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首页

人文人文

北京恭王府博物馆“开苑四老”书画展 记录中央美院四君子之交

2018-09-18 09:14 北京晚报 TF2018

近日,“紫苑墨痕——开苑四老书画展”在北京恭王府博物馆嘉乐堂开幕。所谓“四老”,即是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张立辰,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薛永年,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国家画院研究院副院长刘曦林以及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生导师、中国国家画院院委姜宝林。

作者:袁新雨


张立辰作品《海棠》

这四位老者既是丹青为业数十载、创作颇丰的画家、理论家,亦是年逾古稀仍然心系美的传承的教育者。同时,他们还是从青年时期便相识相交、守望相助至交好友。四老中张立辰与姜宝林相识于20世纪60年代,四人于70年代末相识于中央美院,一路走来,在艺术上合作、切磋。

9月9日,恭王府嘉乐堂院内,紫苑画院“开苑四老”张立辰、薛永年、刘曦林、姜宝林站在嘉乐堂门前感谢前来参加“紫苑墨痕——开苑四老书画展”的前辈、同道及学生们。刘曦林说,虽然称作“四老”,但他们并不算老,前来参加书画展开幕式的嘉宾们就有比他们年纪还长的哥哥、兄长。况且,在“四老”心中,也从没觉得自己老。

姜宝林作品《2017·7号》

老与不老,根本还在心态。展览开幕式后,四老在人群观众的簇拥下讲解着彼此的作品,往往引起观众的会心笑容。薛永年站在自己的纸本水墨白庙作品《蝴蝶兰》之前对观众讲解道,这幅画上的蝴蝶兰本是被人扔在街边的,薛永年路过看到了便把花捡了回来——这正是“四老”热爱、珍爱生命的一个写照。

“四老”中,张立辰与姜宝林结识较早,二人是浙江美术学院的校友。张立辰是65届花鸟科的,姜宝林晚两年,是67届山水科的。张立辰是苏北沛县人,算是北方人,姜宝林则是山东胶东人。两个北方人都在南方学习,更拉近了两人的距离。两人在学校时关系很好,经常在一起交流。两人还都爱好篆刻,分别担任当时篆刻小组的组长和副组长。

刘曦林作品《冬雪-天竺映雪》

姜宝林回忆,那时两人经济上都不宽裕,过春节都没有路费回家。大部分同学都回家过年了,他与张立辰两人留校。本来是隔壁宿舍的两人也搬到了一间宿舍里,朝夕相处。宿舍空了,他们在宿舍里大喊大叫、唱戏,宣告着自己的年轻和热血。

毕业后,张立辰分配到了北京,在人民美术出版社工作,姜宝林则分配到了宁波的奉化县,虽然分隔两地,但是两位好友之间仍然书信不断。如果姜宝林来了北京,也一定住在张立辰家里。1979年,中央美术学院开始招收山水科的学生,张立辰此时已经有出版社调到此处担任花鸟教师,他鼓励姜宝林报考了李可染的研究生。在姜宝林继续求学的日子里,张立辰也经常帮助他改善生活条件。也正是在这段日子里,姜宝林结识了中央美术学院1978级的书画理论研究生薛永年和刘曦林。

薛永年《蝴蝶兰》

四人中张立辰、姜宝林主攻实践,而薛永年、刘曦林主攻理论,四人经常在一起探讨书画,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互相取长补短。后来姜宝林研究生毕业,回到浙江文联工作,筹建了浙江画院,四人友情不减。年过花甲,姜宝林常年在北京,四人更是固定每年春节都会找一天在张立辰家中聚会、叙旧。

“我们经常碰在一起。有时候立辰的作品创作到一定程度也会请我们三个过去参谋参谋。”姜宝林这样说,他更是经常和张立辰合作作画,二人合作很是默契,对于彼此的用笔方法都十分熟悉。而四人在互相参谋作品的过程中更是“不隐晦、不掩盖”,用坦诚促进彼此的创作。刘曦林创作了长卷,也会请大家来“参谋”,并有姜宝林题写了卷首。

直至今日,“四老”虽然都已年过古稀,但是仍然心系书画传承,更兼心系传统审美的传承与发展。2016年,张立辰、薛永年、刘曦林相继退休了,教学工作轻了不少,姜宝林虽然未退职,但是常年在北京从事创作,四位相交多年的老友便合计着“干一些事情”,于是便有了以培养下一代书画人为任务的紫苑书院。“我们都得到了老先生们的亲授,有责任、有担当把老先生的人品、技艺传给下一代。”姜宝林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这样说。“四老”从学于名师,他们希望能把这些宝贵的书画技艺、做人做艺的道理传承下去。

(原标题:艺坛“四老” 君子之交)

来源:北京晚报

编辑:TF2018

分享到

著名画家焦秉义在京病逝,8月5日上午在北京八宝山举行告别仪式

四位画家联手创作百米长卷,描绘张家湾千年传奇

医者仁心救死扶伤是艺术的不竭主题,赏析靳尚谊吴山明等名家作品

肖邦和德拉克洛瓦关系有多好?音乐家和画家这种交情,难能可贵

专访美术教育家、画家潘世勋:其实,我也是自然之美的搬运工罢了

画中人肌肤纹理纤毫毕现!《小姜》以7015万元天价成交

蓟下学堂:书画鉴藏的“真”与“假”

一件以“给世界以和平”为题创作的作品,如何激发了一个小女孩的梦想

著名画家、黄土画派创始人刘文西病逝,人民币上的毛泽东就是他画的

59岁书画名家梅墨生因病去世,生前曾痛批书画圈怪现象

日本画家熊谷守一堪称“宅男鼻祖”,仙人独乐,与齐白石有何相像?

“穿行”永定门,北京西城画家绘老北京风韵

古香会历史文化展将办 重温西山永定河人文内涵

明朝蒙古使者为啥都爱往北京跑?这就不得不提“厚往薄来”原则

《英雄赞歌》填词者非职业作词人,为何非他莫属?

一家17代人守护袁崇焕墓近400年,宋庆龄、周恩来都曾来祭扫

从《红楼梦》王熙凤这番满分操作,品婆媳关系中的智慧

钱浩梁:成也李玉和,毁也李玉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