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首页

人文书乡

温度不只是种物理现象,“凉凉”走红其实有科学依据?

2018-08-24 09:31 北京晚报 TF2018

几周前的北京,简直闷热得不堪回首。原本以为溽热的桑拿天是南方特产,谁知道这天气一路向北纬40度进发,让北京这个夏天潮湿黏腻,连蝉声都闷了。好在下了几场雨,又刮了几次风,立秋之后,北京可算是凉下来了。

作者:吾云


制图:吴薇

最近读到美国物理系教授吉诺·格塞雷(Gino Segrè)的一本书,中译本叫《迷人的温度》。书在开篇就说,大多数人每天清早醒来时,都会思考这么三个问题:现在几点了?我今天要去哪?今天穿什么?这三个问题,恰好对应着时间、空间以及温度,正是对这三者的衡量,确定了人类生活的范围和节律。有趣的是,过去几千年里,人类对空间和时间的理解并没发生有太大变化,几千年前的人类已经学会利用尺子和计时器具丈量长度和时间。但温度就不一样了,虽然连一个婴儿都会分辨冷热,但是温度计的发明、人类学会测量温度,却只有几百年时间。

温度对人类的生存至关重要,我们之所以能在地球上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并大言不惭地称呼地球为“宇宙中已知的唯一有生命存在的星球”,不仅仰仗空气和水,还仰仗相对怡人而稳定的温度。《三体》里描绘了所谓恒纪元和乱纪元的差异:恒纪元里,太阳东升西落,季节冬去春来;乱纪元里,昼夜和四季都不可预测,适宜的温度竟成了奢侈品。中国古代神话里,天上出现了十个太阳,“焦禾稼,杀草木,而民无所食”,这便有了后羿射日的壮举,并传颂至今。

人类虽然很晚才学会测量精确的温度,但不妨碍用语言描述温度以及温度给人带来的种种感受。温度不仅是一种物理现象,还是一种生理现象,更是一种心理现象。而这些物理的、生理的、心理的,最终都投射到语言系统中,成为语言现象。

美国语言学家斯瓦迪士(Swadesh)在上世纪50年代提出了“200基本词”概念。他认为世界上语言虽多,却在词汇上有共通之处。比如,任何语言都会有“你”和“我”(而第三人称“他”并不是语言标配),任何语言都会有“眼睛”、“嘴巴”和“鼻子”,任何语言都会有“太阳”、“月亮”和“星星”。1971年,斯瓦迪士把自己的词表精简为100词,而在两版词表中,“冷”(cold)和“热”(warm/hot)都在其中。尽管北方人理解的“热”和南方人理解的“热”或许不同,爱斯基摩人理解的“冷”和越南人理解的“冷”或许不同,但这不妨碍世界人民都有分辨冷热的基本能力。

汉语对于温度的描述更加细腻一些,如果以实际温度高低和人体感受舒适程度作为坐标轴,那么对温度的描述可以分成四个象限:热、温、冷、凉。实际温度高且让人不舒适,是热;实际温度高而让人舒适,是温;实际温度低而让人不舒适,是冷;实际温度低而让人舒适,是凉。

前面说到,温度不仅是物理现象,更是生理和心理现象。生物学认为,对温度的感知能力和视觉、听觉、嗅觉一样,是人类基本的感知能力,人类也产生了“热了就出汗散热,冷了就发抖升温”的应对机制。而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类的感觉往往带有某种理解和情绪体验,能引起愉快或不悦等种种心理体验。所以,一个温度词往往身兼多职,既可以表示物理现象,又可以反映身体感受,还与人的情绪心情有密切关系。

比如说“热”吧,可以形容气温高,可以形容体温高,可以用“热闹”形容外界环境,可以用“炽热”形容感情激动。男女朋友相处,干柴烈火的,叫“热恋”;人地位显赫、风光无限,叫“炙手可热”。“XX热”已经从网络流行语凝固成常见用法,比如“养生热”“炒股热”“直播热”,用于形容流行的事物或现象。

又比如说“凉”,可以指气温微冷,比如“却道天凉好个秋”;可以指身体感觉凉爽,比如“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可以指心里感觉凉,比如“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今年有个网络流行语,叫“一首《凉凉》献给XX”。《凉凉》本来是一首电视剧主题曲,但由于“凉”给人带来的“凄惨、冷落”感受,这句话多被用于形容人或事物风光不再,前景凄凉。

温度的物理属性也影响了温度词的语言搭配。春秋的实际温度相差不大,为什么形容春天多用“温暖”,而形容秋天多用“凉爽”?那是因为冷热是相对概念,关键在于热的流失方向。由冬入春,热量增加,温度升高,让人觉得“温暖”;从夏到秋,热量流失,温度降低,所以让人觉得“凉爽”。只是不知道在悉尼或者墨尔本,人们会不会采用“凉爽的春天”和“温暖的秋天”之类的表达。

冷热凉温的语义演变虽然复杂,但没有偏离物理现象、生理感受、心理感受几个方向。即使英语和日语中的温度词,也是如此。英语中的冷热对应cold和warm,除了可以形容气温和体温,还都能形容人的态度。比如,cold hearted意思是冷漠,而warm hearted对应热心。日语的寒い不仅可以表示气温低,还能表示贫寒、心惊胆战;暖かい不仅可以表示暖和,还能表示热情和具有同情心。语言学管这叫“语义地图”,意思是语言的演变路线如同遵循地图导航的道路规划,不会偏离大的方向。

郁达夫在《故都的秋》里说:“中秋前后是北平最美丽的时候。天气正好不冷不热,昼夜的长短也划分得平均。”老北京人会用缓慢悠闲的声调,微叹着互答着说:“唉,天可真凉了——”“可不是么?一层秋雨一层凉了!”

(原标题:环球同此冷热)

 

来源:北京晚报

编辑:TF2018

分享到

《协和大院》维度丰富,在城市里建构一个故乡

北京的这座大院里,有说不尽的传奇

从“动物来信”中看儿童教育,用动物写信的方式总结科学、历史

从鲁迅郁达夫到莫言刘震云,边梳理中国新文学,边感受其中魅力

长篇小说《家》问世89周年,巴金为何没有续写以觉慧为中心的《群》?

感情是世界上最黏的胶水,《我的妈妈是精灵2》续写经典儿童幻想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