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晚首页

人文书乡

教育孩子有难题?不如在这本亲子共读书里找找答案

2018-08-03 10:07 北京晚报 TF2018

这是一本亲子共读书,所指的却是更为广义的“阅读”,而不止局限在捧一本书大人、孩子一起看的层面。读书是阅读,看电影是阅读,做游戏、讲故事、分享快乐、分担忧伤,何尝不是一种阅读。孩子从小到大,习惯的培养,价值观和审美趣味的形成,如何与他人、与这个世界相处,乃至更深层面的读人阅世,都是需要父母的陪伴和适度的提示、引导的。

作者:丁杨(中华读书报编辑)


记得初为人父的时候,我曾自我感觉心平气和地设想过女儿的未来,希望她成为一个身心健康、人格完整、有幽默感的人。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对这件事情有了重新认识,越来越觉得,这哪是起码的要求?简直是至高标准。全部达到极其困难,无限接近已是很不错了。这种认知并未让我沮丧,只是现在看待孩子的成长、看待亲子关系会更加清醒。带着这种情绪去读我的媒体同行李峥嵘和她儿子于光合著的这本《你看到的不是我看到的》,分明从中看出某种可能——培养孩子成为拥有上述特质的人。

这是一本亲子共读书,所指的却是更为广义的“阅读”,而不止局限在捧一本书大人、孩子一起看的层面。读书是阅读,看电影是阅读,做游戏、讲故事、分享快乐、分担忧伤,何尝不是一种阅读。孩子从小到大,习惯的培养,价值观和审美趣味的形成,如何与他人、与这个世界相处,乃至更深层面的读人阅世,都是需要父母的陪伴和适度的提示、引导的。这本书用一种流露着亲情温度的、不循规蹈矩得有点“没大没小”的、思路发散而幽默诙谐的语言方式,将母(父)子间关于成长、求知中遇到的各种问题逐一提出来,有些有既定答案,有些则是开放式的结果,还有一些,各执一词,解决问题的钥匙留给读者去思索、体会。

李峥嵘是长期与书打交道的资深媒体人,是教育专业硕士,也对童书和儿童阅读颇有研究。不过这几重身份在《你看到的不是我看到的》中都退到幕后,她首先是位母亲,这才是社会身份的主体。她有保障孩子成长的责任感,也有成人世界所稀缺的童心。这使得这本书的视角从一开始就处在一个自由、平等的水平。

亲子间的交流形成每一篇文章的主要结构和内容,读下去,会感觉到妈妈“我”好像蹲下来看着孩子“明仔”的眼睛在说话,没有成人对孩子那种俯视和命令,也没有妈妈对儿子的盲目取悦和宠溺。在书里,妈妈有更丰富的阅历和知识,孩子则给每一段对话开启丰富的想象力与蓬勃的好奇心。他们的对话,常常是互相提问,回答,甚至彼此质疑,分歧迭出,不过这不影响信息交流和是非判断。所以,在这个意义上,母子对话,并非只有儿子是接受方和获益者,身为妈妈,同样获益良多。这份收获不以抽象的、理论性的表达和概括呈现,而是如情景剧一样让读者在对话中一目了然,自己体会。

书中这位妈妈的思路和做法颇多“不合常理”之处,比如,这本书开篇就提出一个近乎“离经叛道”的决定——不让明仔上幼儿园,学龄前的时光就是和爸爸妈妈共度。抛开明仔的爸爸妈妈从事文字工作不用每天如上班族那么早九晚五这一客观因素,支撑这一决定的论据还是有一定道理的,没什么“强词夺理”的嫌疑。这样看待各类问题的姿态和讨论氛围贯穿全书,那就是,作者无意就亲子共处、共度过程中遇到的种种状况给出具体的解决办法,而是提供一种思考方式,一种看问题的心态和对更多可能性的包容。这对母子所经历的或许天下很多母子都会经历,但每个大人、每个孩子的个性、天赋以及每个家庭的处境都不同,这势必令很多问题无解,换个角度对待,或许就有办法。

一个人从小到大,人生难免与挫败、遗憾和失望相伴,所以那么多人才会对所谓人生赢家的故事津津乐道,这也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为什么书店里、微信公众号上那些洋溢着成功者意味的鸡汤励志读物、文章那么受欢迎。具体到育儿、教育这些话题,“不能输在起跑线上”是中国家长最心心念念的自我激励,这样的紧迫感渗透到他们的情绪中,势必作用在对下一代的教育方式和培养观念上,对孩子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自由、放松、快乐……这些理应属于童年的词汇如今每每变得稀缺甚至成为奢侈。幸运的是,这本书的小主人公明仔正在淡化压力、强调个性与自我、体会亲子共读之乐的童年当中。当然,现在对一切下结论还为时尚早,但可以肯定的是,如明仔这样度过人生的最初阶段,有明仔妈妈这样“另类”的亲情围绕,将对一个孩子的成长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读完整本书,会被这对母子间的对话和交流打动,但那些日常、琐碎的五味杂陈并不会衬托得母爱有多么特殊、伟大。事实上,这本书的字里行间隐约流露出对这类大词儿的警惕。一位用心而平凡的母亲,一个幸运而平凡的孩子,他们能做到的,你也可以。某种意义上,明仔妈妈做了一个母亲在抚育、教育、陪伴孩子成长过程中该做的事情,只不过天下更多的母亲,辛辛苦苦做了事倍功半的事情。

作家王小柔在这本书的“推荐序”中有一段话,“于光目前在家门口一所普通学校念书,在人堆儿里发着自己特有的光芒。那束光老师们看不见,它是李峥嵘眼睛里的明媚,她知道它将照亮的地方”。但我觉得这束光迟早会被老师、同学们乃至更多的人发现,虽然这并非这对母子共同成长、快乐阅读的初衷。这束光也会陪伴书中的明仔一天天长大,即使走在人生的暗夜里也不会茫然无措。而那些世俗意义上不甚完美的童年,却处处洋溢着亲情的美好。

(原标题:亲子共读下的童年之光)

来源:北京晚报

编辑:TF2018

分享到

《协和大院》维度丰富,在城市里建构一个故乡

北京的这座大院里,有说不尽的传奇

从“动物来信”中看儿童教育,用动物写信的方式总结科学、历史

从鲁迅郁达夫到莫言刘震云,边梳理中国新文学,边感受其中魅力

长篇小说《家》问世89周年,巴金为何没有续写以觉慧为中心的《群》?

感情是世界上最黏的胶水,《我的妈妈是精灵2》续写经典儿童幻想小说