《北京日报》为待业青年“开路”

2018-10-11 00:01 北京文摘 TF010

新中国成立之初,共产党干了好几件漂亮的大事。其中,就有在上海、北京这样的大城市取消人力洋车,“人力洋车被扔进博物馆”的报道,被认为是消灭“人剥削人”的“经典作品”进入教科书。然而,三十年后开始改革开放,比解放前多了一个轮子的客运三轮车,又出现在人流密集、交通繁忙但运力不足的北京火车站前,拉活载客的多是在家没事干、国家一时又难于安置的待业青年。

1981年北京市需要安置的待业青年有22万人之多。如何安置这么多年轻人就业,不单是解决这些人有活干挣钱吃饭养家,而且还涉及到社会安定的政治问题。为此,《北京日报》内参部以“关于安置待业青年的情况和问题反映”为副题,一连采写刊发了四篇内参,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广开就业门路、安置等待就业青年遇到的种种关卡,其中重要的是旧有政策的限制和长期以来形成的“左”的思想的束缚。

我采写的《以安置待业青年为主的“群力”客运三轮站已被迫停业两个半月》内参,主要反映由东城区建国门街道劳动服务公司组织待业青年搞的“群力”客运三轮服务站,从1980年10月运营,到1981年1月26日第三次停业的经过。十几名青年对此意见很大。内参刊出没几天,时任北京日报总编辑的徐惟诚把我叫到办公室,交待我将内参改成“采访札记”,准备公开见报,他同时说:“札记以事实为主,我写一篇评论员文章,从思想认识上讲讲道理。”

1981年5月6日,徐惟诚撰写的署名“本报评论员”文章《为集体和个体经营的商业服务业开路》,刊发在《北京日报》一版右上过去登载毛主席语录的报眼处,署名“本报记者李守仲”的采访札记《“群力”客运三轮站为何停业?》刊发在评论员文章的下面。评论标题中的“开路”一词,很有冲击力。文章从北京的很多人没事干和很多事没人干的“两难”说起,然后笔锋一转,直奔“开路”首先要解决的思想问题,“什么东西在作怪呢?”“‘左’的思想影响。”

没过几天,商业服务业的一些单位领导和通讯员不断打来电话,称赞这组报道,说机关报带头批判经济领域中“左”的思想,确实为发展个体经济“开了路”。有了职业、得到安置的待业青年写信给报社,说是《北京日报》打开了他们的思路,端上“泥饭碗”也是门路。

当时的国务院领导对这四期内参也作了批示:“送田纪云同志(时任国务院副秘书长、后任国务院副总理),在讨论北京市发展服务行业问题时,印发会议解决。”4月28日,中央领导批示和四期内参影印件转到北京市。市领导连日召开会议,收集情况和问题,研究解决办法。

上面推动,下面引导,上下一起“开路”,首都北京乃至全国的广大待业青年的就业门路越来越广,越来越多。

(据《北京社区报》 李守仲/文)

 

 

来源:北京文摘

分享到

《黄包车夫歌》人力车夫也有自己的歌

人是无法把告别画出来的,每一幅绘画作品的后边都站着一个人

历史上的淞沪会战什么样?亲历者张嘉璈的私人日记提供了一个视角

老北京文化第一街居宝地坐拥“朋友圈” 琉璃厂因何得名?

周瑜被抹黑 不怪罗贯中

方能自省最可贵,夏衍的考试在如今也有重要意义

龚自珍三游法源寺 所看所思不尽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